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陵城的繁华街巷之中,有一处宅院,古朴而庄重,这里住着李员外一家。李员外是金陵有名的富商,经营着一家布匹庄,生意兴隆,家财万贯。他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在金陵城颇受人尊敬。妻子林氏,温婉贤淑,是李员外的得力内助,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恩爱有加。
然而,这对夫妻多年来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膝下无子。直到李员外年近四十,林氏才生下一子,取名李文远。李文远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希望。李员外视他如掌上明珠,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为他启蒙教育。李文远也极为争气,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不仅书读得好,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还酷爱书法绘画,小小年纪便在金陵城小有名气。几年后,林氏又添了个女儿,取名李清瑶。李清瑶自幼便长得如花似玉,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不仅容貌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继承了母亲的温婉与善良,是金陵城公认的才女。李员外看着一双儿女,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
转眼间,李文远到了适婚年纪,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有金陵城的富商巨贾,也有官宦人家。李员外满心欢喜地为儿子挑选媳妇,他希望儿子能娶一个门当户对、温柔贤淑的女子,将来能助他一臂之力,将家业发扬光大。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李员外最终为李文远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是金陵城另一大户人家的千金,两家联姻,可谓是强强联合,亲朋好友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文远的婚期临近之际,他突然患上了一场急病。起初,只是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头晕乏力,李员外并未放在心上,以为只是小病小痛,休息几天便会好转。可谁知,病情却迅速恶化,高烧不退,神志不清。李员外惊慌失措,重金请来各地名医,为儿子诊治。一时间,李家宅院里挤满了医生,他们把脉问诊,开方抓药,可李文远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李员外心急如焚,他看着病床上的儿子,那原本红润的脸庞如今变得苍白憔悴,那双曾经炯炯有神的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不断地祈求上天,希望能赐予儿子一线生机。然而,命运却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个善良的父亲,李文远的病情继续恶化,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文远的离世,对李员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林氏也是悲痛欲绝,她整日守在儿子的灵堂前,看着儿子的遗像,回忆着儿子生前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愧疚与自责,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让他受了这么多的苦。
李家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原本热闹的宅院变得冷冷清清,只有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李员外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儿子的书桌还整齐地摆放着,上面的笔墨纸砚似乎还在等待着主人的归来,可他却再也回不来了。李员外心中满是不甘,他无法相信,那个曾经活泼开朗、才华横溢的儿子,就这样离他而去。
在悲痛中,李员外开始变得有些痴狂。他整日对着儿子的遗像说话,仿佛儿子还能听到他的声音。他甚至开始相信那些江湖术士的鬼话,希望能通过一些迷信的方式来让儿子复活。他派人四处寻找那些所谓的高人异士,只要听说哪里有能通灵请神的人,便不惜重金请来家中。
不久后,李员外开始为李清瑶张罗婚事。李清瑶心中满是疑惑,毕竟哥哥刚去世不久,家中还沉浸在悲痛之中,父亲怎么会这么着急地为她操办婚事呢?她找到李员外,轻声问道:“爹,哥哥刚走,您怎么就急着为我操办婚事呢?”
李员外叹了口气,抚摸着李清瑶的头,说道:“瑶儿,爹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怕是撑不了多久。爹想趁在世给你找个好人家,让你有个依靠,免得你将来孤苦无依。”
李清瑶听着父亲的话,心中一阵酸楚。她知道父亲是爱她的,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婚事,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可心中却始终觉得有些不安。
李清瑶的婚事很快就传遍了金陵城,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然而,李员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选婿标准。他不再像为李文远选妻那样,注重门当户对、家世背景,而是将目光锁定在那些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男子身上。这一奇怪的选婿标准,让众人感到困惑不解,可李员外却固执己见,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李清瑶看在眼里,心中越发觉得蹊跷。她开始暗中观察父亲的举动,发现父亲的行为越来越怪异。哥哥坟周围不知何时被种满了柳树,后半夜还常有江湖术士在后院偷偷摸摸地做法事。李清瑶心中一惊,她隐隐感觉到,父亲似乎在策划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为了查明真相,李清瑶开始暗中调查。她先是找到哥哥坟地的看守人,询问那些柳树的来历。看守人告诉她,那些柳树是李员外亲自种下的,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照看。李清瑶又趁夜潜入后院,亲眼目睹了那些江湖术士的诡异行为。他们围着一个香炉,口中念念有词,还时不时地往香炉里扔一些奇怪的东西,那烟雾弥漫开来,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李清瑶心中越发不安,她决定找机会问问父亲。一天晚上,她趁李员外在书房独坐时,推门而入。李员外看到女儿,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问道:“瑶儿,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李清瑶走到父亲身边,坐下来说道:“爹,我有些事情想问您。哥哥坟周围的柳树,还有后院的那些江湖术士,都是怎么回事?”
