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和妻子退休后杳无音信,10年后重病现身医院,却说无怨无悔

艾薇历史 2025-01-17 16:23:36

外交官和妻子退休后杳无音信,10年后重病现身医院,却说无怨无悔

2014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北京某三甲医院的高干病房外围满了人。病房里躺着一位满头白发、面容憔悴的老人,他的衣着朴素得与这间高干病房格格不入。探望的人群中传来阵阵议论:"这不是原来外交部的朱处长吗?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听说他和老伴十年前忽然消失了,连亲生女儿都不知道去向。"更令人不解的是,当被问及这十年去了哪里时,这对曾经风光无限的老夫妻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选择离开繁华的北京,又为何会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荣耀岁月

1965年的春天,贵州大学英语系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这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名叫朱敏才的青年,因为优异的成绩被商务部选中,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外交人才储备。

那个年代,国家正处在百废待兴的时期,一个会说英语的年轻人,就像是一颗珍珠,格外珍贵。朱敏才从贵州来到北京,住进了当时极为稀罕的干部宿舍,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在商务部的第一个任务,就让朱敏才接触到了国际贸易谈判。那是一笔关于棉花进口的生意,对方是英国商人。谈判桌上,这位来自贵州山区的年轻人,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敏锐的思维,成功为国家争取到了更优惠的条件。

1968年,朱敏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被派往坦桑尼亚,担任中国援非项目的翻译官。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样在海外工作的英语老师孙丽娜。

孙丽娜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高材生,在新中国第一批英语教师的队伍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个。两人在异国他乡相识、相知,最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随后的岁月里,朱敏才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尼泊尔,他参与了中尼贸易协定的谈判;在加拿大,他见证了中加建交后的第一批贸易合同签署。每到一处,他都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外交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

1980年,朱敏才升任商务部处长,成为了主管国际贸易的重要官员。在他的办公室里,曾经经手过价值数亿美元的贸易合同。那时的朱敏才,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场所,是标准的外交官形象。

而他的妻子孙丽娜,也在教育战线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她编写的英语教材,被多所学校采用。她培养的学生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知名的外语人才。在北京的教育界,孙老师是响当当的名字。

夫妻俩在北京西城区有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家具都是上等的红木。朱敏才喜欢收藏钢笔,书房里整整两个柜子都是各国进口的名贵钢笔。孙丽娜则喜欢插花,经常去花市挑选新鲜的花束,装点这个温馨的家。

到了退休年龄时,两人都已是正处级干部。按照规定,他们每月都能领到可观的退休金。再加上多年的积蓄,完全可以过上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

1998年的一天,朱敏才接到了最后一个外事任务——接待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朋友。这位朋友是当年在加拿大签订第一批贸易合同时认识的。酒过三巡,老朋友感叹道:"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变化真大啊!可是有些地方,还需要像你们这样的人去建设。"

这句看似普通的感叹,却在朱敏才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最终改变了这对夫妻的人生轨迹。

惊人决定

2008年6月的一天,北京西城区的一间书房里,朱敏才正在翻阅当天的报纸。一篇名为《一个老师的学校,他撑了6年》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报道中讲述的是贵州尖山苗寨的故事,那里海拔1300多米,只有70户人家,却有一位叫李云贵的老师坚守了6年。

"这不就是我的家乡吗?"朱敏才拿着报纸走进了客厅。他的妻子孙丽娜正在整理一摞英语教材,准备送给街道上的图书馆。

当天晚上,夫妻俩围着餐桌,反复读着这篇报道。报纸上的照片显示,尖山苗寨的学校是村民们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全村70户人家,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搬运了7000多斤石头,才建起了这所简陋的学校。

更让人震撼的是,李云贵老师在前三年每月只有100元工资,后三年增加到200元。由于没有教师编制,他的身份一直很尴尬。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却坚持了6年,守护着山里孩子们的求学梦。

"我们回去吧。"孙丽娜突然开口说道。这句话让朱敏才一愣,但很快就明白了妻子的意思。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开始着手准备回乡支教的事宜。

消息传开后,亲朋好友纷纷劝阻。有人说:"你们这是何必呢?好好在北京享清福不好吗?"也有人说:"山区条件艰苦,你们年纪都大了,受不了的。"

