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简介(2)

泠泠泠七 2023-10-13 07:58:57

接(1)

陈十一院士(2013年当选)

陈十一,1956年10月出生于浙江天台,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 。

1981年陈十一从浙江大学力学系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力学系就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工作,先后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湍流与格子气研究研究组主任、非线性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年至2005年先后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系主任;2001年担任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主任;2005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首任院长;2011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至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  。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陈十一主要从事湍流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工作 。利用直接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湍流速度场、被动标量场等相关物理量的标度律和时空结构;与合作者提出映射封闭理论,给出了对流扩散、化学反应湍流系统中的概率密度函数;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二维湍流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级串现象;发展了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多尺度混合算法与约束大涡模拟等计算流体力学新方法,这些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陈式刚院士(2001年当选)

陈式刚,1935年11月28日出生于浙江温州,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48年陈式刚考入浙江省立温州中学;1958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工作 ;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式刚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是中国混沌研究的主要开拓研究者之一。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首次阐明如何从久保输运系数形式公式获得具体的、正确的输运系数,并获得了强磁场下横向输运系数。在映射、混沌、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等方面获得多项成果,特别是对耗散系统,在参数轴上、周期轨道形成区间、混沌轨道为离散的点集情况下,论证了单峰映象混沌区测度达90%。对非微扰多光子阈上电离的研究,改进和拓宽了Keldysh理论  。用半经典理论计算发现了电离电子与离子多次散射对能谱和角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了多光子区、隧穿区与稳定化区双色光电离与双色光初始相对相位的关系,发现稳定区的电离率随相位变化幅度可达2~3个量级。

陈恕行院士(2013年当选)

陈恕行,1941年6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5年陈恕行从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0年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进行现场报告;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陈恕行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高维非线性守恒律方程组与激波的数学理论研究。他给出了三维尖前缘机翼和尖头锥体的超音速绕流问题含附体激波解的局部存在性与稳定性的严格数学论证,在解决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验与计算结果提供了严密的数学基础;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在激波反射中频繁出现的马赫结构的局部稳定性,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很高知名度的JAMS等国际数学杂志上。

陈松蹊院士(2021年当选)

陈松蹊,男,1961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数学家,统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讲席教授。 

1983年,陈松蹊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获统计与运筹学硕士学位;1992年—1995年,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CSIRO)海洋实验室统计师;1993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统计学博士学位; 1995年—2000年,任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讲师、高级讲师(终身教职);2000年—2003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2003年—2017年,任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统计系终身副教授、教授;200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席教授; 2008年—2013年,任北京大学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系主任; 2010年,创立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首届联席主任; 2014年—2021年,任北京大学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联合系主任;2021年8月1日,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11月1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1月17日,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松蹊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维大数据统计分析、环境统计、非参数统计方法等。他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在数学地球物理领域做出了前沿交叉成果,为精准度量污染排放和评估大气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学方法。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基于U-统计量和L2范数的超高维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和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方法,突破了已有检验均要求数据维数和样本量是同阶的限制,在超高维下实现了对假设检验第一类错误概率的控制。在几个框架下建立了经验似然的一阶Wilks定理和二阶巴特莱特调整,为经验似然成为基本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做出了贡献。

陈仙辉院士(2015年当选)

陈仙辉,1963年3月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仙辉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年、1995年先后作为洪堡基金学者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2001年作为访问教授在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7月被聘为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陈仙辉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新型非常规超导体的探索及超导和强关联物理的研究。他发现的新型超导体涵盖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富勒烯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和有机超导体等多种体系。在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在铁基超导体(常压下)实现40开以上的超导电性,给出了相图及反铁磁与超导电性竞争和共存的证据,发现大同位素效应和磁化率线性温度依赖关系的普适行为;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发现多自由度相互作用导致的反常行为;陈仙辉基于黑磷具有与石墨类似的二维结构且有能隙,提出开展对其研究的思想。随后,他利用高温高压技术生长出高质量黑磷单晶,并与复旦大学张远波等小组合作,成功地在二维黑磷薄层晶体实现了场效应晶体管。

