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山水画赏析:泼彩泼墨,黄山情深。

孤丝阅览生活 2025-02-13 16:26:39

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粟,江苏常州之杰出画家,美术界之泰斗也。其画艺精湛,尤善山水,泼彩泼墨间,尽显黄山之秀美壮丽,令人叹为观止。今略陈鄙见,以赏其画之精妙。

观刘海粟之山水画,如入仙境,缥缈空灵,令人心旷神怡。其笔下黄山,或云雾缭绕,或奇峰怪石,皆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刘海粟以泼彩泼墨之法,挥洒自如,将黄山之变幻无穷、气象万千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色彩绚丽而不失沉稳,墨色浓郁而不失灵动,真乃画坛之奇才也。

泼彩之法,自古有之,然刘海粟用之,则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彼以米氏云山为粉本,驾驭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白粉诸色,以色当墨,以色写心。其笔触虽小,却以“落茄点”之法作色点,色墨浓郁,而未尝率性“泼”之。然其于笔墨苍雄之水墨底子上,大胆泼施诸多色彩,钴蓝、石青、石绿、朱磦、赭石等色相互漫漶,使得色墨交融,斑斓迷幻,与线条勾勒之坚韧劲健形成强烈对比,审美上则墨彩纷飞,郁勃多变,奇幻苍茫,陆离幽深,如梦似幻。

泼墨之法,刘海粟亦用得炉火纯青。其以焦墨线条画出几大块,分好色彩之区域,然后倒上重色,浅处则待纸有几成干后,再以小盂调好色朝画上倒,另以清水破之,使色彩散开并吃进纸去。在健笔疏导之过程中,让色块向山之自然形态靠拢,泼墨与泼彩相融,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刘海粟之黄山画作,尤为世人所称道。彼十上黄山,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其笔下黄山,或巍峨挺拔,或秀美温婉,皆得黄山之神韵。如《黄山图》,作于1956年,彼以纵横奇肆之笔触,呈现黄山之苍劲雄浑。又如《黄山天下无》,作于1988年,刘海粟时已九十三岁高龄,然其笔力犹健,泼墨泼彩间,尽显黄山之神奇变化。此画视觉效果主要源于雄酣之泼墨所构成之基础,既凝重深邃,又恍惚多变。泼写之石青面积甚大,与深沉之山体形成强烈对比,右下角之山石上略为泼加石绿,白粉在云雾上之提亮运用亦恰到好处。与刘海粟以前色彩复杂之泼彩黄山不同,此作较为单纯之泼彩反而凸显了画面之神奇。

刘海粟之泼彩泼墨山水,不仅展现了黄山之自然之美,更融入了其对世界之深刻感悟。彼强调意境之营造与笔墨之高质量要求,巧妙地将骨法用笔与随类赋采相融合,将青绿山水与水墨写意艺术完美结合。同时,彼运用线造型与泼墨泼彩之表现手法,以线为骨,泼墨泼彩为肉,创作出既富有意境又充满艺术张力之作品。其笔墨运用独具匠心,既服务于造型,进而衍生出独立之审美价值。通过山石、树木等具象之描绘,其笔墨展现了深邃之艺术内涵,成为其绘画风格之核心特征,巧妙融合了东西方绘画之精髓。

刘海粟之黄山画作,亦见证了其艺术风格之演变。彼早年曾两次渡日,两次旅欧,深受欧洲绘画之影响。其在创作中尝试融入印象派之技法,并结合传统中国画之干湿笔法,呈现出印象派之光影效果。此后,彼三次登上黄山,留下诸多珍贵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刘海粟与黄山之不解之缘,更彰显了其独特之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历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次中风之重创后,刘海粟以惊人之毅力迅速康复,并投身于绘画与书法之苦练之中,深思熟虑地探寻艺术创新之路。彼依托早年六上黄山所积累之丰富素材,以生动之笔触忆写黄山之美。正是在那段充满挑战之岁月里,彼探索并磨炼出了泼墨、泼彩等新颖之绘画技法。

观刘海粟之山水画作,泼彩泼墨间尽显黄山之情深。彼以精湛之画艺、独特之风格、深刻之感悟,将黄山之秀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世人留下诸多珍贵之艺术瑰宝。其画作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引人深思,真乃画坛之巨擘也。

0 阅读:0
孤丝阅览生活

孤丝阅览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