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说,玉米是一种粗粮,既然是粗粮,就能够起到减肥养生的好处。但也有人认为,玉米的养生功用很广,只要吃对了,同样有很不错的增肥效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种观点。
一、关于玉米减肥的方面:
玉米在减肥饮食中扮演着复杂而微妙的角色,正确利用可以成为减重的好帮手,不当食用则可能导致相反效果。从积极方面看,玉米具有多个特性使其适合纳入减肥饮食。
首先,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这种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吸水膨胀,增加食物体积,延缓胃排空,从而延长饱腹感,减少后续进食量。
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与更好的体重控制存在关联。
其次,玉米的血糖生成指数中等,碳水化合物释放速度较为缓慢,避免了血糖急剧波动带来的饥饿感和暴饮暴食倾向。
与精制谷物相比,玉米能够提供更持久的能量供应,有助于控制两餐之间的零食摄入。
此外,玉米需要充分咀嚼,这一过程可以增加进食时间,给大脑足够的时间接收饱腹信号,防止过量进食。
然而,玉米在减肥中的应用也有需要注意的方面。虽然单看热量不算高,但许多人容易低估玉米的实际摄入量。
一根中等玉米棒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如果作为蔬菜大量食用而不减少其他主食,反而可能导致热量过剩。
此外,不同烹饪方式会极大影响玉米的减肥效果。水煮或蒸玉米是理想选择,而添加黄油、奶酪、美乃滋等高热量配料则会迅速增加总体热量摄入。
玉米在减肥饮食中的最佳应用方式是作为主食的部分替代品。
例如,用一根中等玉米替代半碗米饭,可以在获得相似热量的同时,增加纤维和营养素的摄入。
另一种有效方法是将玉米粒加入沙拉中,增加体积和口感而不显著增加热量。
减肥期间建议选择整粒玉米而非玉米制品(如玉米粉、玉米片),因为加工过程通常会减少纤维含量并提高热量密度。
二、玉米在增肥时的吃法:
尽管玉米本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但某些食用方式和加工产品确实可能成为体重增加的潜在因素。
了解这些"陷阱"对于合理利用玉米管理体重至关重要。首当其冲的是过度摄入问题。
许多人将玉米视为"健康零食"而大量食用,却忽略了其实际热量。
例如,电影院中常见的大桶爆米花(即使原味)可能含有高达1000千卡以上的热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半日所需的热量。
玉米的加工制品往往是热量"重灾区"。玉米片、玉米脆饼等零食在加工过程中常常添加大量脂肪、盐和糖,热量密度极高而营养价值低。
一杯(约30克)玉米片热量可达120150千卡,且由于缺乏足够的纤维和蛋白质,饱腹感差,容易导致过量食用。
玉米淀粉作为精制碳水化合物,常用于增稠或油炸食品中,这类食品通常热量高而营养单一。
常见的玉米烹饪方式也可能成为问题。烧烤玉米刷上厚厚的黄油或美乃滋,玉米浓汤中加入大量奶油,玉米烙饼用大量油煎制,这些做法都会使原本健康的玉米变成高热量食物。
即使是看似健康的"玉米沙拉",如果加入过多沙拉酱、奶酪碎或培根粒,热量也会大幅攀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含玉米糖浆的加工食品。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作为一种廉价甜味剂,广泛用于饮料、甜点和各种包装食品中。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摄入这种添加糖与体重增加、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减肥期间应尽量避免含玉米糖浆的加工食品,选择完整的玉米食材。
三、关于科学食用玉米的一些建议:
要在享受玉米美味的同时兼顾体重管理,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和合理的分量控制。以下是基于营养学原理的实用建议:
分量控制方面,将玉米作为主食替代品而非额外添加更为明智。一餐中,一根中等大小(约160180克可食用部分)的玉米可以替代半碗米饭或一个小馒头。
如果作为配菜,建议控制在半根玉米(约80克)以内,并相应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于严格控重的人群,可以将玉米粒计量使用,每餐约1/2杯(80100克)为宜。
烹饪方法上,优先选择蒸、煮、烤(不刷油)等低脂方式。水煮玉米保留营养最完整,且无需额外添加脂肪。若追求风味,可使用香料如辣椒粉、蒜粉或少量帕玛森奶酪替代黄油。
制作玉米沙拉时,用柠檬汁、香草和少量橄榄油代替高热量的沙拉酱。避免油炸玉米食品如玉米烙、玉米油条等。
食材搭配上,玉米与优质蛋白质(如鸡胸肉、鱼类、豆类)和健康脂肪(如牛油果、坚果)搭配,可以形成营养均衡的一餐,增强饱腹感并平稳血糖。
例如,玉米粒+黑豆+彩椒+少许橄榄油组成的沙拉,既美味又营养全面。避免将玉米与高GI食物如白面包、糖浆等同时大量食用,以防血糖快速升高。
品种选择也有讲究。新鲜玉米优于罐头玉米(常含添加糖或盐),甜玉米偶尔食用无妨,但应注意其糖分略高于普通玉米。
彩色玉米(如蓝玉米、紫玉米)含有更多抗氧化物质,是更健康的选择。爆米花作为零食时,选择空气爆制的原味产品,自制时可少量使用橄榄油和海盐调味。
时间安排上,玉米作为午餐或早餐的一部分比作为夜宵更有利于体重控制。早晨或日间活动较多时,身体能更好地利用玉米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能量。减肥期间,建议每周食用玉米34次,每次适量,保持饮食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