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传奇钱币,曾经一度被当成假货!

李嘉佑啊 2025-02-20 10:27:34

在中国古钱收藏史上,真伪之辨犹如迷雾中的博弈。许多珍泉因存世罕见、形制特殊,一度被泉界判为赝品,却在时光流转中揭开真相。

从金代孤品到清代试铸大钱,乃至明末起义军钱币,这些曾被质疑的珍品,最终以惊世之姿重见天日。

一、金代双璧:至宁元宝与崇庆元宝

国博藏至宁元宝折三 方药雨旧藏

同治六年(1867年),收藏家王祖源在北京琉璃厂购得一枚"至宁元宝"折三铜钱。此钱楷书遒劲,铜色古旧,却因金代铸钱图谱中从未记载,遭到李佐贤、鲍康等大家质疑,斥为北宋"崇宁通宝"改刻伪作。

这枚钱币在王懿荣殉国后流散民间,消失二十余载,直至1921年重现天津。钱商张炯伯以行家之眼识破迷雾:"制作平整如官铸,文字精好无匠气",最终由方药雨以千金购得。

国博藏崇庆元宝折五篆书 方药雨旧藏

方药雨后来更以重金,将方地山所藏"崇庆元宝"折五篆书大钱一并收归。其铜质、风格气质完全相同,应该是同一批出土。这两枚曾被埋没半世纪的金代孤品,现藏国家博物馆,见证着卫绍王时代的铸币艺术。

二、清代试铸:咸丰福、伊、苏局三珍

宝福局咸丰通宝大清壹百

1998年福州现世的这枚黄铜巨钱震惊泉界。正面"咸丰通宝"取法山谷体,背铸"大清壹百"彰显大钱气度。 初现时因形制特殊无人敢认,转至上海后却在1999年拍出25万天价。

孙仲汇评其"文字秀美绝伦,堪称堪称清钱之王",现为华夏古泉镇馆之宝。

咸丰元宝宝伊当千

新疆牧民随身佩戴的红铜大钱,流落海外后被新加坡藏家陈光扬慧眼识珠。钱文如刀削斧劈,豪放苍劲,填补了《咸丰泉汇》当千级别的空白。1997年重现时,朱卓鹏见拓即叹:"足可坐上新疆红钱头把交椅"。

咸丰元宝宝苏当千

1999年苏北淮阴惊现的试铸样钱,终结了戴葆庭"真品湮没"的论断。该钱阔边大样,楷书端庄,与当五百钱文一脉相承。施志民连夜包车购得,经多位专家审定,确认系清江浦分局为河工兵饷特铸之品。

三、西王赏功:沉银证真伪

西王赏功 江口沉银遗址出水

明末张献忠所铸"西王赏功"钱,因存世稀少,自清初即被大量仿制。泉界长期将金银质赏功钱视为臆造,2010年左右市面上出现近百枚西王赏功,一度被专家认为是赝品。

直至江口沉银遗址大案告破,随后2017年彭山出水金、银、铜三品真身。考古发现印证了历史记载,让这枚曾被视为"传说"的义军钱币,终成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物证。

听说某大主播进去,就是因为公开售卖这种钱币,真是胆子肥。

考古现场

正如马定祥所言:"大珍往往在否定与肯定的拉锯中显现真身。"这些曾被判"死刑"的珍泉,跨越时空迷雾,终在严谨考据与历史机缘中重获新生,为钱币史书写出跌宕起伏的瑰丽篇章。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