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弟,为什么不敢杀李渊?因为弑父的后果是他承担不起的

墨色山水相依 2024-12-04 10:28:52

李世民的杀伐果断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在战场厮杀时,还是在朝堂争权时。

尤其在玄武门之变时,果断杀死太子与三弟,顺利夺权。

在这时候,他为何不连父亲李渊一块杀死,直接篡权夺位?

风雨欲来

很多人应该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从太子李建成手中夺过来的,为此发动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这一做法,导致唐朝频繁出现“宫廷政变”,数名太子遭流放,皇帝之位也动荡不安。

在这次政变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才惹得李世民痛下杀手?

首先是唐朝建立之后,作为开国皇帝,李渊便开始“享受生活”,收揽了大量嫔妃。

别看这位唐高祖已经五十多岁的高龄了,又经历了连年征战,但精力依旧旺盛。

都打下天下了,谁还不能享受享受?

李渊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想法,再加上手下大臣如云,三个儿子又十分有能力。

太子李建成治国安邦有一套,长安城毁坏严重,在他的监督之下,京城逐渐恢复往日繁荣。

再加上太子为人处世,还算宽厚仁德,所以很多大臣都愿意跟随左右,当时他身边的近臣有魏征和王珪等人。

而且三子李元吉,也是能率兵打仗之人,曾经跟着二子李世民征战四方,也立下过战功。

说到李世民,那简直就是李渊的骄傲,其中大唐一半江山都是他率兵带下来的,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兄弟三人能同心协力,一人专心治理国家政事,一人专注于攻城陷地,很有可能会留下一段佳话。

但这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两人都是皇子,无论谁掌权,都会担心另一个生出异心。

手握皇权的担心军权大握的,握着军权的又不甘心屈居人下。

两人之间必然有一次决战。

此时,李渊还寄希望于“和平”解决争端。

毕竟嫡长有序,既然嫡长子是李建成,那么将次子安排到外地,安心做一方诸侯就好。

这样,有太子为他主持朝政,他也可以安心在后宫玩乐。

很明显,这样的安排是有利于太子李建成的,等到父皇沉溺酒色之乐,油尽灯枯之时,他便能顺利登基。

于是他经常往来东宫与后宫之中,加强与后宫妃子的联系,一边能随时掌握最新情况,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父皇的信任。

无奈,李渊的妃子实在太多了,建立唐朝之后,还陆续生下了二十多名皇子。

而李建成要讨好这么一大群妃子,自然引发朝堂众大臣的不满。

这件事也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自己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再这样放纵下去,难道又要拱手让人?

玄武门之变

在李世民不满兄长的做法时,李建成也开始忌惮他,毕竟四处征战,导致他手中的兵权一天大过一天。

两人逐渐生出罅隙,并且矛盾也愈演愈烈。

这时候,一直和天子交好的三子李元吉动了杀心,他跟二哥李世民打过仗,见识过对方的杀伐手段。

他觉得二哥一日不除,等到父亲病故之时,必然会引起祸端。

但好在太子作为老大,还是认为兄弟之间有矛盾在所难免,没必要动杀心。

但为了有备无患,他召集了两千多名死士,日夜训练,成为东宫侍卫,随时为自己卖命。

在京城内私募军队的事情,引起了李渊的不满,险些罢黜他的太子之位。

本来只想安心做太子的李建成,这次也感受到了危机,于是决定除掉二弟。

于是他开始各种针对二弟,只要有机会,便各种陷害李世民身边的臣子。

一时间,秦王府竟然无谋士可用,无将领所卫。

很多人为了避免遭到太子针对,选择离开京城,不再与李世民有所往来。

最后,秦王府只剩下一个长孙无忌和尉迟恭。

没想到,太子依旧不甘心,于是将整车金银珠宝送到尉迟恭的家中,劝说他离开秦王身边。

结果尉迟恭视钱财如粪土,并且打开院门,让市井之人看到这一幕。

即便李世民想要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

但太子担心他如刘秀一般,一旦离开长安,那便是虎入山林,必定会卷土重来。

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了,李世民决定绝地反击。

于是他暗中联系旧日谋臣和将领,准备发动玄武门之变。

虽然愿意跟随他政变的臣子不少,但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身边的士兵并没有太多。

因此,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杀不掉李建成,那么死的就是他们自己。

于是在夜色中,几人在太子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当天一大早,赶去早朝的李建成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但他觉得二弟胆子再大,总不至于在皇宫内杀他。

如果对方真的设伏,只要躲过第一波刺杀,正好借机除掉二弟。

这场龙虎相争,究竟谁能取胜呢?

政变后续

毫无疑问,太子完全高估了自己的逃跑实力,也低估了李世民的刺杀能力。

虽然看到伏兵的第一时间,李建成就选择了掉头逃跑,但依旧敌不过李世民的百步穿杨。

这次政变开始得非常突然,没留给皇宫禁卫军一丝反应时间,而且结束得也快,几乎是一瞬间,太子和李元吉都被射杀。

此时李渊正和妃子在后宫湖中划船,等消息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尉迟恭就已经率兵赶到了。

若是普通士兵,哪敢穿甲带刀直面皇帝,但尉迟恭靠着一身忠勇做到了。

李渊在看到尉迟恭身上的鲜血时,还有太子与三子没有及时出现,他已经猜到了八成。

虽然李渊猜到了结果,但还是不甘心,于是问道:“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

尉迟恭回答道:“太子等人作乱,秦王率领众将领诛杀了他们,现在安全了,皇上不用担心。”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李渊知道为时已晚。

如果此时强行追究李世民的罪过,只会将父子二人放在对立面。

他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又做过隋朝的大臣,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下来,若是父子相残,必然引起天下动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唐王朝,可能会再次四分五裂。

于是他果断下旨,向天下宣告太子与齐王的罪行,封赏李世民为太子。

有了李渊的退步,李世民自然也没有刺杀父亲的理由。

直到这时候,他才出面,来到父亲身边诉说苦衷,然后两人抱在一起,各怀心事地痛哭一番。

很多人说,李世民这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杀掉李渊,也可以少了禅让的一步。

首先,李渊已经做了让步,李世民做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必要为自己横添一笔骂名。

再者,虽然李渊登基后沉迷玩乐,但大唐王朝的建立也有他的一部分功劳,很多将领都忠诚于他,比如裴寂、陈叔达等人。

还有类似于秦琼这样忠于朝廷之人。

他们当年都受过李渊的庇护,若李世民弑君夺位,这可比“杀兄”的罪名大多了。

弄不好,就会引起朝堂大乱,各地藩王可能起兵勤王。

此前,因为他与太子内斗,导致手中兵权被削弱了很多,若是天下大乱,那大唐王朝也将功亏一篑。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渊强忍心痛,改立太子之位,赐长子与三子罪名,李家还能体面地坐在龙椅之上。

而李世民也顺势而为,慢慢接受李渊的禅让。

因此,这次震动朝野的宫廷政变,才没引起天下动乱。

0 阅读:7

墨色山水相依

简介:墨色山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