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复制奇迹”:中印如何重塑下一个三十年的全球叙事?

职场那些事 2025-04-26 10:26:17

上一个三十年属于中国,这一个三十年属于印度这句话,真有那么绝对吗中国的崛起难道已成过去,印度的高光时刻真的到来谁又能定义亚洲新一轮的主角?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印,争议与期待并存。有人惊呼中国式现代化已到瓶颈,有人则断言印度将复制中国奇迹。但历史的轨迹从不简单复制粘贴。

中国改革开放,历经四十余年之久,其经济总量得以跃升至全球第二位,从温饱线,到全面小康,城市天际线拔地而起,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持续爆发。其中数字经济这一领域展现出极为强大的活力,人工智能之技术不断有创新上的突破,5G的网络在加速地普及,绿色能源也正蓬勃地发展着。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这样的迷思,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新样本。

区域一体化,城乡统筹,共同富裕;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同步推进。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地发展着,产量持续地攀升;快递行业,高效地运转着,业务量屡屡地创新高;数字经济,蓬勃地兴起了,规模位居全球的前列。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话语权持续得以提升,轻松愉快地主导着一带一路,与此同时还主导着金砖扩员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制,成为了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代言人。

但中国也面临着一些结构性挑战。房地产领域,呈现下行态势;内需方面,显得疲软;人口层面,正逐渐老龄化;企业与居民,其信心存在不足,这些都成为了经济再平衡的难题。

这个时候,印度在莫迪时代高调登场。

过去十年,印度经济改革全面提速,GDP的增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位居全球前列。

莫迪政府,以印度制造作为旗帜,放宽了外资准入,推动了税收、征地、劳工等方面的制度改革,竭力去改善营商环境。

数字印度,智慧城市,国家光纤网络,5G自主研发等项目先后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速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有了大幅提升。在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额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了8.7%中国也成为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国际舞台之上,印度迅速地一跃而成为G20、金砖以及上合组织等诸多多边机制之中的关键角色,积极地去塑造那“全球南方”利益代表的形象。

但印度的奇迹并非无懈可击。

社会分化,贫富悬殊,宗教矛盾,就业压力,教育医疗短板等问题,依旧显得十分突出。

莫迪政府的第三任期内,执政联盟的席位有所减少,这使得改革的推行难度进一步加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党派之间的博弈以及民族主义方面的分歧。

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穆斯林等少数群体的不满情绪,从而使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外部环境,同样较为复杂,印美关系,因人权、贸易、移民等议题,波折连连,邻国的外交压力,呈现出上升态势。

中印关系,竞争与合作交织。

边界争端,地缘方面的摩擦,以及战略上的互疑,这使得两国关系降到了低谷。

但贸易往来,反而创新高,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空间也十分广阔。在2025年,即中印建交75周年之时,双方的高层释放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着重强调要深化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在全球格局多极化的情况下,以及美国影响力相对下降之际,中印有希望在国际秩序的重塑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未来三十年,亚洲的主角是谁?中国的制度优势,以及它的创新能力;印度的人口红利,还有其市场潜力,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印度能否跨越社会治理的深坑?答案远未揭晓。中印既是对手,亦是潜在的合作者。亚洲世纪的剧本,不会仅属于一个国家。真正的赢家,是那种能在全球变局中持续进行创新,能够包容多元文化,推动共同繁荣的力量。

中印崛起之路,充满争议与变数。复制奇迹容易,创造新奇迹难。下一个三十年,属于谁?属于敢于自我革新、善于合作、能够引领全球变革的国家。属于中国,属于印度,也属于每一个敢于梦想、勇于行动的亚洲人。

0 阅读:22
职场那些事

职场那些事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