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青重聚:回溯往昔的时光回忆录
2019年5月6日,辽宁省抚顺市月牙岛生态公园内热闹非凡,400余名昭盟知青从各地赶来,参加了名为"盟友情深群建群五周年暨乌兰牧骑成立一周年庆典"的盛会。
在舞台上,当主持人杜玉平用她那独特的嗓音发表开场词时,在场的老知青们都被她的声音所吸引。这位曾是昭盟知青的著名主持人虽然两鬓斑白,但她的声音依旧富有磁性,仿佛能一下子将大家带回45年前那个充满激情的草原时光。
在会场中,一位身材瘦削却精神矍铄的女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就是王冬梅,一个已经66岁的"老知青"。
看着台下白发苍苍却依然充满活力笑容的老同事们,王冬梅忍不住潸然泪下。当年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也已步入暮年,但他们明亮的笑容却始终如一,与往日相似。
"是否还记得当年我们首次乘火车前往昭盟的情景?"
"那场比赛确实很精彩,唱歌、朗诵都有,那阵势,现在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啊!"
"老王,你还留着当年的《小鹰展翅》的报道吗?"
在零星的对话声中,时光仿佛开启了逆流。那个1974年的夏天,17岁的王冬梅和同学们满怀憧憬,乘坐了开赴昭乌达盟的火车。
谁都无法预测,这一走竟然是五年,而这五年竟是他们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现场的气氛热烈而充满激情,老知青们欢声笑语,回忆着当年在草原上的点点滴滴。
看着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战友,王冬梅轻轻地说:“草原给我们成长的力量,也教会我们什么是奉献。”
尽管时光流逝,我们对草原的热爱依然如初。
这场重聚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同学会,它承载着一代知青的青春记忆,见证着他们对理想的坚守,更是对那段难忘岁月的最佳致敬。
二、在17岁的理想照进现实后,草原上的那个约定
王冬梅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56年。她出生于南京,自幼随着父母转学,在哈尔滨完成了小学教育,之后又在大连读了中学。
但谁又能料到,正是这一段段频繁的迁徙经历,为她未来的草原生活奠定了无形的基础。
在大连市56中,王冬梅成功当选为班级团支部书记。这所位于旅顺口的学校是军人子弟的聚集地,不少同学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个时代的远大理想很单纯,就是去农村,去最需要祖国建设的地方。
"可是旅顺周边的农村,真的不太适合我们!"年轻的王冬梅和小伙伴们一起嚷嚷着想去更远的地方。因为在哈尔滨生活过,她听说了北大荒的生产运动,于是几个热血青年连夜写了一封请愿信,交到了团委书记手上,表达了想去北大荒的心愿。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辽宁青年》杂志的一位记者赞扬了他们的理想,同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由于辽宁省没有支边任务,去北大荒的设想并不现实。
然而,他为王冬梅他们指点了另一条路:昭乌达盟草原。
记者的话让王冬梅心头一动,她心想,是啊,哪里不是奉献热血呢?越是偏远的地方,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动员会,成为了万名青年中的一员。
于是,在经过一番修改加工后,那封请愿信竟使王冬梅成了被重点培养的知青典型。《辽宁青年》杂志上出现了以《小鹰展翅》为题的专题报道,电视台也进行了采访,一时间,王冬梅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对于突如其来的走红,王冬梅其实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她认为不应该这样大张旗鼓。但领导们却告诉她,培养她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希望,她就如同一面鲜红的旗帜。
1974年8月9日,17岁的王冬梅和其他118名大连知青一起,登上了开往西边的列车。车厢里,他们兴奋地朗诵着《西去列车的窗口》,憧憬着神秘的草原生活。
虽然旅程非常遥远,我们先是乘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了赤峰,随后又乘坐了两天的颠簸汽车,但这并没有减弱我们的兴奋之情。
此时的王冬梅,并不清楚即将迎来的草原生活是怎样的,但那颗为理想燃起的心已经做好了迎接人生重要蜕变的准备。
三、草原磨砺:从“新手小白”到“女汉子”的蜕变
王冬梅刚刚抵达草原,眼前的一切让她惊呆了。一队骑兵威武霸气地迎接他们,草原上的牛羊成群,这画面简直就是她想象中最美的诗和远方。
很快,现实就给这个17岁的姑娘上了第一课,让她吃到了生活的苦头。
生存,可以说是最难熬的关卡。在草原上,你的城市的生活习惯派不上用场。王冬梅在入住蒙古包的第一个晚上,心里萌生了退却的想法:这可怎么度过啊。
然而,过去经历告诉她,不得不去适应和学习她不得不学习挤牛奶、烧牛粪、剪羊毛,甚至帮羔羊接生。
在乡下的第一个冬天是王冬梅最难忘的经历。青年点分到了7头牛,任务是要将牛变成牛肉。任务看似简单,然而当真正开始动手时,看着牛眼里的泪水,每个人都不忍心下手。
最终,还是一名男知青硬着头皮,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完成了宰牛任务。
王冬梅回忆起那时候,如果不宰牛,他们的这个冬天就可能真的会饿肚子了,她认为那是一次特别的历练。
在那个提倡"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王冬梅在远近的村落都颇有名气。她的枪法一流,但是有个小秘密:无论是打靶还是打活物,她总是空手而归。
