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短命”之谜:买的盆栽为何易夭折?

花草达人说事 2024-12-16 03:03:59

  一、浇水不当惹的祸

  (一)浇水过多

  许多人在养护盆栽时,对其需水量往往把握不准,很容易出现浇水过多的情况。要知道,植物的根系也需要呼吸,当浇水过多时,土壤间隙会被水分填满,空气被水替代,外部空气又难以进入,使得土壤处于缺氧状态。这种情况下,根系的呼吸作用受到严重阻碍,其生理功能随之降低,吸水、吸肥的能力也跟着受阻。而且,由于土壤缺氧,那些具有分解有机物功能的好气性细菌的正常活动被打乱,土壤酸度会增加,丁酸菌等厌氧菌则会大肆活动,产生硫化氢、氨等一系列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根系。与此同时,植株会大量消耗体内的可溶性糖,过多地积累酒精等物质,导致光合作用大大降低,最终盆栽会因 “饥饿” 而死亡。

  像松柏类植物,本身习性是比较喜干燥的,它们就尤其怕积水。以松树为例,它的生命力虽然顽强,能适应各种环境,但如果作为盆景养护,一旦出现积水现象,首先土壤会失去透气性,接着根部就会开始腐烂,然后无法再吸收水分,植物的枝叶便会泛黄干枯,严重时整株松树盆景就会走向死亡。所以,日常给盆栽浇水时,一定要控制好浇水量,避免积水情况出现,对于那些喜干燥环境的盆栽更是要格外注意才行。

  (二)浇水过少

  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因为忙碌或者疏忽而忘记给盆栽浇水,又或者每次浇水量过少,这同样会给盆栽带来不良影响。植物生长是需要足够水分来维持的,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它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一开始,盆栽可能会出现枯萎、叶片发黄等缺水症状,就像叶子会慢慢失去原本的光泽,变得黯淡,甚至开始卷曲、耷拉下来。要是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植物体内的水分不断流失,又得不到补充,那盆栽就会逐渐失去生机,最终枯萎死亡。例如一些草本花卉,在缺水时,花朵可能会提前凋谢,枝干也会变得干瘪,整个植株看上去毫无生气。所以,合理且及时地给盆栽浇水,保证其能获取到生长所需的水分,是让盆栽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施肥问题成杀手

  (一)施肥过量

  在养护盆栽的过程中,施肥过量是一个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 “杀手”。很多人都希望盆栽能快速生长、枝繁叶茂、花开满盆,所以会盲目地给盆栽施加大量肥料。然而,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当肥料浓度过高时,植物根部细胞周围的土壤溶液浓度就会远高于细胞内部的浓度,根据渗透原理,细胞内的水分会流向细胞外,导致根部细胞失水。就好比把植物的根部放在了高浓度的 “盐水” 环境中,根部会受到严重的 “烧伤”,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无法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比如刚栽培完一盆花卉,就急着给它施很多肥,这种情况下,根部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就遭遇高浓度肥料的冲击,很容易出现根部烧伤的问题,随后植株便会逐渐呈现出枯萎衰败的状态,叶子可能会发黄、卷曲,甚至脱落,整株植物的生长态势越来越差,最终走向死亡。

  (二)施肥不足

  与施肥过量相对的,施肥不足同样会威胁盆栽的生命健康。有些朋友可能长期不给盆栽施肥,或者施肥的间隔时间太长,使得土壤中的养分慢慢被消耗殆尽,却得不到及时补充,无法满足植物持续生长的需求。植物生长就像人吃饭一样,没有足够的 “食物”,身体机能就会受到影响。缺乏肥料的盆栽,首先会出现叶子枯黄的现象,原本翠绿的叶片逐渐失去生机,颜色变得黯淡无光,接着便开始凋落。而且,植物整体的生长速度也会变得极为缓慢,枝干可能会变得纤细脆弱,花朵难以正常绽放,或者花期很短、花朵数量稀少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植株因为长期缺乏营养,会越来越虚弱,最终难以维持生命,走向死亡。例如一些观叶植物,如果长期施肥不足,叶片不仅会变黄,还会变得稀疏单薄,失去观赏价值。

  三、土壤因素的影响

  (一)土壤质量差

  很多时候我们购买的盆栽容易死,土壤质量差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盆栽原本所用的土壤可能比较贫瘠,缺乏植物生长必需的各种矿物质、有机质等养分,就像用普通的园土,没有经过特殊调配和改良,可能肥力很低,难以支撑盆栽长时间健康生长,植物在这样的土壤里会逐渐变得虚弱,生长速度放缓,枝叶不再繁茂,甚至出现枯萎的迹象。

