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空城排行:广深佛莞全部入围,跻身前十的还有…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2-03 08:16:11

每一年春节,都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

这场大迁徙,主要集中于一线、新一线城市与二三四五线城市之间,主要分布于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东部地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这短短半个月内,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就会减少两三千万人。而全国1800多个县城,将迎来巨大的人流和交通流量。

然而,春节空城指数,是个反向指标。

春节空城越严重,恰恰说明外来人口越多,经济活力、城市吸引力就越强。相反,凡是春节拥堵加剧、限号限行不停、商场影院一座难求的城市,人口外流的风流就越大。

从春节空城排行中,我们不难发掘城市的活力。

春节空城指数:

深圳夺冠,苏州超广州,郑州成都跻身前十

春节空城指数,哪个城市最高?

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 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 。

在这十大城市中,有四个城市位于珠三角,分别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有三个城市位于长三角,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京津冀区域仅有北京一城,中部区域仅有郑州一城,西部区域仅有成都一城。

这种格局,与人口流动的大趋势可谓相互契合,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相互映照。

深圳空城指数最高,并不令人意外 。深圳本来就是个外来人口之城,短短40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变身为人口上千万的国际大都市,这正是得益于“孔雀东南飞”的全国人口大流动。

苏州超过广州,位列第五名 。这与其作为外贸工业之城的地位相关。相比于广州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苏州的工业增长依旧强势。

2018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31万亿元,仅次于上海的3.48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位。强大的工业,为苏州带来巨大的外来就业人口。

同时,广州作为春节南向的最大旅游目的地之一,温暖气候、花城年味吸引了大量反向春运的人群,这让广州的空城指数有所降低。

相比而言,郑州、成都跻身空城指数前十,更具信号意义 。这说明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正在扩大,一边承接来自于一线城市的回流人口,另一边通过强省会战略不断吸纳省内的流动人口。

除了郑州和成都之外,武汉、西安、长沙、合肥等城市,也会逐渐上演这一幕。

流动人口排行:

深圳厦门领先,重庆石家庄垫底

春节空城指数,与流动人口的分布相互映照,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最直观体现。

这是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排行:

从常住人口数来看,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当属 重庆 ,重庆也是全国唯一超过3000万人口的城市。事实上,重庆虽是直辖市,但体量上相当于一省。

以2017年数据来看,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共有11个,分别是 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广州、深圳、西安、石家庄、武汉、苏州 。

但以流动人口来看,这一排序就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与春节空城指数城市大致重合。

不难看出,春运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流动人口占比都位居全国前列。

外来人口占比最多的城市是深圳,高达65% ,其次是厦门、宁波、苏州,占比全部超过50%。

珠三角的 广州、东莞、佛山 ,外来人口比例同样排在全国前列。广州是38%,东莞是49.85%,佛山是47.03%,人口吸引力可见一斑。

长三角的 上海、苏州、杭州 ,外来人口占比同样排在前列。上海是40%,苏州是50.37%,杭州是49.01%。

京津冀的 北京、天津、石家庄 ,分布极其悬殊。北京以36.59%的比例位居第一阵营,天津以32.21%的比例位居第二阵营,石家庄仅为8.13%,处于垫底位置。

至于人口总量最多的 重庆 ,流动人口占比却处于垫底位置。这时因为重庆人口大量流出,近年来虽有回流,但依然挡不住流出。

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迁徙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中国最大的三个城市群,也是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三大地区,同样也是春运人口迁徙的主要来源地。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三大城市群的人口流动各具特征。

在省际人口流动方面, 京津冀主要以河南、山东、黑龙江为主 ,主要都是北部省份,其中河南、山东占比均高达17%以上。

珠三角以 湖南、广西、四川 为主,主要是泛珠三角地区的南方省份,其中与广东相邻的湖南、广西两省占比都高达20%以上。

长三角以 安徽、河南、江西 为主,主要是与长三角相距不远的中部省份,仅安徽占比就超过30%,而河南再一次显示其劳动力输出大省地位。

图表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长三角区域, 上海、杭州 是最大的流动人口吸纳地;在长三角, 广深佛莞 均具有人口吸纳效应;在京津冀, 北京 是主要人口吸纳地。

