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这么多乱世中,唯有三国最为人所熟知?其他乱世怎么了

墨色山水相依 2024-12-09 10:46:09

乱世之中,总有英雄豪杰之士,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国上千年的古代史中,每隔数百年就会出现一个乱世,但好像唯有三国最为人称道。

其他乱世怎么了,为何很少被人提及?

乱世降临

古人说,天下之势,永远逃不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一段和平时期后,总要迎来乱世。

无论是八百年的周朝,还是四百多年的汉朝,亦或者是唐宋明清,都是从战乱中走出,然后最后毁于战乱。

东周时期,因为诸侯混战,而引发了战国乱世,导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而在东汉末年,引发了三国乱世。为了夺取天下,中原地带一度陷入赤地千里的地步。

因为三国之乱,导致南北朝和五胡乱华的出现。

甚至到了唐宋时期,天下又出现了五代十国。

每当谈及乱世,大多数人都是咬牙切齿的,他们恨透了公卿诸侯为了争夺天下,以天下为棋,而将“百姓”视作草芥的做法。

但在这些乱世中,我们也看到了无数英雄于困顿中崛起,最终挥斥方遒,带着普通百姓们推翻暴政,建立新王朝的故事。

但在这些故事中,后世好像独钟于“三国英雄”,那其他乱世英雄为何不受“待见”?

在谈三国之前,让我们看看其他乱世都发生了什么。

先从春秋战国讲起,其实刚开始的春秋时期,各诸侯还是比较守规矩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礼制”。

在礼制的限制下,各国之间交战,还是讲究“情义”和“规矩”的。

但在三家分晋之后,公卿们表示,什么是诸侯礼制,只要拳头硬,就能夺取天下!

在这件事情之后,天下彻底进入战国时期,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混战。

这种混战到了什么程度呢?

在长达二百五十多年的战国时期,其中最长的“和平期”只有三十八年,其他大部分时间全在打仗。

而且为了取胜,这群人无所不用其极。

有为了权力和地位,不惜以天下为棋的苏秦和张仪;还有为了争夺兵法,而自相残杀的孙膑与庞涓。

更别说假意投降,卧薪尝胆,成长起来后诛灭吴国全族的勾践,还有为了夺取天下而坑杀四十万降军的白起。

这段时期,天下好像是一个角斗场,无数英雄小人现世,搅乱了这方天下。

除此之外,暗杀、欺诈、滥杀……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战争手段,几乎都出自于这段时期。

战国这么混乱,那其他乱世是不是好些?

秩序混乱

比起后面的这些乱世,战国只能说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接下来的这些乱世更是不忍直视。

最为残酷的便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的做法更夸张。

首先是统一天下的晋朝,由司马懿带头掀起“背信弃义”的旗号。

司马懿为了夺取权力,当着文武百官和一众好友,在洛水发誓,结果转头就违背誓言。

洛水作为黄河的一段支流,对于士大夫阶层有着不可言喻的神圣感。

指着洛水发誓,就相当于指着苍天发誓。

而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曹爽也是深信不疑,直接交出了兵权,根本没有反抗。

司马懿转身将曹爽刺死,这一事后,“洛水”直接成了背信弃义的代表。

但司马家族的骚操作还没停止,司马昭当街杀帝的行为,将天下推向下一个“战国”。

很多人将“司马昭当街杀曹髦”和战国时的“三家分晋”相提并论。

因为这两件事都向世人传递了一个信号——只要拳头硬,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用顾及什么礼法。

因此,晋国出现了八王之乱,从而引发五胡乱华的悲剧。

这样的乱世,还有什么值得让人留恋的?

南北朝时期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混乱”时期,君主嗜杀成性,公卿野心勃勃,权力不断更迭,无数英雄葬命于此。

于是有人说,每次看到南北朝时期,就会发现这段时期的天下,那是“仁义礼智孝”一个都不占!

能够和南北朝相提并论的,那必然是五代十国时期。

这段时期的君主也都是“谁拳头硬谁说话”,底层百姓想要活着,要么心狠手辣,要么听天由命。

不到一百年的乱世,中原更迭了五代,南方出现了十几个国家。

有人会问,这段时期的“英雄”真的就没有“忠义之士”吗?

如果仔细寻找,肯定会有的,比如后周皇帝柴荣,他本是过继给自己姑父的,但为了报答养育之恩,为其戎马一生。

而其姑父郭威,在夺取天下后,也将皇位传给了他。

只是柴荣打了一辈子天下,最后病重而亡,转而就被手下大将赵匡胤篡位了。

直至今日,依旧有人因此事,而对宋太祖多有贬斥。

即便是一朝开国皇帝,只要做下“违背忠义”之事,就会被史书记录下来,受尽后人指责。

即便强如柴荣,依旧躲不过被“小人”篡位,可见那个时期的忠义之士的待遇。

很多人还没成名,就已经被小人偷袭致死,只有善于尔虞我诈的“枭雄”才能夺取天下。

很多人会说了,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一个小人,凭什么三国乱世要高人一等?

三国英雄

别看都是“枭雄”,但曹操可比那些乱世枭雄好太多了。

曹操嘴上一直喊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也曾在陈宫为了吕布拔箭射他后,怒骂一句:“我必杀汝!”

但在吕布城破,陈宫被俘后拒不投降,悍然赴死之时,他还是眼含热泪,追出去大喊:“公台可降?”

只要陈宫点点头,曹操都会奉他为座上宾。

可惜对方也是忠义之士,绝不肯多次易主,最后毅然赴死。

这样的画面,能不让人动容吗?

曹操嘴上喊着“唯我独尊”的口号,但私下里做的却是“周公吐哺”之事,这样的“枭雄”,后世能有几人可比?

即便曹操已经夺取了北方,完全可以自立为帝,但他依旧念着一句“曹丞相”,不愿篡位自立。

而关羽呢,出生于乱世,只因“桃园结义”,便对刘备不离不弃。

即便曹操赐他功名,送其赤兔,这些拦不住他那颗忠义之心,最终过五关斩六将。

而刘备与张飞,在关羽兵败荆州,身死他乡之时,两人已经占据了益州,完全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刘备为了一句“同生共死”,还是决定起兵攻吴,最后兵败病死白帝城。

这样独属于男人的浪漫,怎么不令人感动?

随后诸葛亮为了一句“托孤重任”,六出祁山,只为完成先主遗志。

在诸葛亮死后,姜维扛过大旗,即便在主公投降之后,依旧还在以身入局,完成“一计害三贤”的壮举。

虽然同样是乱世,但三国英雄让我们看到了“忠义”和“情义”。

而后世同为“英雄起义”的瓦岗山,单雄信为救程咬金舍家弃子,一家老小被杀。

他为救病重的秦琼,不惜千金,四处求医。收留罗成,封其大将。

他们也是拜把子兄弟,但到最后,一个个都离单雄信而去,都去追寻自己的荣华富贵了。

非但如此,为了帮助李世民夺取天下,众人率兵重返,直指往日“大哥”,痛斥其不识大局。

如果当年曹操“识大局”,就应该一刀斩了汉献帝?

如果当年刘备“识大局”,就应该摒弃“匡扶汉室”的大旗,甘心追随曹操和公孙瓒?

如果当年关羽“识大局”,就应该率兵攻向大哥刘备,帮忙曹军夺取天下?

可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他们心底有一根底线,并为其奉献一生,坚守至死。

也正因为这些三国英雄的“坚守”,这才让后世之人追崇至今,并以其为榜样。

0 阅读:120
墨色山水相依

墨色山水相依

墨色山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