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极美的菊花诗词,为何花中偏爱菊?

幸福有味是清欢 2024-09-25 07:35:55

自古以来,菊花便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菊花,清雅高洁,傲霜斗寒,深受世人的喜爱,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绽放出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岑参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都是耳熟能详的佳作名篇。

分享六首菊花诗词,在菊花盛开的时节,感受跨越时空的清雅与高洁。

〔1〕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身处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南宋覆灭后,他隐居山林,终身不仕。

国家破碎,民族危亡,诗人却如同一朵傲立于寒风中的菊花,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百花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盛开,唯有菊花傲立在秋风里,从不与百花争艳。

待到百花凋零之后,菊花立于稀疏的篱笆旁,远离尘嚣,却自得其乐,这份孤高与淡然,自有无穷的趣味与深意。

凌厉的风霜中,菊花即便枯萎而死,依然坚守在枝头,抱紧那清雅的香气,不肯被秋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之中。

菊花常被赋予隐士之风,它不畏严寒,独自绽放于秋风萧瑟之中,这份孤高清逸,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2〕

野人饷菊有感

明·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张煌言是明末清初诗人,以抗清活动而著称。在当时的烽火连天中,诗人留下许多动人心魄的作品,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

战争结束,我站在秋风中,面带笑容欣赏周围美好的景物,乡村的老百姓送给我一束菊花。

你看这菊花的枝茎,虽经历了无数次寒霜的侵袭,却依然傲然挺立,愈发显得苍劲有力。请不要让菊花的花瓣,在风雨中倾斜凋零,失去原有的姿态。

“铁骨”,形容菊花枝干之坚硬,经霜而不折,正是其坚韧精神的写照。“金心”指代菊花的花朵。

诗人以菊自喻,借物抒怀,即便环境恶劣,依然能以乐观的心态笑对世间繁华,这份从容与自信,正是他坚贞不屈精神的体现。

〔3〕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清晨时分,初降的寒霜悄无声息地降临,轻轻覆盖在屋檐的青瓦之上。

那些曾经绿意盎然的芭蕉叶,经受不住秋霜的侵袭,此刻已经折断,池塘中的荷花早已凋零,只剩下残败的荷叶倾斜在水面,一片凄凉。

唯有篱笆旁的菊花,以它的坚韧与傲骨,勇敢地迎接寒霜。金黄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高自守的心。菊花的耐寒、高洁,正是诗人自身品质的写照。

〔4〕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这首诗气魄恢宏,笔势刚劲,他以菊花自比,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寄托于菊花之上。

等到秋高气爽的九月,菊花怒放,而百花都已经黯然失色,凋零殆尽。

菊花浓郁的香气,直冲云霄,弥漫了整个长安城。风吹花瓣,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黄巢在另一首《题菊花》中,表达了自己宏伟的抱负:“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假若有朝一日成为青帝,一定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黄巢笔下的菊花,有一种豪迈的气魄,迸发出石破天惊、震古烁今的气势。

〔5〕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风起,万物开始凋零之际,菊花以一种傲然的姿态,绽放枝头。

庭院里,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繁茂的景象,就像是东晋陶渊明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

诗人绕着篱笆缓缓行走,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盛开的菊花,浑然不觉,太阳已经渐渐西沉。

诗人强调,在百花中,自己并不是特别偏爱菊花,只是因为在萧瑟的秋季,菊花开过之后,就再没有别的花可以观赏了。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以自己不屈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6〕

书事

清·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盘跚,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黄花偏耐苦中看。

黄宗羲,字太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

秋日雨后初晴,脚下的泥路依旧湿滑,诗人步履蹒跚地前行。耳边松涛阵阵,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使人感到凉透骨髓。

不要怨恨西风的凛冽与寒冷,你看那菊花,依然在寒风中傲然绽放,散发出独特的芬芳,显得十分好看。

诗人托物言志,借菊花不畏艰苦,迎风怒放的壮丽景象,表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保持高洁,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



0 阅读:40

幸福有味是清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