这与春节期间全国人口大迁徙的路径基本一致,北京面向河南山东,上海杭州面向安徽河南,广深面向湖南广西四川。

人口流动的四大趋势

人口总量的增减,反映着城市吸引力的变化。而外来人口的多少,则是城市活力最为直观的指数。

随着2018年新生人口数量创下40年新低,全国的人口形势愈发严峻,城市之间的人口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谁能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谁能获得更多人口增量,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周期中获得强支撑。

具体而言,近年来,中国人口流动出现四大趋势:

其一,一线城市出现分化 。2017年和2018年,京沪人口连续两年降低,这是城市主动抽疏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升级的因素所致,并不代表人口吸引力下降。

与此同时,广深人口吸纳力进一步扩大,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61.99万,广州常住人口增加45.49万,双双位于全国前列,一线城市的优势仍旧无与伦比。

其二,新一线城市人口吸纳力增强 。苏州、杭州、郑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进入全国空城指数十强,外来人口比例同样位居全国前列,这说明新一线城市在人口竞争中越来越具有优势。

尤其是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推进,加上抢人大战的刺激效应,新一线城市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口增量。

其三,大城市群效应越来越突出。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哪个城市群辐射力最强,就能吸纳最多的人口。这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遥遥领先,京津冀次之,其他城市群还有待孵化。

其四,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还会加速。 一是经济周期变化,三四线经济缺乏长远预期,产业吸纳力越来越弱,人口会持续外流。二是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完善,让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这反过来加速部分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三是强省会、中心城市、城市群战略的推进,让资源越来越集中于中心城市,这对三四线显然不是好消息。

编辑| 孙志成

12 阅读:849

评论列表

青松

青松

35
2019-02-03 11:40

辛苦从城市里打工赚来的钱又通过教育、医疗、住房反送给大城市

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

22
2019-02-03 11:31

深圳东莞工厂多,所以一放假特别空,广州的工厂已经很少了,都是在郊区,对市区没什么影响

青松 回复 02-03 12:58
广州是老城,常住人口肯定多

海阔天空 回复 青松 02-03 13:38
[点赞][点赞][点赞]

东莞用户29xxxx953

东莞用户29xxxx953

16
2019-02-03 13:29

我在东莞寮步……街上店铺全关门了,我已经快3天没吃饭了……谁好心帮我送点吃的来吧😢

过敏你 回复 02-03 18:30
去伟易达工厂里面吃吧

温州用户59xxxx929

温州用户59xxxx929

13
2019-02-03 11:11

解决城市发展不均衡迫在眉睫

淮北用户13xxxx397

淮北用户13xxxx397

11
2019-02-03 11:24

能解释一下胡焕庸线吗

用户11xxx96

用户11xxx96

11
2019-02-03 11:05

宁波鬼的吓人,

清泉

清泉

8
2019-02-03 14:44

所以,大城市的本地土著人,别再嫌弃外来务工人员了,没有他们,你们的生活多无聊啊[呲牙笑]

回复 02-03 15:18
求你们别来了,让我们无聊吧

杀猪刀

杀猪刀

7
2019-02-03 12:20

阿狗也疯狂宠物超市

阿狗也疯狂宠物超市

5
2019-02-03 15:08

重庆是真的衰

有望明天

有望明天

4
2019-02-03 16:35

明年都不出去了,变鬼城了

和谐海滨

和谐海滨

3
2019-02-03 15:03

既然这样子,就不要在这些地方再盖工厂了。

坐看云起时

坐看云起时

1
2019-02-03 14:58

这样挺好的。平时太拥挤了[点赞]

刘磊

刘磊

2019-02-03 14:01

我在东莞桥头,也是没啥人

W@fihome

W@fihome

2019-02-03 14:46

这两天的佛山开车停车都好舒服

回头已不在l

回头已不在l

2019-02-03 16:19

在成都工作回老家看到川A大军回家的样子[大笑]

達爾蓋的旗幟

達爾蓋的旗幟

2019-02-03 17:44

东莞的小姐姐们都回家了

恩施州用户48xxxx865

恩施州用户48xxxx865

2019-02-03 18:53

西安什么时候超千万人口了?

天外天

天外天

2019-02-03 19:59

要浪费好多能源,空气又要加重污染了。

南宁用户24xxxx491

南宁用户24xxxx491

2019-02-03 23:18

三棵人口生长树,北京向南而生,上海向西而生,广州向北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