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畏惧三分的神秘部队:揭秘魏武卒屡破秦军却败北战国的秘密

科技历史说 2020-04-10 10:13:51

魏武卒作为战国初期魏国的一支强兵利剑,为魏国的霸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但最终在战国末期销声匿迹。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捋一下这前因后果。

魏武卒诞生与成长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帝的“振长策而御宇内”率领秦军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秦国强兵良将,锐不可当,难以攻破。却很少有人知道战国时期的魏国仅凭一支五万人的神秘军队,屡屡大破秦军,压缩秦军被迫进入狭长地带,攻破函谷关,险些使秦国国力消耗,差点亡国灭族。那么这之神秘的军队就是战国时期令各个列国谈之色变的魏武卒。

魏国在战国时期处于中间地带,四面各国环绕,稍稍有点不慎都会有被其他国家吞并亡国的危险。内忧外患使得魏文侯求贤若渴,开始天下广为求贤,寻找良将。在魏文侯的感召下,魏武卒迎来了他们英勇的统帅——战神吴起。吴起的一生丛横沙场,所向披靡,大大小小的战争没有一次的失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他有着突出的军事作战思想,精密的作战计划,指导魏武卒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和孙武一起并成为“孙吴”。

吴起率先提出了“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想法,并将这一想法告诉了魏文侯,魏文侯也同意这样的作战方法。于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史书记载这一批士兵披着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弩,每人背五十弩失,拿着长戈,腰里别着利剑,拿着三天的作战粮草,半天就能够走一百多里。这么高的选拔标准,军队自然都是精英锐利。

根据当时的制度可知,这些人一旦选拔成功,待遇都是非常丰厚的。首先,每一个武卒可以获得百亩田地,国家免去徭役赋税,这样就有了土地吃饭的保证。第二,武卒如果立下军功,家里人也会受到重赏。武卒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大地提高。这样的激励制度,使得魏武卒变得人人好战,尚武精神强烈。

再加上吴起爱兵如子,对待武卒极好,与他们同吃同住,有着极大的爱戴,还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教会他们一些具有开创性的作战方法,提高作战能力。这样全军作战素质极高,有着国家的支持,英勇善战的统帅,精密强硬的作战方法等等这样的一切有利条件使的魏武卒成为一把利剑,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

利剑出鞘,天下必惊

在公元前409年,魏文侯决定开始出战,首先对准宿敌秦国。吴起率领魏武卒在向西对秦作战中,吴起数次击败秦军,然后攻占秦国的河西之地,并成为第一任西河郡守,好几次率兵攻打秦军的结果就是:原来属于秦国河西五百里的土地全归魏国所有。但是这样魏武卒被没有停下作战的步伐,休息整顿一番之后,吴起又率领魏武卒攻破秦国的函谷关,把秦国攻打压缩在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秦国不甘失败,决定背水一战,征集全国能人能战之士兵发阴晋与魏国进行决战。

吴起得到消息之后率领五万魏武卒援助阴晋,来一个出其不意绕道秦军后面,来一个出其不意。令秦军没想到的是这些魏武卒作战精明,训练有素,根本没有办法成功,偌大的秦军最后被魏武卒攻打的溃不成军,血流成河,横尸遍野。魏武卒也获得了以五万对五十万成功的战果,消息传出之后,各个国家纷纷向魏国表示诚服。魏国的魏武卒也就从此名声大震。

虽有华丽一现,但终有落寞的谢幕

魏武卒虽然作战强悍,令人闻风丧胆,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消耗太大,对国家的民生和经济都是一个挑战。魏国进入魏惠王之后,魏惠王做不到知人善用,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体制充满了弊端,一味地向外输送人才。结果东败于齐,南辱于楚,西丧于秦。

最后被迫向秦国削地500里,再加上魏国经济萧条也无法供养这样的军队了,经济基础大打折扣。我们都知道魏武卒的核心就是老兵教新兵,但是老兵死去一个新兵实力就下降一分,新兵实力也是参差不齐,就这样魏武卒战力不足。在公元前293年遇到杀神白起,魏武卒死伤殆尽,零零散散,衰败的魏国也没有能力去培养新的魏武卒,就这样一支战力强横的军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结语

其实反观我们来探讨一下,一支强力的军队需要有经济,政治,君主,民生还有优秀统帅的支持。君主如若昏庸,经济萧条,国力衰弱,那么就算是一支神兵强将也无法消耗的起。反观秦国在实行商鞅变法之后,人人争夺军功,尚武精神强烈,在最后魏武卒被白起斩杀。魏武卒由战神吴起创立最后由白起终结,也算是命运使然吧!

1 阅读:143

科技历史说

简介:聊历史,侃科技,每日科普历史,陪您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