  还有些土壤是板结的,比如一些黄土,颗粒细腻且容易黏在一起,浇水后土壤间隙变小,空气难以进入,根系长期处于这种憋闷的环境,呼吸作用受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根部就容易腐烂,进而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最终导致盆栽死亡。

  另外,购买的盆栽土壤可能带有大量病菌、虫卵等有害物。像网上出售的一些所谓 “营养土”,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仅缺乏营养,还藏着许多杂质、虫卵和病菌。植物栽种在这样的土里,病菌容易侵染根系使其患病,虫卵孵化后害虫会啃食根系或者枝叶,让盆栽饱受折磨,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直至死亡。

  (二)土壤酸碱不适

  不同的盆栽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有着不同要求。例如,栀子花、杜鹃花、茶花等花卉,偏好酸性土壤,如果将它们栽种在碱性土壤中,即便养护的其他方面做得很好,它们也难以茁壮成长。因为在不符合其生长特性的碱性土壤环境里,土壤中一些矿质元素的溶解度会改变,像铁元素等可能变得难以被植物吸收,导致植物出现缺铁性黄叶,新叶发黄,叶脉却依旧翠绿,整体植株生长衰弱,长时间处于这种不适宜的酸碱环境下,盆栽就容易夭折。

  而像仙人掌等植物,相对更适应中性或者微碱性的土壤环境。要是将它们种在酸性过强的土壤中,同样会影响其对养分的正常吸收等生理活动,根系功能受限,地上部分的茎片可能会干瘪、发软,不再饱满有生机,严重时也会走向死亡。所以,了解盆栽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喜好,并为其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很容易让盆栽过早失去生命力。

  四、光照条件没把控好

  (一)光照不足

  光照条件对盆栽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光照不足是导致盆栽容易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植物需要通过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以此来合成足够的有机物质,为自身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当盆栽被放置在光照过弱的地方时,比如长期处于室内阴暗的角落,植物就无法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

  像龟背竹、竹芋、虎尾兰等喜阴植物,虽然它们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像喜阳植物那么高,但也绝不是完全不需要光照,只是更适合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到,但环境又比较敞亮的明亮散射光环境下生长。即便是这类相对耐阴的植物,如果长时间处于光照严重不足的环境中,也会出现生长问题,比如叶片会变得薄而黄,失去原本应有的色泽和生机,整个植株看起来萎靡不振。

  而对于月季、茉莉、栀子花、绣球、橡皮树、虎刺梅、碗莲等喜阳植物来说,光照不足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它们在缺乏充足光照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更多的光线,往往会出现徒长现象,也就是茎干会变得细弱、修长,分枝减少,植株整体变得松散且脆弱。而且,由于没有足够的光合作用产物积累,它们的抵抗力会下降,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也更难以适应,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走向死亡。所以,了解盆栽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习性,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光照环境是十分关键的。

  (二)光照过度

  与光照不足相反,光照过度同样会给盆栽植物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它们的生命。当盆栽长时间接受强光直射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的时节,一系列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情况就会发生。

  首先,强光会使植物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增加,导致水分蒸发过快,植物体内的水分迅速流失,造成植物萎蔫。例如长春花,在气温高于 32 度时,如果长时间暴晒,叶子就会打蔫低垂,不过等光照变弱时,叶子又会逐渐挺立,恢复正常,但若是长时间处于这种过度失水的状态,植物的生长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其次,强光通常伴随着高温,高温会加速植物细胞内水分的蒸发,并可能使植物组织受损。而且过强的光照还会破坏叶绿素分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水分平衡。像牡丹花,它喜欢在 16 - 20 度的环境中生长,对高温和强烈阳光不太耐受,如果盆栽牡丹在夏季高温季节没有适当遮阳,就很容易导致牡丹花枯萎。

  另外,长时间的强光照射可能导致叶片出现灼伤,损伤叶片的气孔,减少水分的蒸发,但同时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像文竹,本身是喜阴的植物,不能晒太阳,一晒太阳叶子就会变得枯黄;红掌比较耐阴,放在光线明亮、有散射光的地方生长最好,若受到强光直晒,尤其是夏天的烈日,叶子容易晒黄晒枯,变得暗淡无光泽;还有玉露,它那晶莹剔透的叶片很容易就会被晒伤,接着发黑腐烂。

  除此之外,光照过强还可能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通过植物的根系快速流失,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一些不耐晒的植物在遭受暴晒后,由于上述这些不良影响的叠加,植株很容易出现脱水等现象,严重时就会导致植株死亡。所以,在养护盆栽时,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长,避免光照过度对植物造成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五、温度不适宜作祟

