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工服务故事|学《社区矫正法》之未成年人矫治有感

佛山博睿社工 2024-06-21 17:25:27

当今社会,司法社工以其专业的素养和人文关怀,在法治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致力于协助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更在细微之处展现温暖与关怀,用爱心和耐心为涉案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助力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开启新生活。

博睿驻桂城司法所司法社工

作者:郭秀欣

202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实施,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工作的社区矫正社工,学习贯彻《社区矫正法》最让我触动的是“第七章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特别规定”,多年的社区矫正工作,本人管理过多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看着这些花季少年将自己的花季变为花祭,内心所受的触动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社区矫正法》让我觉得对未成年对象的社区矫正让我们不再等待、不再观望,我们能真正让少年脱离司法体系,回归社会。

多年的工作中,我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陈某的印象尤为深刻,17岁的男孩,办理入矫手续的时候就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话少、眼神回避,看了判决书,很难将他和抢劫罪联系在一起,被判处十八个月的缓刑。同其他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在监管过程中慢慢显现不同,陈某从刚刚入矫就表现出很强的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丝毫不加掩饰,入矫后仅三个月,陈某就在全区的教育大会上故意迟到,故意离开管辖范围,而对工作人员的质询,承认违规也很坦然,面对警告处罚后可能会收监,也不在意,仿佛是要故意为之。三个月的家访,我和同事们了解到了一些情况,陈某,初中即辍学,没有工作,日常生活日夜颠倒,每天凌晨6点睡觉,中午12点多起床。这样的生活方式必然导致了他全区的教育大会上迟到。

>>陈某参加主题为《论语》交友之道的教育学习活动

作为社工,我不能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我和同事们在对陈某的制定矫正方案的时候,想到的是从陈某的社会需求来引导他,陈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相比很多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都是单亲家庭,他的家庭环境相对要好,一个未成年人问题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家庭的问题。我们的矫治就从家庭为切入口:我们了解到虽然陈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其父母不擅长沟通,经常吵架,关系紧张,但是父母两人都很在意陈某,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爱陈某,父母的紧张关系对陈某某反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陈某的父亲脾气暴躁,不善于与妻子和儿子沟通,常常使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与亲人沟通,导致陈某认为父亲不爱他,对父亲的认知产生偏差,陈某的母亲只会在对陈某在金钱方面关心多于情感沟通。

>>通过引入微景观创作,开展心理谈话,梳理陈某及其父母的亲子关系

在矫正过程中,我们司法社工确定了运用家庭的亲情力量的手法,促使社区矫正对象的情感回归。一方面运用心理谈话、沙盘的方式缓解陈某父母的矛盾对其产生的影响,引导陈某某分析父母亲各自的优缺点,学会换位思考父母亲的感受,消除怨恨。另一方面,分别向陈某父母传达陈某的内心想法,手把手地教其父母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改变对陈某的态度,赢得儿子尊重。

经过四个月密集心理介入,陈某的家庭关系趋向平稳后,陈某开始能够主动参与社区矫正的教育活动,自觉地遵守、执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

在矫正期中期,我们又多次为其调整矫正方案,运用优势视角,发掘其闪光点,引导陈某由被动接受自己,改为主动为自己负责任,我们开始教授他一些简单的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与技巧,让他用在生活中与家人的良好沟通,彼此之间互相理解、接纳、支持。

>>组织陈某参加职业礼仪技能培训

在经历一年多的矫正教育后,陈某在自我修养和自我调节上已经更趋向一名正常积极的成年人,重塑健康人格后的陈某在矫正后期开始积极的想要回归社会、承担责任、自食其力,我们配合陈某的这一心理需求,鼓励陈某利用自身形象佳,年轻,学习能力强等优势,帮助他寻找合适工作。同时也为他单独辅导就业培训,最终陈某在解除矫正的同时也顺利的得到了一家大企业的认可,成为了该企业的一名销售。

《社区矫正法》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门立法,这部法律的制定切实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特别是对未成年对象的矫正条款,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社区矫正是以法正人心、以德润少年!

专栏简介

“服务故事”专栏,致力于呈现博睿社工各领域的真实案例与深度观察。这里,我们记录社工们在日常工作中的点滴付出,展现社工如何以专业与智慧,为服务对象点亮心灯。这里,您将看到社工们总能以细腻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找到问题解决的钥匙。这里,我们将一同见证社工们的服务故事,感受他们如何用服务诠释专业,用专业服务社会。

0 阅读:1

佛山博睿社工

简介:邀您一同传承博爱,传达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