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奸臣,清官、贪官,只要还在朝为官,就免不了和这些人打交道。
自古以来,都知道忠臣好,奸臣坏,但是忠臣忠心耿耿一辈子,皇帝却未必领情。说不定皇帝更喜欢那些花言巧语的奸臣,甚至因忠言逆耳,残害忠良。
历史上惨死的忠臣有哪些?他们都是因何遭难?
大秦智囊——李斯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最大功臣是谁?武将当属王翦,而谋臣则当属李斯。
甚至总体看下来,李斯的功劳比王翦还要大些,毕竟王翦年纪大了,选择了功成身退。而李斯则是选择了继续留在秦始皇身边,继续为秦始皇效劳。
李斯年少时跟随老师学习,而后又来到了秦国,秦国的强大实在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于是他向当时的秦王嬴政进言,表示自己愿意辅佐秦王一统天下,在六国统一之前,李斯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拆六国,一件是聚六国。
“拆六国”指的是李斯的离间计,他让使者带着金银财宝游历各国,使得六国君臣有隙,从而使得六国内部发生混乱。
就算大敌当前,六国君臣依然是勾心斗角,这就是李斯的目的:大幅削弱六国的防御力,也让六国联盟这件事变得十分困难,间接支援王翦的军事行动。
“聚六国”指的是李斯的《谏逐客书》,当时秦国的贵族们认为其他国家来的客卿,分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逼迫秦始皇赶走这些他国客卿。
秦始皇知道这样做肯定是错的,但是架不住自己家族里的那些老家伙成天没事找事。
正在秦始皇犹豫不决之际,李斯的这次进谏让秦始皇彻底放弃了赶人的想法。而且李斯的这次进谏不但说服了秦始皇,还说服了秦国的贵族。
有了这些外国客卿的帮助,秦国才能变得空前强大,王翦才能带着强大的秦国军队统一六国。
六国统一之后,李斯又帮着秦始皇制定政策,那些惠及千年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政策背后,都有着李斯的影子,正是他向秦始皇提出了这些建议。
但是李斯的荣耀只持续到了沙丘之变,因为秦始皇在这里去世了。
李斯向秦始皇效忠一生,但是却在最后关头被拉下了水,参与了“矫诏事件”。李斯本以为自己能继续当丞相,但是想掌握大权的赵高又怎么会让他如愿?
陈胜吴广的起义爆发后,赵高便找了个机会,说李斯是陈胜等人的同党,将李斯腰斩于闹市,还夷了他的三族。
大秦戍卫——蒙恬
蒙恬的去世与李斯很像,他也是被赵高害的。蒙恬本是秦国的戍边大将,带着三十万大军驱逐匈奴。
西汉时匈奴为什么会出现在西域?就是因为蒙恬打得他们在东边待不下去了,匈奴人是逃到西域去的。
蒙恬为了更好地守卫边境,还与秦始皇商量着修建了长城。
秦始皇对于蒙氏兄弟十分喜爱,蒙恬在边疆领军时,秦始皇对他弟弟蒙毅十分照顾,甚至让蒙毅跟自己坐同一辆车,还让蒙毅陪自己吃饭。
尽管蒙毅备受恩宠,但是他不是那种阿谀谄媚之辈,而且恰恰相反,蒙毅做事一丝不苟,从不因为犯人的地位身份为其免刑。
秦始皇为了历练自己的长子扶苏,故意将他派去边疆,而蒙恬就与扶苏接上了头,成了公子扶苏的亲信。
赵高他们谋害扶苏后,担心蒙恬会谋反,就夺了蒙恬的兵权,将他囚禁起来。
蒙恬的弟弟蒙毅曾给赵高判过死刑,赵高可记着仇呢,他刚一掌权便立刻下令杀了蒙毅。
而赵高又担心蒙恬将来会不服调遣,于是便借题发挥,派使者去把蒙恬也给杀了。
但是他派去的使者又怎么会是蒙恬的对手呢?不过扶苏已死,蒙恬也不想苟且偷生。当使者来到监禁蒙恬的地方时,蒙恬已经准备好了毒药。
但是蒙恬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他知道自己如果被杀,军营里的三十万大军必然反叛。为了维护大秦江山社稷的稳定与和平,蒙恬选择了吞药自杀。
蒙恬这样做,并非认可赵高与胡亥,而是为了报答秦始皇的恩情。一代忠臣名将,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臣忠而君奸——韩信
蒙恬去世之后,秦朝再无大将,像王离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是项羽这样的人也不是刘邦的对手。
在没有重用韩信之前,刘邦也打不过项羽,但是韩信受不了骄傲自大的项羽,直接从项羽军中逃了出来,成为了刘邦的手下。
在刘邦身边人的帮助下,韩信成功引起了刘邦的注意,并成功当上了刘邦的大将军,帮着刘邦击败了项羽,最终项羽不得不自刎于乌江之畔。
但是项羽一死,刘邦可就不惯着韩信了,他马上来到韩信的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
其实有很多人都很怀疑,韩信到底忠不忠心,他到底有没有想过要造反?
当初韩信带兵围剿项羽时,项羽曾派人来找过韩信,想向韩信求和,但是韩信只听自己老板的,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项羽的好处。
韩信崛起之后,有很多谋士都来投奔了韩信,其中有个叫蒯彻的,自称自己懂得看相,说韩信是帝王之相,肯定能当皇帝,韩信也只当笑话。
但是韩信的忠心并未换来刘邦的信任,他最终还是死在了吕雉的手里,被削尖的竹子贯穿了身体,还被夷了三族。
忠君与爱国
忠臣指的是忠于谁呢?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还是忠于当朝的皇帝?民族英雄岳飞,他毫无疑问是一个忠于皇帝的忠臣。
在他看来,皇帝的命令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就算皇帝让他放弃自己十几年来的努力,他也放弃了。
岳飞明明已经把金军赶到了黄河边上,但是却因为宋高宗的命令而不敢再前进一步,甚至带兵退回了南方。
岳飞明明知道,自己这一走,大片国土将重回敌手,无数的百姓将重回地狱。
但是他还是听从了宋高宗的君王之令。
而明朝于谦的忠诚与岳飞有所不同,当敌人把皇帝朱祁镇当人质,逼于谦打开城门时,于谦选择了保城而弃君。
如果不开城门,皇帝可能会死;如果打开城门,城中百姓可就遭了殃。
如果金人带着宋朝两个皇帝来找岳飞开门,岳飞会不会答应呢?我猜他肯定会的,当时的任何一位将领都会这么做。
而明朝的于谦则选择了弃君保民,这事要是放在宋朝就是大逆不道,会受到所有人的指责。
但是明朝的众人却并没有过分苛责于谦,只有死里逃生的朱祁镇对于谦心怀怨恨。
后来朱祁镇又发动政变,重新当了皇上,而他当了皇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于谦当街斩首。
于谦被杀的那天,全城的百姓都来为他送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奸臣对国家有害,但未必对皇帝有害;忠臣对国家有利,但未必对皇帝有利。
忠臣到底是忠于国还是忠于君?奸臣到底是奸于君还是奸于国?
就比如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乾隆明知他贪得无厌,于国于民是百害而无一利,他为什么还是如此重用和珅?
那是因为和珅他忠心而且有能力让乾隆过得更舒服,那和珅这个大贪官,他算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可以说他是贪官奸臣,但是能说他不忠吗?
绅士
李斯不冤,他自己矫诏扶胡亥上位,冤什么?
用户10xxx17
李斯要是忠臣他能和赵高篡改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