"这怎么能一样呢!"每次提及此事,她都会掩饰不住地羞笑。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1976年8月中旬的那场特大暴雨。这场暴雨下得特别大,引发了山洪。三个刚来下乡的知青,年龄最小的才17岁,就这样被洪水无情地带走了。
这是王冬梅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死亡,这也让她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草原上的严冬里,零下40度的低温仿佛一把嗜血的魔鬼,让人痛苦难挡。由于燃料的匮乏,炉火无法烧得足够热,炕也同样如此。
王冬梅每次从梦中醒来,头发和睫毛都结满了寒霜,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青们也守望相助。有一次,一个女知青得到了一个苹果,她没有任何犹豫地将苹果分成了九份,让大家一起分享。
王冬梅眼含光芒,感慨道:“这一辈子吃过那么多苹果,可是只有那一小片最香甜。”
在草原上,王冬梅还收养了一条牧民家的狗,它非常忠诚,成为了青年点最可靠的守护者,不让任何外人随便进入。
五年时光,让原本青涩的城市姑娘,逐渐成长为坚韧的草原女子。王冬梅说,这份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与成长的真谛。
那片草原不但让她在青春年华中留下最宝贵的回忆,也对她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离开不是告别,归来是为了传承
离开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每一次离别都意味着下一次的重逢。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归来,为了更好的传承。
传承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我们的精神需要传承,我们的传统需要传承。传承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
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我们的精神需要传承,我们的传统需要传承传承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我们的精神需要传承,我们的传统需要传承。
离开不是告别,归来是为了传承。我们要把我们的文化、精神、传统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能够了解我们的过去,传承我们的文化,发扬我们的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离开不是告别,归来是为了传承。让我们一起传承我们的文化,发扬我们的精神,让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
1979年,草原生活暂时结束,王冬梅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辽宁大学中文系。四年后,她成功地成为了辽宁日报的记者。
然而,草原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内心。
王冬梅作为走南闯北的记者,她遇到了许多和她有着相似经历的知青战友。尽管大家从未见过面,但当提及昭盟往事时,他们就像多年的老友一样,可以聊很久。
每次看到那些从知青时代走出来的人身上都充满活力,王冬梅都倍感感慨。
离昭盟多年后,王冬梅和几位老同学专程前往祭奠了在那场特大暴雨中牺牲的战友。在这过程中,王冬梅第一次看到了年仅18岁的药苗苗的照片,那张英俊的面庞让她心痛不已。
守墓人透露,最近有一位即将出国的知青特意来看望,这份深厚的情谊让人感动不已。
2014年7月,离开昭盟将近30年后,王冬梅重新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她既欣慰又感动,看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将那些珍贵的记忆保留下来,她创作了《欲说当年好困惑》《神圣情感》《敢问路在何方》等作品,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我们并没有单纯的在怀旧,"王冬梅说,"这是在对生命的的一种赞美。"这位如今已经是高级记者的女士,依然保持着每隔几年就要回草原看看的习惯。
对于她来说,昭盟如同她的家,她则是这个家永远的游子。
五、青春无悔:新时代的知青精神
在2016年,王冬梅那一头干练的短发和手持喇叭站在人群中为大连昭盟知青发出徒步集结令的画面,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一幕,仿佛是对当年17岁女孩最好的致敬。
时光荏苒,当年和王冬梅一起奔赴草原的六万多知青,现在都已经两鬓斑白。在他们中间,有人成为了教师,有人当起了赤脚医生,有人则继续留在草原开拖拉机。
无论走什么样的道路,那份"知青精神"始终强烈地存在于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光辉。
在2022年,已经66岁的王冬梅依然活力满满,过着规律的生活,继续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在网络上,一位老知青深情回忆道:“那年,我们跟随王冬梅一起下乡昭盟,政府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尽管2011年退耕还林后,我们的知青点已不复存在,但那里依然留下了我们珍贵的合影。
这些知青不仅为广袤的草原带来了生机,还与当地牧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段经历对他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如王冬梅常说的,"对知青岁月,我永远心怀感恩。"这大概就是最好的"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