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迎来“开门红。
一季度,各项宏观政策更加给力、靠前发力,带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GDP同比增长5.4%,好于2024年全年水平5%。经济取得良好开局,展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大、韧性强。
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GDP表现优于预期且超全年目标增速,二季度经济有望延续回升向好势头。持续积极的政策将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和提振市场信心。4月政治局会议有望提出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并给出增量政策引导。
经济增长动能强劲
2025年一季度以来,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推动生产供给加快恢复,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东莞证券分析师费小平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同时也为全年实现5%的经济增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进、外需保持较强韧性等带动,一季度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动能,GDP同比增速达到5.4%,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其中,内需全面发力,成为推动经济实现“开门红”的主要动力,同时出口也保持了较快的正增长。
政策加力扩围。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良好开局。主要受出口继续畅旺、政策加力扩围以及市场信心活力有所提升等因素支撑。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一季度实际GDP增长5.4%,持平上季,环比增速高于近5年中位数,主要支撑来自关税政策摇摆“抢出口”、国内刺激政策对冲以及春节前置等因素。
“关税日”后,市场对逆周期政策力度的预期有所升温,一季度较强的经济数据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东方证券认为,对冲出口下行压力的政策势在必行,不会因为一季度冲击尚未显现而转变。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4月起外部不确定性上升,预计或对经济带来一定下行压力,关注4月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定调。
看好年内消费表现
数据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比前值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至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王青表示,在耐用消费品换新政策扩围加力下,一季度商品消费增速持续加快;一季度财政稳增长靠前发力,基建投资提速;大规模设备更新继续推动制造业投资处于较高水平;在楼市延续回稳、房企资金来源改善等带动下,一季度房地产投资降幅也有所收窄。
3月工业生产增长显著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费小平表示,工业增长受到政策的高度重视,一季度工信部在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中多次指出,要“坚决扛起工业稳增长的政治责任”,在工业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工业生产景气度提升显著。
3月消费表现超出预期,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均有改善。温彬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促消费将成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落实现有的各项政策之外,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并将其纳入服务消费等增量政策,也已进入决策视野。随着各项促消费措施逐步发力和显效,消费增长动能有望继续改善。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大幅提升了年内消费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后续政策加码仍需重视对居民增收减负的支持力度,持续看好年内消费表现。
促消费进程尚未结束。东方证券表示,一方面,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增长4.9%,好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增长4.7%,是连续8个季度支出增速跑赢收入增速后首次逆转,可能意味着财富效应的影响逐步消化,收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有边际改善。另一方面,全国“以旧换新”与各地促消费举措仍在密集推进,政策层面促进消费的进程尚未结束。
增量政策或再加码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展望后市,中国银河证券表示,二季度基本面在出口扰动下依然承压,CPI、PPL、企业中长期信贷、工业产销率等指标也反映了当下内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月政治局会议有望提出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并给出增量政策引导。
稳经济方面,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预计,接下来很可能遵循“两步走”的思路:
第一步,拓外贸、财政发债前置。拓外贸上,“稳外贸”的战略方向在于非美贸易的拓展。在美国最新的关税豁免、暂缓90天关税的窗口期内,非美贸易市场存在较大迂回空间,这对于缓解出口压力有非常直接的作用。
财政发债前置上,包括今年一季度经济的“开门红”,也离不开2024年下半年财政加力带来的滞后效应,政策的“接续”重要性凸显。今年二季度可能会迎来政府债发行的“高峰期”。同时,这也需要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的协同配合,预计这些都将构成4月政治局会议的主线。
第二步,增量政策的再加码。年中择机加码的增量政策可能包括:着力应对外部冲击下的就业风险,年中追加超长期特别国债以进一步支持“两新”,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等,7月政治局会议可能是年中增量政策出台的重要窗口。
二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进一步提高。王青预计,接下来扩内需会显著加力,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核心将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通过降息降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以及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