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融资”谈判陷僵局,全球气候治理困境何解?

碳碳实时 2024-11-22 02:55:4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已进入关键的第二周。大会主席团表示,谈判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在气候融资等几个关键问题上陷入僵局,距离就新的气候融资方案达成一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29首周谈判在多重挑战中展开,各方在碳交易规则、气候资金和适应目标等关键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整体步伐缓慢。

本次大会上,各方最关注的议题还是气候资金问题,即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向气候适应型未来转型,各方正就NCQG展开谈判,以期在2009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捐资1000亿美元”基础上,制定全球2025年后的气候融资目标,并就资金机制相关安排达成共识。

在 COP29 会议中,关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国际“气候融资”,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或广泛共识。

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融资因夸大数字、透明度不足及资金流向“可疑”用途而饱受批评,根源在于缺乏对“气候融资”统一定义。多数气候融资来自发达国家的援助预算,主要是西欧、美国和日本,各国依据自身标准评估“气候融资”,常遭民间团体和发展中国家质疑。尽管大部分资金确用于正当用途,但分析现有数据发现,一些国家报告的资金竟流向化石燃料或机场等领域。一些捐助资金可能从未实际使用,利用“气候融资”投机取巧的案例不在少数。

非官方定义(如联合国财务常设委员会和经合组织提供的解释)普遍认为,气候融资应用于支持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活动。然而,具体计算哪些类型的融资尚存争议。各国决定1000亿美元目标将涵盖“多种来源”,包括公共资金、多边开发银行的支持,以及通过公共支出撬动的私人投资,但这些广泛类别中哪些活动和融资符合标准,仍存在不同解读空间。

根据气候融资问题独立高级别专家组2022年的报告,2025年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每年将需要约1万亿美元,2030年前每年将需要约2.4万亿美元,才能实现其气候融资目标。

新的NCQG,能否在巴库COP29气候大会上获得批准还是未知数。

在接受央视连线采访时,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李政教授表示,“整体基调上各国对气候影响的风险和气候资金的缺口的认识具有高度共识,如果此次谈判失败,将严重挫伤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特别是在美国大选结果揭晓的背景之下,因此各国代表都在积极和建设性参与谈判,也希望发达国家拿出建设性的态度出来,以身作则,带头把气候资金的问题解决好。如果万一谈不成,就要延迟到COP30再继续谈。”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则指出,气候资金谈判达成共识的关键是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第九条要求,作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的承诺,并达到相应承诺数额。

刘振民表示,大会第一周进展有限,现在谈判还在进行,交锋激烈。刘振民强调,各国应逐步认识到包括资金等关键议题在COP29达成协议,不仅影响到本届大会的成败,而且影响到《巴黎协定》下多边合作进程的方向。

COP29目前已进入“政治周”。有关国家的部长和高级官员在谈判桌接手最终文本的谈判。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敦促部长们加快讨论速度,展现勇气,达成一项公平且雄心勃勃的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19日表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已向COP29的谈判代表发出明确信息,即各缔约方在离开巴库前,一定要达成新的融资目标,这符合每个国家的利益。斯蒂尔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敦促各方代表集中精力推动解决核心问题,加速敲定新的气候融资协议,以弥补气候变化所致损失,助推清洁能源转型。

随着气候融资议题频频遇阻,COP29“拖堂”或许会成为大概率事件。新兴经济体在能源转型与发展权之间的博弈难解。再加上极端天气频发,各国短期应对压力加剧,气候目标长期约束力被削弱。气候治理困境的根源在于信任赤字和责任分摊的僵局,而技术创新、资金分配与全球协作的低效,让问题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COP29或难以打破惯性,只能为COP30积累更多“难题清单”。

0 阅读:0

碳碳实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