漫寻幽境养天真——田萌扇面作品•鉴赏

中国艺术公社 2022-07-23 22:50:20

艺 术 家 简 介

田萌,字黎农,1963年出生于山东惠民,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深造,中国山水画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助教,北京逸真画院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七臻美术馆馆长,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漫寻幽境养天真——田萌青绿山水画

中国艺术公社特约评论员•刘丽芳

十几年前,田萌进入国家画院龙瑞先生的山水画课题班学习,后又师从何加林先生,获得了艺术上的诸多启迪,尤其在绘画理念、技法形式,传统到现代转型等方面受益匪浅。现在,他创作了大批具有个性面貌的山水作品,完成了艺术人生临摹、写生、创作的三部曲。每一个层级的跨越,都代表着他的成长与精进,和他的作品一起抵达了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审美之境。当他从水墨山水的笔情墨韵,转向青绿山水的轻墨淡彩,其本身就是一个“澄怀”的过程,而之后的“味象”则奠定了作品的格调和意趣。

作为传统山水的坚守者,田萌通过大量临摹的方式,学习前人的笔墨经验。临摹对他而言,就是与先贤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宛若一场从今至古的游历,让他走进古人构筑的山水世界,感受久远时代中国山水的古雅气息,领悟古代大家的笔墨精神。那里浮动着隋唐山水的细密精致,氤氲着宋元山水的人文旨趣,经由前代大家的妙笔,传达了关于中国画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田萌笔墨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不时地迸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豁然。随着对传统山水的认知,田萌心底的那份尊重感就愈强烈。当他虔诚地仰望矗立在历史天空下的艺术之巅,发现那才是通往理想圣境的必经之途。正是临摹给了田萌与古人同行,和传统邂逅的机缘,让他在探索的路上行稳致远。

在临摹的过程中,田萌清醒地认识到,临摹的目的不是为了效法古人,而是更好地用于笔墨实践,尤其是如何面对大自然解决笔墨问题,写生自然就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于是,他经常走出画室,遍游名山大川,从自然中获得笔墨的经验和能力。明代董其昌曾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由此可见,写生不只是搜集素材而已,更是画家亲近自然,体验山水,锤炼笔墨的最佳途径。写生的过程就是“身即山川而取之”(郭熙语)的笔墨践行,其意义不在于追求山水的形貌真切,而是怀有一颗林泉之心去感悟体验山水之妙,并在直接的审美关照下,提炼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符号。

田萌从事青绿山水的创作是近些年的事,他乐于用最富生命意味的审美形式表现心中的山水情致。自古以来,青绿色调代表了东方、春天和万物,是生机蓬勃奋发的象征。那些萌发的生命似乎也让他的创作灵感苏醒了。于是,他的笔下常被温润明净的青绿画面所占据,既有碧树春山草色青的醉人美景,又有亭台楼榭曲径幽的的人文景观,色墨之间散漫着平淡天真的山水意趣。这恰恰暗合了宋代绘画的美学思想,追求一种“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米芾语)的妙境。因此,他的作品总在苍茫雄阔之间,寻得些许虚静空灵的禅意,仿佛是心灵的一方净土,安顿着烟火之外的静谧和清宁。它所涵容的是画家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也是内心涌起的审美情感,正如明代董其昌所云:“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

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田萌对审美的借鉴是具有包容性的,可以说是贯通古今。他常运用宋画的构图形式,宋元的诗化意境,构建青绿山水的独有体系,然后注入更多的现代绘画理念,使自己的笔墨汇聚了多重元素,展示出不拘一格的个性风采。他的作品在山景之外,常缀以古刹、亭榭、民居等建筑,使画面在山水形式上平添了人文的内涵,尤显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尤其是他的扇面山水,从特定视角在有限画面构建了无限阔远的审美空间。一湾溪流,几棵幽木,少许亭台,像是洞观世界的窗口,虽是微小的,却能窥见无边的自然,从而获得一种自足的圆满。画家的视野从未停留在笔下,而是借由哲思的翅膀飞向了诗与远方,恰如古人所云:“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无论尺幅大小,田萌青绿山水的写意性表现,打破了传统青绿法度程式的某些规则,趋向更宽松、更自由的空间。他擅用全景式的构图,表现山水的宏大气势,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色墨语汇的交织,营造山峦、云海、树木、房屋错落有致的山水美景。同时,他也在咫尺扇面上,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地挥洒,以丰富的笔墨呈现局部的山水片断,从精微处见广大,极尽青绿写意之妙趣。画家的书写是富于时代性的,从形式到内容都蕴涵了当代山水的审美精神,显然为田萌的作品贴上了新青绿山水的标签。

经年持久的研习、思考和耕耘,让田萌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寻到了最能表达自己心声的审美形式。青绿山水唤起了他心中所有的激情,造梦于此,执着于此。他沿着传统青绿的长路拾级而上,一边营造宋元山水的诗意境界,一边注入当代青绿的笔墨新意,既而实现了绘画理念、技法形式上的新跨越、新突破。当然,这一变化丰富、个性鲜明的审美图式,也意味着山水文脉的延续和再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