但夫妻俩的决心已定。朱敏才把存折和房产证交给女儿时说:"爸妈这一走,可能就不回来了。"女儿听后扭过头去,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临行前的一个星期,孙丽娜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只留下了一些必需品和教学用的书籍。朱敏才的那些心爱的钢笔,也都换成了现金。

他们给女儿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这辈子享受了国家太多的福利,现在是该回报的时候了。"

2008年6月底,朱敏才和孙丽娜带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南下的火车。车厢里,两人的行李箱里装满了药品。这些都是老两口平时积攒下来的,以备山区生活之需。

从北京到贵州,要坐将近30个小时的火车。当年风光无限的外交官夫妇,如今却选择了最普通的硬座。列车员认出了朱敏才,好意要给他们换成软卧,却被婉言谢绝了。

"既然选择了回乡支教,就要像普通老师一样生活。"这是朱敏才给出的理由。

到了贵州省会贵阳,还要转乘长途汽车到县城,再换乡村班车到苗寨。整个行程走下来,足足用了三天时间。当他们终于到达尖山苗寨时,天已经黑了。

李云贵老师得知消息,提着煤油灯来接他们。灯光照亮了蜿蜒的山路,也照亮了这对老夫妻义无反顾的前路。就这样,一对本可以在北京安享晚年的退休干部,开始了他们人生的新篇章。

山区求索

贵州尖山苗寨的第一个清晨,朱敏才和孙丽娜就见识到了山区学校的艰苦。一间17平方米的土坯房,就是他们的新家。房间后面是一个简陋的旱厕,散发着阵阵异味。房间里只有一张木板床,一个旧桌子,连个像样的衣柜都没有。

但更让他们揪心的是学校的情况。石头垒起的教室墙上布满裂缝,风雨天时雨水顺着墙缝流进来,学生们只能端着课本躲避。教室里连黑板都没有,李云贵老师用木炭在墙上画了一块黑板。

第一天上课时,朱敏才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学生们几乎都带着一根木棍来上学。原来这些木棍不仅是孩子们走山路时的拐杖,更是防止野狗袭击的武器。但这些木棍经常成为课间打闹的工具,险些闹出人命。

面对这种情况,朱敏才想出了一个妙招。他宣布要教学生们一套"打狗棍法",实际上是把这些木棍变成了体育器械。每天早上,操场上都能看到朱敏才带着学生们挥舞木棍做操,动作整齐划一,煞是好看。

孙丽娜则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山里的孩子们不会说普通话,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她决定把音乐课和语文课结合起来。每天早上,她都要带着全校学生唱"我的祖国",一句一句地教,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唱歌,还让他们在歌声中学会了标准的普通话。

为了让课堂更有趣,朱敏才把自己当外交官时的见闻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坦桑尼亚的大象、加拿大的枫叶、尼泊尔的雪山,这些遥远的风景通过他的讲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有一次,一个叫小芳的女孩问道:"朱老师,您说的那些地方真的存在吗?"朱敏才立即回家翻出了自己珍藏的护照,上面盖满了各国的签证章,给孩子们看。从那以后,"走出大山,看看世界"成了孩子们的梦想。

为了改善学习条件,夫妻俩把退休金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学校上。他们买来了真正的黑板,添置了课桌椅,还专门从北京托人带来了一台旧电视机,让孩子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一到周末,朱敏才就带着学生们去后山搬石头,修补教室的墙缝。孙丽娜则带着女学生们种菜,把学校荒废的空地变成了一片小菜园。

最难熬的是冬天。山里温度低,没有取暖设备,教室里冷得像冰窖。朱敏才想出了边跳边读课文的办法,让学生们一边活动一边学习。他说这是在国外学来的"情景教学法",其实是为了让孩子们暖和起来。

就这样,在这个海拔1300多米的山村里,一对来自北京的老夫妻,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这所山村小学。他们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他们懂得如何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最初的十几个学生,到后来全村适龄儿童都来上学,尖山苗寨的教育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默默奉献

2010年的一个冬天,朱敏才的风湿病突然严重发作。山区潮湿寒冷的天气,让他的双膝疼痛难忍。村里的老人劝他回北京治疗,他却只是笑着说:"不碍事,贵州也有医院。"

