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媒体“全球火力“网站公布最新全球军力排名时,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引发了广泛讨论:正在乌克兰战场上疲于应战的俄罗斯,竟然与中国并列全球第二?这份排名是否真实反映了当今世界军事力量的格局?
穿梭在乌克兰战场的俄军,三年来的表现可谓是“差强人意“。即便近期战局略显优势,但这更多归功于其庞大的国土面积所带来的战争潜力优势。拜登总统将俄罗斯比作“带核武器的沙特“,这一略带讽刺的比喻可谓一针见血。确实,除了数千枚核弹头和战略核潜艇这两张王牌,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与其“第二军事大国“的头衔实在相去甚远。
反观中国军工领域的蓬勃发展,去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各类无人化武器装备,从小型无人机到机器狗、机器狼、机器虎,再到无人战车,无不彰显着中国在现代化军事装备研发上的突飞猛进。这恰恰是目前俄罗斯军备体系中的短板所在。
俄方最近发布的《中国-2049:未来分析》报告认为,中国需要10年才能在核力量上追平俄美,25年才能在海军实力上比肩美国。这种预测不免有些荒谬。要知道,中国的造船业产能是美国的200多倍。如果中国真要进行军备竞赛,恐怕用不了5年就能让美国的军事优势烟消云散。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专家还试图借此报告暗示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可能引发日韩的军备竞赛,甚至可能导致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核武器。然而,中国的军事发展始终秉持着“够用即可“的原则,无意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毕竟,维持全球霸权体系需要庞大的军事投入,这是美国的选择,而非中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