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反特老电影,斗智斗勇抓特务,影响几代人的悬疑经典

迷影映画 2023-09-22 11:39:00

大家好,欢迎来到迷影映画出品的「经典反特老电影怀旧」栏目。

反特片作为我国特有片种,缘起于五十年代。因为受西方黑色电影与谍战惊险片的影响,反特片凭借悬疑、惊险、刺激的情节内容和视听风格的结合,填补了当时市面上缺乏娱乐类型电影的空白。

到了七十年代末,反特片迎来了第二波高峰,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和类型手法被运用,如《戴手铐的旅客》、《黑三角》等经典电影。

尤其是八十年代开始,反特片开始向更加纯粹的刑侦片风格转变,由此催生了破案片,这类题材的经典有很多,如《蓝盾保险箱》、《圣保罗医院之谜》。

反特片曾经于五六十年代兴盛一时,伴随着新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本期要推荐的就是一部拍摄于1952年的经典反特片,是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回忆。《斩断魔爪》

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

我军为了提升国防力量,应对美军战机的袭扰,专门聘请了曾经在美国留学的著名航空武器专家周昌民,担任东北一五二军工厂的总工程师,负责带头设计一种新式防空武器。

军工厂的董厂长来到周昌民的办公室,带给他一个好消息:

上级对他的科研工作表示了高度支持,为了尽快让我军配备上这种新式防空武器,上级决定对一五二军工厂进行扩建,由周昌民亲自负责新式防空武器的生产制造。

周昌民向董厂长提议说,自己在美国留学时,曾经有一位多年老友潘致南,对方也是一位高级机械工程师,如今在香港工作。

周昌民想要邀请老友回国,和他一起参与武器研发工作,共同支援国家建设。

得到董厂长的准许后,周昌民立刻给老友潘致南写了一封信。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寄到香港的邮局以后,却首先被境外特务组织给截获了。

很快,美帝特务机关头目派克收到下属的情报,立刻召回特务“四十八号”,再把信封寄给潘家。

几天后,潘致南夫妇才收到这封信,但是因为潘致南有工作合约在身,无法立刻离开香港,他只好让儿子潘家实先行去往东北。

当潘家夫妇送走儿子的同时,埋伏在附近的特务组织也开始了行动。

潘家实乘坐汽车来到码头,结果刚一下车就遭到了特务组织的绑架。

特务头目派克吩咐手下的特务“四十八”号,从今天开始,他的身份就是归国华侨潘家实。

这名乔装打扮冒名顶替的特务“四十八”号,名叫白秉忠。

他冒名顶替潘家实的身份后,顺利入境回国,一路乘坐火车抵达东北。

军工厂的董厂长,虽然在战场上身经百战,但在思想意识上的警惕度不够。

特务白秉忠依靠潘家实的华侨身份,顺利抵达东北,见到了工程师周昌民。

恰好正逢工厂扩建、任务紧迫,急需人才补充,董厂长得知白秉忠是周工程师老朋友的儿子,又刚好是学机械出身,因此便草率地答应他进厂工作。

人事科长将周工程师介绍亲戚进厂的事情,汇报给了侦察员方凯。

作为一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员,方凯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派人去仔细核验这位华侨“潘家实”的身份履历。