  (一)温度过高

  不同的盆栽植物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耐受范围,当环境温度超出其所能耐受的上限时,就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盆栽死亡。

  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在适宜的温度区间内进行的,一旦温度过高,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速度会急剧加快,就像放在火上加速烘烤一样,水分大量散失,可能使植物出现脱水现象。而且高温还会扰乱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比如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的正常进行。许多酶在过高温度下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而这些酶对于植物体内物质合成、分解等生化反应起着关键作用,它们 “罢工” 后,植物的正常生长就难以为继了。

  对于幼苗来说,高温的危害更为明显,它们本身比较脆弱,抵抗力差,在闷热不通风的环境下,就像置身于蒸笼之中,根系、枝叶等还没发育完善,难以承受高温的 “折磨”,很容易因此夭折。例如常见的多肉植物,虽然部分品种相对比较耐热,但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且强光直射的环境下,比如夏季烈日暴晒时,多肉叶片会变软发蔫,原本饱满的状态消失不见,严重时整株都会化水腐烂,无法存活。还有一些草本花卉,像矮牵牛,在温度长时间超过 30℃且通风不好的情况下,花朵会快速凋谢,枝叶也会枯黄,生长停滞,最终走向死亡。所以,在养护盆栽时,尤其是夏季高温时节,要注意给盆栽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其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二)温度过低

  温度过低同样会给盆栽植物带来致命打击,如果环境温度低于盆栽植物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植物的生长会被迫停滞,就如同进入了 “冬眠” 状态,但很多盆栽植物并不像真正冬眠的动物那样能适应低温环境。

  当温度过低时,植物细胞内的水分会结冰,冰晶的形成会撑破细胞,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植物的根系、枝叶等部位受到损伤。根系一旦受损,就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那地上部分的枝叶得不到滋养,会逐渐枯黄、干瘪,整株盆栽的生命迹象也会越来越微弱,最终死亡。

  比如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对于那些不耐寒的盆栽来说,要是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几乎很难存活下来。像绿萝,它是热带植物,耐寒能力较弱,当温度低于 10℃时,就可能出现叶片发黄、耷拉,甚至整株被冻死的情况;还有发财树,作为热带植物对温度要求严格,养护环境温度若低于 10℃,它过冬就很艰难,根系容易冻伤腐烂,进而影响整株植物的生命。所以,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要根据盆栽植物的耐寒特性,采取相应的保暖防护手段,如移到室内温暖处、包裹保温材料等,帮助它们安全度过低温期。

  六、病虫害来 “添乱”

  (一)病害侵袭

  盆栽植物容易受到各类病害的威胁,而这些病害往往是由真菌、细菌等引发的。比如白粉病,在室内温度较低、湿度比较高的冬季和早春时就容易滋生,像月季、紫薇等观赏植物都可能受到它的侵害。患病后的植物叶片、叶柄、花梗或嫩梢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物质,严重时叶片会变黄、卷曲、枯死。还有根腐病,它是导致很多盆栽植物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是因为浇水过多或土壤排水不佳造成的。像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多发生在含水量大、排水性差的栽培容器内和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受到其影响产生根腐的植株往往生长受阻,甚至萎蔫,叶片灰暗、发黄,根系从淡褐色慢慢变成暗褐色甚至黑色,且浸透水分,轻轻冲洗根系,腐烂的病根很容易被冲掉。

  另外,炭疽病也不容忽视,它主要危害温室中的山茶、茶梅、也门铁等植物的叶片、嫩梢、果实等部位,病斑近圆形,呈灰褐色,后期病斑转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和轮生(或散生)的小黑点。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就会破坏植物的组织结构,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干扰其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运输以及光合作用等过程,使得植物生长变弱。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病菌会不断侵蚀植物的各个部位,病情逐渐加重,整株植物最终可能会因病菌的肆虐而失去生命力。

