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的书法是怎样练成的?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03-21 04:54:26

王世国/文

欧阳询是“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他创造的“欧体”书法流传千古,至今仍是无数人学习书法的范本。那么,他的书法究竟是怎样练成的?对于今天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又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南朝陈隋时智永《真草千字文》

欧阳询从小学习书法,就受到他的恩人或者说是养父江总的指点。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尚书令江总,“作行、草,为时独步,以词翰兼妙得名”。南朝的整个书法风气都崇尚王体,而江总也擅长行、草书,当然以“二王”为宗师,由此影响到欧阳询。所以,《旧唐书·欧阳询传》中说:“询初学王羲之书。”人们常以“秀骨清相”来形容欧体字,就是说他的书法有南派书风之意。

欧阳询楷书《集王羲之字千字文》

但是他并不专注于王书,而是有所变易。尽管他青少年时代是在陈朝度过的,同时又学王书,自然会受到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智永的影响,但他柔而莫渎。张怀瓘说欧书“风神严于智永”,就是指这一点。

陈朝灭亡后,欧阳询随江总入隋。隋代的书法主要继承北齐、北周书法传统,欧阳询从33岁至62岁这30年都是在隋朝度过的,所以他的书法自然受到隋时北派书风的熏陶。我们从欧书与隋碑书法大多相类中可以得到证实。入隋以后,欧书的风格起了变化,其体貌向北碑派的“劲峭刻厉”的一路变去。宋代书论家朱长文就指出:“询师法逸少,尤务劲险,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里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旁,三日乃得法,其精如此。”

北魏《张玄墓志》

欧阳询在隋朝生活的这30年,是他书法艺术取得较大成就,又是兼容南北书体,博采众长而渐趋成熟的时期。这时,他自然而然地将北派书法的笔意,融入早先形成的南派书法的风神之中。人们常以“戈戟森然”来比喻欧体用笔的险劲刻厉,这正说明欧书受北派书法影响之深。如果把北魏碑志《张玄墓志》或隋碑《龙藏寺碑》《美人董氏墓志铭》与欧书相比较,便可明察欧体在结字、行笔和体貌上与北方书法的血缘关系。这也是人们常把欧书归入北派的原因之一。

隋碑《龙藏寺碑》

欧阳询这一时期的作品,从用笔特点来看,既有北方书法的“戈戟森然”的笔势,又有南方书法“秀骨清相”的艺术意象;同时也反映出楷隶阶段即将完全结束,而楷书已进入定型阶段的书法发展的风貌。

隋碑《美人董氏墓志铭》

入唐以后,欧阳询书艺精熟程度又更上一层楼,而且随着他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其书法用笔特点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从初唐到贞观前期,楷书已像当年的汉隶那样取得了正式书体的地位。这时欧阳询反倒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隶体书写形态糅进楷法之中。这仿佛是一种倒退,但实质上则旧形式对新形式的服从。另一方面,他这时的书法在体貌和气势上要平和一些,其险劲程度已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了。

欧阳询《化度寺碑》

从上述可见,学习书法必须兼容并蓄,取各家之之长,不能局限于一家一派,更不能带有偏见;还要与进时俱进,吸引当地当时的书风,不断改造自己的书法面貌,这样才能光景常新,才是一条成功之路。

0 阅读:3

八公山人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