李员外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支支吾吾地说:“这……这都是为了你哥哥。瑶儿,你不知道,你哥哥他……他死得冤枉啊!”
李清瑶心中一紧,追问道:“哥哥怎么死得冤枉了?”
李员外叹了口气,说道:“你哥哥他……他是被人害死的。那些医生,都是庸医,他们故意不好好治病,才让你哥哥死的。我……我不能让他们就这么逍遥法外,我要为你哥哥报仇。”李清瑶心中一惊,她知道父亲一直无法接受哥哥的离世,可没想到他会这么偏执。她轻声说道:“爹,哥哥的死,是天命难违,我们不能怪任何人。那些医生,也是尽了力的,他们也不是故意的。”
李员外摇了摇头,说道:“不,瑶儿,你不懂。我请那些江湖术士,就是为了留住你哥哥的鬼魂,让他能回来报仇。而那些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男子,他们的命格特殊,可以用来交换你哥哥的命。”
李清瑶听后,心中如坠冰窟。她没想到,父亲竟然会为了复活哥哥,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她深知,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天理,更是会害了那些无辜的男子。她必须要想办法阻止父亲,不能再让他执迷不悟下去。
最终,李员外选定的女婿是个名叫刘大柱的乞丐。刘大柱虽然出身贫寒,但为人老实本分,只是命运多舛,才流落街头。消息传出,满城皆惊,众人纷纷议论,李员外这是怎么了,怎么会给如花似玉的李清瑶找个乞丐做夫婿?家人也纷纷劝阻,可李员外却像中了邪一样,根本听不进去。
成亲当晚,洞房内,李清瑶看着刘大柱,心中满是愧疚与无奈。她看到刘大柱腰间挂着李文远的玉佩,瞬间确定了父亲的计划。她知道,这块玉佩是李文远生前最喜爱的物件,李员外把它交给刘大柱,无疑是想让刘大柱替代李文远,完成他那荒唐的计划。
李清瑶心中一横,决定将真相告诉刘大柱。她轻声说道:“大柱,你知不知道,我爹他……他想用你的命,来换我哥哥的命。”
刘大柱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惊恐地看着李清瑶,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怎么可能?”
李清瑶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我爹他太偏执了,他无法接受我哥哥的离世,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个荒唐的办法。大柱,你是个好人,我不忍心看着你无辜受牵连。你赶紧逃命吧,我给你一些银子,你离开金陵,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刘大柱看着李清瑶,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他知道,李清瑶这是在救他,可他却舍不得离开她。他轻声说道:“清瑶,我……我不想离开你。”
李清瑶摇了摇头,说道:“大柱,你必须走。只有你离开了,我才能说服我爹,让他放弃这个荒唐的念头。你放心,我会等着你的,等这件事过去了,我会去找你。”
刘大柱点了点头,眼中含着泪,说道:“那我等你,你一定要来找我。”
李清瑶将刘大柱带出洞房,安排丫鬟带他从狗洞逃离。她目送着刘大柱离去,心中满是担忧与不安。
之后,李清瑶拿着那块玉佩找到李员外,跪在地上请罪,称自己已放走了刘大柱,并劝父亲不要再执迷不悟。她哭着说:“爹,人死不能复生,哥哥在世时那么善良,若他知道要用无辜的性命来换自己复活,定然不会同意的。您这样做,不仅救不了哥哥,还会害了更多的人。”
林氏也在一旁声泪俱下地苦苦相劝,她看着李员外,说道:“老李,你看看你,都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的儿子已经走了,我们再怎么伤心,他也回不来了。你这样下去,只会让我们这个家毁掉。瑶儿是我们的女儿,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走上绝路。”李员外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儿子生前的种种,那活泼的笑容、温暖的话语,还有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子若是知道他这么做,一定会非常伤心。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放下了那可笑的执念,赶走了那些江湖术士,还请来高僧为儿子超度。
超度仪式结束后,李家的气氛逐渐缓和。李员外开始重新为李清瑶招婿。这次,他不再被荒唐的念头蒙蔽双眼,而是真正为女儿的幸福着想。他不再注重那些虚无缥缈的命格之说,而是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爱李清瑶,能给她幸福的人。
不久,李员外为李清瑶招了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做上门女婿。书生名叫赵明轩,他与李清瑶情投意合,婚后生活十分美满。赵明轩不仅人品好,还非常有才华,他帮助李员外打理生意,让李家的生意更加兴隆。李员外看着女婿,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赵明轩是个好小伙子,能给李清瑶幸福。
次年,李清瑶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赵思远。李员外抱着孙子,看着他那粉雕玉琢般的小脸,老泪纵横。他终于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