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漫谈
昨日发表了拙作春之韵一雨水,有后台读者问起二十四节气的详情,现谈一谈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其内涵及笔者的感悟。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随着农业生产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与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
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的,一年中气候冷热的变化决定了收成的好坏。根据气温变化,所以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从节气的名称上我们就知道它所包含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名称。共二十四个节气,一年有12个月(即每个月有二个节气)每个月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个月第二个节气称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15日,后来人们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含义:
1立春一春季开始。
2雨水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一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一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一天气晴朗,草木茂盛。
6谷雨一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一夏季的开始。
8小满一麦类与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一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一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一天气开始缓慢变热。
12大署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年已过半)。
13立秋一秋季的开始。
14处暑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15白露一天气较凉,露凝而白。
16秋分一昼夜平分。
17寒露一露水已寒,即将结冰。
18霜降一天气渐凉,开始有霜。
19立冬一冬季的开始。
20小雪一开始下雪。
21大雪一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会积雪。
22冬至一寒冷的冬季来临。
23小寒一气温开始寒冷。
24大寒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完结进入下一个循环
书写至此,笔者不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智慧感到叹服的同时也感到自豪。唯我中华民族在2700年前就有了指导农业生产的,按现在的叫法就是一整套的“生产流程及操作规程”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的祖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赖于此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传承至此。饮水思源,我们要感谢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我们照亮前方的先辈,是他们用毕生的精力,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汗水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认知世界,改造社会,创造未来的大门。我们要不断挖掘,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人们认知和尊重古代先辈,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丰富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倡勤劳善良,积极进取的品质,让先辈的优良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由于篇幅关系,七十二候明天发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