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里隐藏的经济战,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听到M国对哪个国家进行经济制裁,其实这种战术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今天我们来聊聊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一场经济战。
陕西出土的古代驽
成语:强弩之末
出处:1.司马迁的《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力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 毛。"
2.班固的《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末,力不能起毛羽; 强弩之极,力不能入鲁缟"。
这两段史籍里有一个关键词:鲁缟。其实就是一个字:缟。缟,是古代对一种白色的绢的称谓。为何称为鲁缟呢?只因这种绢产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因鲁国产的绢最细最薄,所以鲁国产的绢最出名,被其他国家称为鲁缟。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姜姓,吕氏,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有一次对管子说:“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像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齿外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国,该怎么做才好?”管仲答:“鲁国的百姓,从来以织缟为业。您就带头穿缟做的衣服,并命令大臣也穿,百姓看到了也就会跟着穿。您还要下令齐国人不准织缟,必须要从鲁国买进。这样,鲁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缟了。”
然后齐桓公就答应了并在十于之内就穿上了用缟做好的衣服。管仲还对鲁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缟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三千斤。”就这样齐国全国的人都在购买缟用来做衣服穿。一年以后,齐桓公改穿布衣,并且关闭从鲁国买进缟的关卡,导致鲁国内产生动荡,又一年,鲁国国内的民生经济已经全部崩溃,人民大量逃往齐国,这时,鲁国国君只能派人到齐国求救,表示以后愿臣服于齐国。这就是古代的以经济取胜的经典之战。
如今的M国在国际上对各国使用的制裁手段同此如出一辙,我们更应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