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感器产业发展交流座谈会”在深圳举行。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瑞,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韦小萍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20余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就如何更好地在北京市怀柔区提升产业聚集度、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传感器产业链南北融合、协同发展进行交流。
传感器作为信息感知的核心器件,正成为引领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北京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发展,将传感器产业纳入十大高精尖产业体系,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构建了系统完备的产业发展框架,发布了《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明确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企业集聚发展、吸引创新人才、对外合作交流等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怀柔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的主平台。怀柔以生态环境为底色,围绕怀柔科学城、雁栖湖国际会都、中国影都“三张金名片”,开创怀柔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新局面。在仪器和传感器领域,怀柔已集聚卓立汉光、中科艾科米、多场低温等重点企业300余家,“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在科技研发方面,怀柔区建设有国家实验室,北京市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有3家设在怀柔,中科院22家科研院所入驻怀柔,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怀柔科学城布局重点科研平台。在怀柔,科研人员达到2.3万人,包括菲尔兹得主2名,两院院士78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8名,国家杰青优青269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1名。预计到2035年,将有10万科研人员在怀柔科学城工作和生活,为怀柔发展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
在产业支持方面,怀柔区设立了北京市首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发展基金等9支基金,总规模近40亿元;打造了专门为产业发展提供孵化、加速服务的平台公司—怀柔仪器公司,2023年该公司获评市级标杆孵化器;建成了仪器仪表及传感器性能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先进MEMS工艺设计与服务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正在建设中。
在企业服务方面,怀柔区全面落实“北京服务”意见和营商环境6.0版政策,为企业提供“亲清管家”服务,对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在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工作居住证、出入境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优先保障。
怀柔区将继续聚焦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不断引入科研机构与头部企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聚集投资、研发、设计、制造、展示、交易等关键环节资源,建设产业高地。
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代表介绍了基金的基本情况与投资领域,表示基金主要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特别关注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
与会企业表示,当前传感器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80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6%。以多物理量感知、多功能集成、多参数融合、软硬件一体为特征的智能型传感器对技术和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正当其时。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在传感器的生产制造及行业应用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作为中国传感器产业的研发高地,北京是公司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扩大北方区域市场占有率必须进行战略性布局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