一天夜里,疼痛难耐的朱敏才爬起来想去厕所,不慎摔倒在地。孙丽娜连忙扶他起来,发现丈夫的裤子已经破得不成样子。原来为了省钱给学校添置教具,朱敏才连换洗衣服都舍不得买。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村里。第二天,就有村民送来了一条新裤子。朱敏才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这裤子还能穿。"后来村民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先生把每月的退休金都用来给学校添置设备了。

2011年春天,一位来自省城的记者偶然得知了尖山苗寨的故事,专程来学校采访。当记者看到朱敏才夫妇的居住环境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17平米的房间里,除了一张木板床,就是堆满教材的桌子。

这篇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朱敏才的老同事们这才知道,当年那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如今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

很快,援助开始纷至沓来。但朱敏才和孙丽娜有一个原则:凡是给他们个人的钱物,一律谢绝;凡是给学校的捐助,都详细记录在账本上。

当地教育局提出要给他们安排编制和工资,被他们婉言谢绝。朱敏才说:"我们已经有退休金了,编制和工资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2012年,一家电视台来学校拍纪录片。摄制组准备给朱敏才化妆时,发现他的衣服上打满了补丁。导演提议换件新衣服拍摄,朱敏才却说:"就这样拍吧,这才是真实的我们。"

那一年,孙丽娜的眼睛因为长期在光线不足的教室里教书,视力急剧下降。医生建议她回北京治疗,她却说:"等放暑假再说。"

夫妻俩的事迹传开后,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越来越多。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拿一分钱工资,不占用任何教育资源,一切都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有人问他们:"你们这是何必呢?"朱敏才总是说:"我们不过是在回报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培养。"

2013年,一位从尖山苗寨考上大学的学生回来看望他们。这个学生说:"要不是朱老师教我们英语,要不是孙老师教我们普通话,我可能永远走不出大山。"

就这样,这对夫妻在大山里默默奉献,直到2014年朱敏才因病住院。即使在病床上,他还在惦记着山里的孩子们:"开学了,新来的老师不知道适应得怎么样?"

生命最后的馈赠

2022年春天,81岁的朱敏才因脑溢血被送进了北京的医院。病房里,插着呼吸管的老人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字。

医院的走廊上挤满了前来探望的人。有他曾经的外交部同事,有从贵州赶来的学生,还有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竟有五位不同学校的校长都自称是朱敏才的"儿子",争着要照顾这位老人。

原来,这些校长都是当年尖山苗寨的学生。他们说,要不是朱老师和孙老师,他们可能这辈子都走不出大山。如今他们都成了教育工作者,是为了完成朱老师的心愿。

一位姓杨的校长带来了一本厚厚的相册。相册里记录着朱敏才夫妇在山区的点点滴滴:板凳当课桌的教室、油灯下批改作业的背影、带领学生修缮校舍的情景......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病房里,朱敏才用微弱的力气写下了自己最后的心愿:他要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旁边的医生感叹道:"这是我行医这么多年,见过的第一位要求把遗体捐给医学的老人。"

孙丽娜对此并不意外。她说,早在2008年决定去山区支教时,丈夫就说过,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社会。既然活着的时候为教育事业奋斗,死后也要为医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消息传开后,贵州尖山苗寨的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祈福活动。他们按照苗族的传统,在学校的操场上点燃篝火,跳起祈福舞。学生们则用朱老师教的英语,在黑板上写下:"Get well soon, our dear teacher!"(早日康复,亲爱的老师!)

2022年4月,朱敏才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愿,遗体被送往医学院。在他生前最后写下的字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我的一生无怨无悔。"

葬礼上,来自尖山苗寨的学生抬着一面特制的锦旗。锦旗上写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当年朱敏才最爱说的一句话,如今成了学生们对老师最后的告别。

孙丽娜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旧皮夹。皮夹里除了几张发黄的照片,就只有一张泛黄的字条。那是他们刚到尖山苗寨时写下的一句话:一个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更要为他人。

2023年,尖山苗寨的新教学楼落成了。在教学楼前,竖立着一座朱敏才夫妇的铜像。铜像不高,就像他们生前一样朴实无华。每天清晨,都会有学生给铜像献上一束野花,这是山里孩子们对这对恩师最朴素的怀念。

0 阅读:2
艾薇历史

艾薇历史

说说历史!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