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庭外·落水者》的大结局之后,真的是被气到无语了,整个故事的逻辑完全崩坏了。
至于如何崩坏了,个人有三问:
一问
朱宏落水之后死里逃生,向自己的岳父严裴旭哭诉,严裴旭为什么要不惜倾家荡产来帮朱宏?
诚如严裴旭所说,朱宏在外面吃喝嫖赌抽,回到家里还打老婆孩子。但凡是正常的父亲,绝对会让自己的女儿与其离婚,从此断绝来往。可严裴旭偏偏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帮朱宏还了债,而且还供养其吸D。
严裴旭应该心知肚明,朱宏就是一个无底洞,将来注定会拖累自己的女儿严秋。最明智的处理方式就是快刀斩乱麻,任由朱宏自生自灭,与之彻底划清界限。果真如此,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一家人还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
可《庭外·落水者》的编剧硬要给严裴旭降智,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只能说是在强行“剧本杀”了。
二问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严裴旭脑子秀逗了,非要替朱宏还债。可问题又来了,债都还了,干嘛还要假死啊?
还债这一点在乔绍廷和严裴旭的对话中得到了佐证,不然宗飞也不可能一直收留着朱宏,毕竟宗飞才是非法讨债的幕后主使。换而言之,连宗飞都放过朱宏了,那么朱宏还有必要诈死吗?
客观而言,这个时候主动现身,要比继续诈死更为妥当。继续诈死的话,王博、雷小坤就会被定性为故意杀人,警方要调查、法院要审判以及死刑复核。万一被顺藤摸瓜了,牵连出更多的人,对谁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宗飞,王博、雷小坤是为其打工的,一旦二人要面临死刑了。说不定会为了自保,将宗飞给供了出来,如此一来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何况严裴旭和朱宏也没有非让王博、雷小坤死的动机,王博、雷小坤要是被执行了死刑,对严裴旭和朱宏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麻烦,试想一下,假如王博、雷小坤真的伏诛了,警方又发现朱宏还活着,那么严裴旭、朱宏以及知情者恐怕皆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三问
再退一万步,严裴旭、朱宏、宗飞的脑子都坏掉了,那么旷北平呢?
当旷北平从严裴旭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为什么也选择了死胡同,而不是指出一条明路呢?
设想一下,假如在王博、雷小坤案侦破的过程之中,严裴旭能够将事情和盘托出。严格来说,其实并不晚,起码避免了大错的铸成。此时王博、雷小坤尚未被判定为死刑,朱宏和邹亮依旧还活着,一切尚可挽回。与此同时,严裴旭还可以通过举报宗飞, 来为自己争取到戴罪立功的机会。
如此浅显的道理,旷北平一个教授级的律师,不可能不明白。只要是真心为了自己的老战友严裴旭好,必定要规劝其主动与警方合作,将风险降至最低。理想的结果就是宗飞落网、王博和雷小坤以杀人未遂定罪,然后再让严秋与朱宏离婚,岂不是皆大欢喜了吗?
结语
可能有人会说了,真是如此的话,也就没有《落水者》这个故事了。个人认为,《落水者》这个故事可以有,但故事设定要合情合理。不能为了制造出“烧脑”的效果而硬拗不合理的剧情,在大结局之前,是没有人可以猜出事情的真相。可在大结局之后,大家也不会惊呼“原来是如此”,而是吐槽之声不断。
一言以蔽之, 为了悬疑而悬疑,但有一点需要提醒国产悬疑剧们,请不要侮辱大众的智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