陈永川院士(2011年当选)

陈永川,1964年3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开数学研究所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主任。

陈永川于1984年从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本科毕业;1987年获得四川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研究员;1994年回国担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成立南开大学组合数学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2001年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陈永川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典组合数学,代数组合学,组合数学在生物、物理和金融领域的应用。他在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陈氏文法” 。他建立了上下文无关文法与微分算子的联系,并用于研究组合计数问题,为一类经典哑演算方法奠定了严格的基础;与合作者解决了Andrews关于拉马努金(Ramanujan)恒等式的公开问题,解决了Shor关于凯莱(Cayley)公式的问题和Stanley关于斜分拆的秩猜想;与合作者证明了集合划分上嵌套数与交叉数的对称分布性质,引发了计算生物学中伪扭结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合作者将组合学用于量子角动量理论研究,建立了Schwinger公式与MacMahon定理之间的联系,证明了斜阶乘舒尔函数的对称性猜想,得到了对称函数的插值公式 。1998年,陈永川与中国软件与服务总公司合作,成功地完成了"金沙股市风险分析系统”,已投放市场。

陈志明院士(2017年当选)

陈志明,1965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陈志明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从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邀请报告;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志明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深入研究了无界区域完美匹配层方法的数学理论和应用,与合作者提出了亥姆霍兹方程的波源转移区域分裂算法,获得区域分裂方法的理想计算复杂性。系统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理论及自适应有限元方法,与人合作取得椭圆障碍问题、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的创新性成果。与合作者提出了非均匀多孔介质中流动问题的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方法,在工程界得到重视和应用。

崔向群院士(2009年当选)

崔向群,女,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总工程师 。

1975年崔向群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崔向群主要从事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研究。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将中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还为中国研制未来极大望远镜奠定了基础。

邓小刚院士(2015年当选)

邓小刚,1960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军事科学院党委常委。

1987年邓小刚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出任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至2019年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

邓小刚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构造了以WCNS为代表的系列高精度格式;提出了对称守恒网格导数计算原则;主持研发了基于天河高效能计算机的“高精度数值风洞”和“高超声速CFD软件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微可压缩模型(SCM),为精确高效地数值模拟各类低马赫数流动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高阶精度线性/非线性紧致格式的研究,并成功地构造了高阶精度线性/非线性紧致格式(DCS/WCNS)。

杜江峰院士(2015年当选)

杜江峰,男,汉族,1969年生于江苏无锡,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杜江峰1985年至199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近代物理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至2007年任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玛丽居里研究员;2012年至2018年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201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4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年1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杜江峰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他创新发展了自旋量子调控及动力学解耦等量子物理实验技术,结合系列高性能磁共振实验装备的成功研制,将磁共振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量子物理应用于精密测量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鄂维南院士(2011年当选)

鄂维南,1963年9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2022年7月起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1982年鄂维南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1999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入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14年-2018年就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2015年出任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任院长;2018年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首任院长。

鄂维南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机器学习及其在力学、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者一起把偏微分方程、随机分析及动力系统的理论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随机Burgers 方程,随机passive scalar方程,随机Navier-Stokes方程和Ginzburg-Landau方程等,证明了不变测度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分析了稳定解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Burgers湍流模型中一些存有争议的问题;与合作者一起构造和建立了稀有事件的迁移路径的理论框架,并发展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值方法—弦方法。此方法已成为研究物理、生物和化学领域中稀有事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合作者研究了弹性理论的微观基础,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型出发导出了宏观层面下的非线性弹性理论,得到了经典的Cauchy-Born准则成立的稳定性条件;提出了设计与分析多物理模型的多尺度方法的一般框架。

(未完待续)

0 阅读:8
泠泠泠七

泠泠泠七

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