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现在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的,吃了会致癌。”陈阿姨在和跳广场舞的姐妹们闲聊时,听到了这样的说法。一开始,她还将信将疑,但看着微信群里不断转发的“转基因致癌”文章,她心里越来越害怕,最后干脆把家里剩的大半桶大豆油扔了。近年来,关于转基因食用油致癌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造成了不少恐慌情绪。那么,转基因大豆油到底有没有害?真的会致癌吗?
一、转基因大豆油:全球广泛使用与严格监管
1. 转基因大豆的广泛使用
据2021年全球转基因大豆消费数据统计,欧盟进口超过1300万吨转基因大豆,占到了大豆总消费量的80%以上;美国国内消费的转基因大豆超过6000万吨;而我国进口的9651.8万吨大豆中,大部分也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2. 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
农民日报曾刊文辟谣,指出所有市面上获批的转基因大豆及制品都经过了严格的食品安全评估,其安全性与非转基因大豆油相当。转基因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经历了严格的科学评估和监管程序。各国的食品安全机构,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中国的农业农村部等,都对转基因作物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无害。
3. 长期食用的安全性
大豆油作为世界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消费人群非常庞大,包括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食用历史已长达20多年。这些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对转基因大豆油的安全性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油与非转基因大豆油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4. 转基因食品的普遍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育种学家戴景瑞曾指出,如今的中国人有80%到90%以上吃过转基因食品。在中国20多年进口大豆的历史中,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即使你没有直接吃过转基因大豆,也肯定吃过用转基因大豆饲养的牲畜、加工制品以及餐馆用转基因大豆炒的菜。
5. 转基因大豆的去向
有人疑惑,为什么很少在超市看到转基因大豆制品,这些进口转基因大豆都去哪了?实际上,我国进口的大豆约60%到70%会制成饲料,少部分会进一步加工成其他食品。一般餐馆、食堂的转基因大豆油使用率比较高。因此,即使你没有直接购买转基因大豆油,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费了转基因大豆制品。
二、最不健康的食用油,是大豆油吗?
1. 大豆油的营养成分
要说不健康的食用油,大豆油应该排不上号。大豆中最丰富的成分是脂肪酸亚油酸,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其中还不乏明星成分α-亚麻酸。此外,大豆油还含有磷脂、胡萝卜素、维生素E、甾醇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因此,从营养角度来看,大豆油并不是最差的油。
2. 食用油的区别
不同食用油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料上的不同,不同原材料加工出来的食油风味会有差别,同时也划分出不同的用途;二是所含成分上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脂肪酸成分和比例不一样。例如,植物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
3.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
有人说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更好,应该多吃植物油。对此,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少伟表示,虽然从成分功能上来说,饱和脂肪酸不利于人体健康,长期摄入会诱发某些慢性疾病,不饱和脂肪酸更适合人体摄入,但并不是说不饱和脂肪酸就好,过度摄入也会产生一些慢性危害。总的来说,不同脂肪酸没有优劣之分,适量摄入都有益于人体健康。
4. 食用油的选择建议
食用油也一样,无优劣之分,几乎每种油都含有这些脂肪酸,只是比例不同。因此,选用食用油一定不要只特定某一种油,最好不同的油换着吃,合理搭配,才是最好的。
三、这3种油或致癌,尽量少吃或不吃
1. 反复煎炸的油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提醒,有些家庭喜欢重复利用食用油,觉得就自家人,复炸几次没所谓。然而,反复煎炸的油会产生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致癌物,尤其是长期食用,会有一定的健康隐患。而且复用多次的油还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 小作坊的“自榨油”
喜欢去市场购买自榨油的家庭要注意了,虽然这种油吃起来香,但小作坊榨油过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原材料变质、生产环境很差,机器无法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食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增加患癌风险。
3. 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过保质期就可以继续用,然而食用油开封后如果长期没用完,即使没过保质期,也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密封存储不当,还可能导致油脂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专家建议开封超3个月没用完,也不要继续吃了。
4. 每日食用油的标准用量
另外,每日食用油也有标准食用量,摄入量控制在25克到30克为宜。而且要避免重复利用,平常买油可以轮着买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营养更均衡,对健康也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