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有人给刘青山张子善求情,希望不要枪毙,毛主席回复4个字

南书房 2024-08-26 22:51:17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召开了一场两万人参与的公判大会。大会规模之大,可见其重要性及影响性。大会随着省主席杨秀峰宣布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一则死刑核准令,最终落下帷幕。而死刑实施对象,正是曾担任过天津高级干部的刘青山和张子善。

为何两位党的高级干部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便都被判处死刑了呢?这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由中央提出并积极施行的“三反”运动说起。

1951年11月20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全国发出命令,要求全国各省各部门立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运动刚开始时,各部门各单位并没有将中央指令作为日常工作进行彻底贯彻落实,甚至一度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畏首畏尾的现象。

直到1951年12月1日,针对各地出现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党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这一书面文件,自此历时三年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的“三反”运动在全党范围内才正式开展。

在这场运动中,一件特大贪污案彻底掀开了“三反”运动的序幕。

这场特大贪污案正是震惊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一案。后来,该案被称为“共和国反腐败第一案”。

根据1951年12月4日,河北省委作出的《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中披露,原来刘青山正是由于他挂在口中的几句口头禅逐渐将其坠入了贪污享乐的深渊。

“新中国成立了革命胜利了,老子终于能够享受享受了!”、“天下是老子拿命换来的拿命打来的,老子享受享受不应当吗?”这类的享受享受的口头禅,正是刘青山腐败思想的体现,也正是这种享乐主义淹没了刘青山的革命思想。

与贪图享乐的刘青山相比,张子善看似勤勤恳恳,但实际上他与刘青山的挥霍铺张程度不相上下。当时专案组给出的证据显示,刘青山、张子善二人腐败贪污公款高达3.7825亿元,其中刘青山贪污1.8399亿元,张子善贪污1.94261 亿元。

要知道当时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正处于发展生产、恢复元气的阶段,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新中国甚至不得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然而,新中国的开国功臣却在这时成为了阻挠新中国发展的蛀虫,这是党中央和全体人民绝不能容忍的。

1952年2月10日下午1:30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随着两声枪响,该案就此落下帷幕,也掀起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场反腐肃贪风暴。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青山、张子善,两人被判处死刑之前,时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同志受黄敬同志的委托向毛主席提出了这样一请求,希望党中央能够考虑到两人在革命时期有过功劳,能否不要判处两人枪毙,给刘青山、张子善两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果可想而知,毛主席坚决地回绝了这一请求,拍案表示两人“非杀不可!”

毛主席还说道,就是因为他们两人功劳大、地位高、影响大,所以中央政府必须下定决心处决刘张二人,只有处决了他们,才可能挽救更多犯同样错误的干部。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无数个革命先烈,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了解了刘青山张子善的过去,我们确实能够发现这两位高级干部在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人都曾在国民党狱中饱受折磨却坚决不愿投降,但是享乐主义的“糖衣炮弹”却轻而易举地将两位意志击溃。

直至今日,该案留给后人的影响仍在敲打着党的每一位干部……

0 阅读:97
南书房

南书房

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