  (二)虫害侵扰

  许多害虫也常常对盆栽植物 “虎视眈眈”,给它们带来严重伤害。蚜虫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害虫,多种盆栽花卉均受其危害,例如桃、月季、榆叶梅等。蚜虫多聚集在叶片反面,以吸食叶液为生,其繁殖速度极快,随着早春气温上升,受害叶片不能正常展叶,新梢无法生长,严重时会造成叶片脱落,影响开花。红蜘蛛同样不容小觑,它是螨虫类,虫体小,几乎肉眼难以分辨,多呈聚生,且繁殖速度极快,像月季、玫瑰、樱花、杜鹃等植物都容易受其危害,它们聚生于叶片背面吸食汁液,起初会使叶片失绿,最终造成叶片脱落、新梢枯死,严重时,小树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介壳虫也是危害花木的 “大户”,种类繁多,像龟甲蚧、桑白蚧、牡蛎蚧等,易受其危害的植物有山茶、石榴、夹竹桃等。幼虫先在叶片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失绿,成虫时,多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严重衰弱树势而影响开花。除此之外,还有线虫会危害植物根部,引起植物发育不正常,像兰花、康乃馨、水仙、牡丹等植物容易受其影响,虫害轻时,往往不易察觉,严重时,植物生长不良,开花不旺。这些害虫不断吸食植物的汁液,啃食叶片、根茎等关键部位,使得植物受到损伤,生长态势变差,抵抗力下降,若对虫害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盆栽很可能会因被害虫侵害过度,养分被大量掠夺,生理功能无法正常维持,而逐渐走向死亡。

  七、换盆操作不恰当

  (一)换盆时机不对

  许多人在买了盆栽后,常常会随意选择时间进行换盆,而不考虑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季节因素,这很容易导致盆栽死亡。比如有的植物正处于休眠期,像一些落叶类花卉在冬季会进入自然休眠,此时它们的生理活动变得很缓慢,根系对损伤的修复能力也极差。要是在这个时候给它们换盆,不可避免地会损伤根系,而受损后的根系难以恢复生长,影响植物服盆,使得缓苗无法成功,盆栽后续就可能慢慢走向死亡。

  还有些人刚把盆栽买回来,都没让植物适应一下新环境,就急着换盆。要知道,很多盆栽之前是在温室等适宜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长,一下子换到普通家庭环境里,本身就需要时间去适应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变化,马上换盆又给根系带来额外损伤,这就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成活率,过不了多久盆栽就可能出现萎靡不振,直至彻底死掉的情况。所以,换盆一定要选好时机,给植物一个适应和缓冲的过程才行。

  (二)换盆方法有误

  换盆过程中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如果操作不当,也容易让盆栽夭折。一方面,有些人在换盆时动作比较粗暴,没有小心地将植物从原盆中取出,或者在清理、修剪根系时过于随意,导致植物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根系可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关键部位,一旦受损,其正常的吸收功能就会大打折扣,植物后续生长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持,自然难以存活。

  另一方面,更换的花盆和土壤若不合适,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例如选择了不透气的花盆,像一些质地厚实且没有排水透气孔的塑料花盆,会使植物根系长时间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发根部腐烂。而土壤方面,要是用了劣质土壤,像那种纯粹用椰糠混合少量珍珠岩的所谓 “营养土”,其实根本没有多少真正的土壤成分,质地轻软,缺乏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等养分,无法为植物提供良好的扎根和生长条件。或者使用了容易板结的园土,浇水后土壤间隙变小,空气难以进入,根系呼吸受阻,也不利于植物后续生长,最终导致盆栽死亡。

  八、环境变化难适应

  (一)从购买地到家中环境改变

  我们购买的盆栽通常来自温室、花店等环境,那里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往往是经过人为调控,相对比较适宜植物生长的。然而当把它们带回家后,环境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温室里一般温度较为恒定,湿度也比较高,光照时长和强度可能都是按照植物喜好来设置的。可到家后,室内的温度会随着季节、早晚有明显波动,湿度可能偏低,光照情况也和温室大不一样。

  像一些原本在温室中娇生惯养的花卉,如蝴蝶兰,在温室里有专业人员把控环境,它能长得很好,花朵娇艳欲滴。但买回家后,室内温度如果过低或者过于干燥,它就需要时间去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掉叶子、叶子发黄等情况,严重的话,整株蝴蝶兰的生长状态会越来越差,最终死亡。许多盆栽植物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它们无法适应从购买地到家中环境的改变,就很容易出现各种生长问题,甚至夭折。

  (二)频繁改变摆放位置

  有些朋友喜欢时不时挪动盆栽的摆放位置,觉得这样能让植物长得更好或者更美观,其实不然。每一次挪动盆栽,就相当于让植物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光照、温度、通风等环境因素都发生了改变。

  例如,原本把绿萝放在室内光线明亮但没有直射光的窗边,它适应了这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能够正常生长。但要是突然把它挪到了阳光直射的阳台,强烈的光照可能就会灼伤它的叶片,使其出现枯黄的现象;又或者把它移到了室内比较阴暗、通风又不好的角落,那绿萝就无法进行

0 阅读:4
花草达人说事

花草达人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