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人生的感悟中国传统节日一龙头节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龙头节,关于龙头节的起源,其一说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国策来实行,皇帝称真龙天子,天子带头,所以称为龙头节。又一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打出天宫,压在大山下,百姓感激龙王深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玉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二月初二,相传在宋朝时期,又叫花朝节,传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元朝又称踏青节。又称土地神诞辰日俗语 “二月二,土地诞”。人们拜土地公,祈求农业丰收和地方平安,也称社日节。中国各地对这一天的称谓是有很多的。北方地区有一民俗正月不剃头否则会带来灾难有民谣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人们纷纷赶在龙抬头这天理发,传说这一天理发会使人吉祥如意,福星高照,俗称剃龙头。这说法属于误传,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清开始流传的风俗。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统治者命令国民必须剪发。有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二月初二妇女不做女红传说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天下,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人们在这一天用灶灰在地上画一条龙称作引钱龙,引钱龙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请龙归呼风唤雨,祈求农业丰收。二龙是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会躲避起来,有驱赶百虫寓意。京津地区有在二月初二这一天炸油糕,煎焖子,吃春饼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信仰,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古代先民的崇拜图腾,更是吉祥力量的象征。因此,二月二也被视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在天文 星象中这一天,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中,龙角星的升起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苏醒。龙抬头不仅是民间传说,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古人对美好未来的祈求和期盼。纵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无不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美好期待和坚定信心。通过各种形式娱神娱人。而我们现代人正是缺少古人这种精神追求和生活中的仪式感。所以我们更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以提升民族自信心,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离离原上 草
甲辰二月二日祈盼风调雨顺》 二月二日龙头抬, 今岁还是甲辰来。 敖家当应农耕事, 金山不隔许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