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
在商务部最新发布的管制公告之中,这一行字引起了许多媒体和百姓的关注。而更多的企业更是清楚的明白,我们这一次是来真的了。
就在商务部发此次公告的前一天,美国才刚刚通过了禁止对华出口芯片的禁令。所以不少人也说此次管控是对美的“反击”,可这一次反击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1000多个武器系统、20000多个零部件,甚至在核导弹之中都依赖中国出口的这些关键矿产。
这些数据都意味着:中国这一拳,实实在在的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之上。
商务部突发消息:管控关键矿物出口
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发布公告,对外宣称将对镓、锗、锑、石墨等关键矿物的对美出口施加严格管控。
公告中措辞强硬,明确指出,这些双用途物项将被禁止出口至任何具有军事用途或提供给美国军事用户的场景,违规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这一消息一经发出,全球供应链的敏感神经瞬间被拨动,市场迅速感知到了背后隐藏的更大博弈。
这一行动的目标显而易见:打击美国高度依赖的战略资源供应链。镓、锗、锑,这些平日里鲜为人知的金属,常年隐藏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中,却是制造尖端科技和武器系统的关键所在。
它们在制造导弹、航空电子设备、红外探测器以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几乎不可替代,甚至直接影响到核武器的研发和现代化战争工具的性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相关领域的生产链条,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之高令人咋舌:锑供应链中87%离不开中国,镓和锗的供应链依赖比例也接近这个数字。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影响,军事工业的潜在震荡更加令人不安。根据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的分析,美国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都会因中国的出口禁令而受到波及。
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以及“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等核心装备,离不开这些关键材料。
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同样无法独善其身——一条条供应链如同复杂的毛细血管,突然被掐断,势必引发全身性供给失衡。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一出口禁令并非漫无目的的限制,而是一场经过精心设计的“外科手术式”反击。
表面是制裁,实则是“反击”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刚刚出台新一轮对华芯片出口禁令,涉及140家中国实体。
仅仅一天之后,中国商务部便迅速推出这一全面管制法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让人感到这并不是仓促的决定,而是早已布置好的战略布局。
禁令中甚至罕见地强调了“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在法律层面释放了清晰的威慑信号。
在此之前,美国的出口管制和对华技术封锁往往是一边倒的“治外法权”,美方对全球技术流动的掌控几乎没有对手。
而中国这一宣布,似乎是第一次让美方感受到何为“对等反制”。国际媒体反应迅速,《金融时报》形容中国这次反击为“异常迅速”,认为中国已经准备好通过强硬手段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
《南华早报》则注意到,这一政策的背后,早已折射出中国对美贸易政策的深层次不满。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迅速传来了对禁令的评估与担忧。
美国自身评估,形式不容乐观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中国是美国镓和锗的最大来源国,分别供应美国54%和53%的相关需求。而美国早在1987年便停止了国内镓的开采,完全依赖进口。
在过去,美国的镓供应链还可以从日本、德国等国分散获得部分支持,但中国的禁令可能直接压缩全球供给量,将整个市场推入混乱的边缘。
更棘手的是,资源问题并非“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开采、提炼这些矿物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需要稳定而廉价的能源供应和完整的产业链支持,而这些恰恰是美国目前最薄弱的环节。
面对中国这一精准的“掐脖子”动作,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的报告充满了焦虑:即使美国在短期内有储备,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更为严重的是,资源问题不只是矿石的缺乏那么简单,它背后连接的是工业能力和能源供应。
提炼镓、锗、锑等稀有金属是一项极其耗能的工作,而美国的能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支持这种密集型产业。
对比之下,中国凭借全球最高的发电量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可以大规模、高效率地进行矿物提炼和生产,而美国却面临着能源成本高昂、基础设施老化的多重困境。
就连那些尝试在美国本土重新建立锂矿或石墨加工厂的项目,也面临着资金不足、审批繁琐、劳动力昂贵的问题,短时间内几乎无法成气候。
于是这种焦虑近些年在不断扩散。美国政府高层和军工企业都清楚,恢复矿物自主供应不是一个简单的按钮式决定,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从矿产开采到提炼技术,从产业链建设到能源供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和巨大的投入。然而时间并不站在美国这一边。
中美贸易战的阴影笼罩之下,美国国内也开始显现出对“脱钩战略”更大的质疑声。
毕竟,面对数十年来产业链全球化的深度绑定,重新构建一个完全独立的供应体系无异于逆水行舟。
资源的缺失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短缺,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被动。
戈维尼在报告中提出警告,即便美国短期内能够依靠库存“续命”,长期来看,对这些矿物的需求将不断攀升,而供应问题却愈加复杂。
更何况,在军事工业之外,美国的民用科技、新能源、航天航空等领域同样高度依赖这些关键原料。资源供应链的震荡正在逐步波及整个经济体系,这种危机感在美国国内的行业报告和媒体舆论中被反复放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焦虑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或军事问题,而是从供应链到产业结构的一场全方位危机!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4-12-17 《涉2万多个零部件!“中国对美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武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