这天下午,白秉忠独自离开工厂宿舍,来到了城内的一家“德源商店”。

冒名顶替的特务白秉忠佯装来商店买布,趁机与潜伏特务组织对上了“联络暗号”。

这家德源商店的老板名叫李好义,正是特务组织安插在本地的一名潜伏特务,专门负责传输情报。之后,特务白秉忠跟着李好义,一起来到了当地的一所教堂。

白秉忠跟着李好义来到忏悔室,在石神父的引荐下,见到了自己的上线何主教。

白秉忠领完任务以后,继续回到军工厂,扮演敬业负责的有为青年“潘家实”。

话分两头。

侦察员方凯回到公安局向张处长汇报工作,提到了周工程师有个刚刚回国的侄子进入工厂工作的事情,对方的档案和履历都没有疑点。

与此同时,特务白秉忠收到命令,何主教吩咐尽快盗取新式防空武器的设计图纸。

这天晚上,白秉忠故意留在工厂加班,等送走女秘书吕佳惠以后,他独自带着一沓图纸来到周昌民的办公室。

趁着周昌民低头看图纸的机会,白秉忠悄悄取出胶泥,将钥匙链上的两把钥匙印了下来。

另一边,侦察员方凯收到了上海发回的情报,查到“潘家实”在解放前曾就读于上海的一所学校,但根据学校发回的档案显示,照片上的人根本不是白秉忠。

由此确认,目前在军工厂的假“潘家实”是特务冒名顶替的。

张处长确认白秉忠的嫌疑后,立刻安排便衣侦察员出动,跟踪监视白秉忠的一举一动。

查到对方自从回到本市以后,除了在工厂之外,最常去的两个地方分别是城内的德源商店和天主教堂。

这让张处长产生了推断,特务组织利用教会身份做掩盖,暗中进行阴谋活动,而德源商店很可能是特务组织的一处情报联络站。

为了能够将敌人一网打尽,张处长让方凯带队,对德源商店和天主教堂进行严密监视。

当天深夜,躺在宿舍床上的白秉忠,等其他人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离开了宿舍。

利用夜色作为掩护,白秉忠悄悄进入周昌民的办公室。顺利打开保险柜后,白秉忠用微型相机拍下了图纸的内容。

特务白秉忠窃取到新式防空武器的图纸以后,将胶卷交给了教堂的何主教。

然而狡猾的何主教却告诉白秉忠,他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

特务组织虽然已经取得了新式武器的图纸,但毕竟武器是周昌民设计出来的,因此何主教让白秉忠想办法,煽动周昌民一起反水潜逃。

如果对方拒绝,就往他的身上泼脏水,构陷他曾经在解放前勾结国民党。

另一边,石神父根据何主教的指示,将胶卷转交给特务李好义,请他将胶卷冲印出来,再带到天津去,交给当地的特务首脑文神父。

却没想到,公安人员早就做好了准备,一直在守株待兔。

李好义最终被带到了公安局,面对侦察员方凯的审问,李好义只能认罪伏法,并答应协助公安部门合作,争取宽大处理。

同一天晚上,特务白秉忠带着礼品,煽动周昌民跟他一起潜逃。

奈何周工程师一心报国,怒斥了白秉忠的反动言论。

周昌民听到白秉忠的威逼利诱,终于确认对方竟然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

白秉忠却继续威胁恐吓对方,自称已经掌握了他研发的新式武器的图纸,如果周昌民不跟他一起离开,就揭发说图纸是他主动卖给自己的,到时候周昌民就算有理也说不清。

然而侦察员方凯早有准备,他让周昌民放心,自己早就掌握了敌人的阴谋,并通过吕佳惠提前调换了保险柜内的图纸。

另一边,特务白秉忠来找何主教汇报,周昌民是个硬骨头,根本无法劝降。如今自己的身份也已经泄露,必须尽快撤离出境。

狠毒的何主教却不肯善罢甘休,他取出一把手枪交给白秉忠,让他在撤离前执行最后一项任务,除掉周昌民才能送他去香港。

之后特务白秉忠正持枪埋伏在一条出城的路上,打算暗杀由董厂长护送出城与妻儿团聚的周昌民,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安人员早就设下了大队人马。

白秉忠还没出手,就被埋伏的公安人员制服,躲在附近监视的特务杀手也被活捉。

同一时间,张处长带着一批荷枪实弹的公安战士,迅速包围了城内的天主教堂。

当看到被逮捕的李好义之后,何主教只好低头认罪,公安人员从他的书桌内搜出大量间谍活动的罪证。

随着何主教和石神父等特务组织的覆灭,敌人的阴谋再一次被粉碎瓦解。

电影的故事到此结束。

这部《斩断魔爪》拍摄于1952年,由上海电影厂制作完成。

本片是解放以后上海电影厂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上影厂首次拍摄公安反特电影。

导演沈浮是当时的著名电影人,早在解放前就曾参与过《乌鸦与麻雀》,《万家灯火》等电影的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影厂初创时期的重要导演,拍摄过《李时珍》等经典电影。

影片的编剧赵明,是早期反特电影领域的杰出创作者。

除了这部《斩断魔爪》外,还创作过《寂静的山林》,《南海的早晨》等经典反特片。

《斩断魔爪》是赵明首次当编剧的作品,他因为曾在解放前,在哈尔滨从事多年的公安保卫工作,接触过不少真实反特案件,这些亲身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电影剧本的灵感基础。

加之当时建国初期,国内各类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此起彼伏,制片厂拍摄反特电影成了一种社会宣传需要。在此背景下,编剧赵明尝试以自己在哈尔滨时期,所接触到的案件材料为灵感,创作出剧本《罪恶的黑手》。

但在当时,反特电影所蕴含的政治宣传意义,要大于电影内容本身。

也因此,电影真正的创作权并非创作者本人说了算。赵明自1951年写完剧本后,便被各个有关部门批改审阅,接受各方面的指导意见,最终剧本历经长达一年半的修改,才最终定名为《斩断魔爪》,决定交给上影厂拍摄。

电影自1952年九月下旬开拍,到年底拍摄结束,但影片拍完后又是一系列漫长的修改过程,一直到1954年的六月,电影才得以正式在全国公映。影片在当时受到了表彰,更被引进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放映,算是早期走出国门的电影代表。

演员方面,片中周昌民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陶金,四十年代他就出演过《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电影,张处长的扮演者张伐,是四十年代红极上海滩的小生演员。

饰演特务白秉忠的演员韩非,原是上海滩有名的喜剧明星,进入上影厂以后,更因参演《女理发师》、《锦上添花》,《魔术师的奇遇》等电影,被公认为喜剧大师。

片中的另外两位特务石神父与何主教的扮演者,分别是老戏骨陈述和于飞,两人此后也经常在电影中扮演各类反派特务形象。

《斩断魔爪》作为一部早期反特电影,因为当时的创作枷锁太多,导致电影在悬疑惊险感的营造上较为薄弱,敌我博弈并不激烈,更侧重于发动人民群众的作用,这与电影承载的教化宣传作用有关。

今天的观众看反特电影,往往更好奇于斗智斗勇抓特务的悬疑情节,但在七十年前,反特电影却是一种有关时代现象和历史遗留问题的纪录。

它的拍摄初衷在于,让观众看完电影后得到启发与警示,正如电影中那位警惕性不高的董厂长一样,比起狡猾的特务身份,这些麻痹大意者才是早期反特电影更要大力批判的对象,意在提醒着观众,时刻不忘提防隐藏在暗处的阶级敌人。

2 阅读:400
迷影映画

迷影映画

为影迷服务,发现好片,杀死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