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排队7万桌,如今却裁员撤场:餐饮界迪士尼卖不动情怀了?

熊猫体娱 2025-04-15 14:34:31

前言

2021年4月,深圳罗湖东门老街的一场开业盛况,至今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蜿蜒数百米的队伍挤满了布吉河两岸,黄牛将排号炒到上千元,交警不得不拉起警戒线维持秩序。

那时的文和友,像一座突然降临的“魔幻城堡”,用复古街景和市井烟火气,点燃了无数人对情怀的狂热。

然而不到两年,这座城堡便轰然坍塌,空置的商铺、冷清的走廊、无人问津的小吃摊,连招牌也被匆匆撤下,换成了赛博朋克风的“老街蚝市场”。

而在广州,文和友的排队数字从2500号跌至个位数,曾经主打的小龙虾黯然退场,取而代之的粤菜档口门可罗雀。

更残酷的是,裁员、欠薪、贪污丑闻接连曝光,创始人文宾“餐饮界迪士尼”的梦想,似乎正被现实撕成碎片。

从炸串摊到“魔幻城堡”

2010年,长沙坡子街的夜市烟火中,23岁的文宾支起了一辆破旧推车。

他兜里只有5000元,却“豪横”地掏出1000元请人设计招牌,剩下的钱全砸在食材上。

别人卖炸串,他偏要搞“犀利排骨”,独创三种蘸酱,硬是把路边摊做出了品牌感。三个月后,这个小摊月入30万,成了坡子街的传奇。

但文宾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厌倦了日复一日的炸串生活,觉得自己的灵魂“被油锅煎得焦黑”。

2011年,他拉上好友,接连推出龙虾馆、大香肠、臭豆腐,每个品牌只专注一个品类,靠着极致差异化横扫长沙。

到了2018年,文宾斥巨资在长沙海信广场建起一座7层楼高的“超级文和友”。

这里不仅聚集了100多家小吃摊,还塞进了理发店、婚姻登记处和游戏厅,凌晨三点依然人声鼎沸。

文和友彻底火了,日均翻台12次,一年接待千万游客,各路明星争相打卡,“一个文和友,半个娱乐圈”的传说流传开来。

资本蜂拥而至,高瓴、复兴、远洋等巨头争相注资,文宾放出豪言:5年内在全球开10家超级文和友!

“复制粘贴”的失败实验

2020年,手握1亿元融资的文和友,将第一个“克隆体”投向广州太古汇。

5000平方米的空间里,老式骑楼、繁体字招牌、怀旧士多店被精心布置,开业当天排号突破2500桌。

但广州人很快发现,这里的小龙虾带着浓重的湘味,而本地老字号“风筒辉”的煲仔饭,却因客流稀少黯然离场。

一年后,文和友悄悄撤下“超级”二字,换上粤菜招牌,但为时已晚,网友吐槽:花200元吃碟头饭,不如去茶餐厅。

深圳的尝试更像一场行为艺术,为了迎合本地文化,文和友将场景改成渔村码头,引入光明乳鸽、沙井蚝,甚至请来电影置景团队打磨细节。

开业当天,7万桌的排队记录震惊全国,黄牛倒卖茶颜悦色奶茶的新闻登上热搜。

然而热度退去后,游客发现所谓的“老街蚝市场”不过是个披着复古外衣的美食广场,生蚝38元一只,奶茶排队3小时,社交媒体上迅速涌出“避雷指南”。

问题显而易见:文和友以为“造景”就是文化,却忽略了味道才是市井的灵魂。

在长沙,文宾能精准拿捏本地人的胃——臭豆腐的焦脆、小龙虾的香辣,甚至街边电玩厅的按钮手感都藏着回忆。

然而到了广深,他既舍不得放弃湘菜,又想硬塞本地小吃,结果两头不讨好。一位广州食客直言:想吃肠粉我去西关,想喝茶我去陶陶居,何必来这看假骑楼?

光环下的裂痕

与此同时,扩张的疯狂,掩盖了文和友早已千疮百孔的内里。

2022年初,一场内部裁员揭开冰山一角——超60%的员工被裁,有人控诉公司拖欠工资,管理层却回应:“优化是必然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高管贪污案被曝光:3名核心成员通过虚开发票、吃回扣等手段侵吞百万元,直接动摇了团队根基。

在深圳项目筹备期,文和友曾因“场景不够本土”三度推迟开业,耗资千万推翻重做;广州团队为吸引老字号,承诺“免租金、包流量”,却因苛刻的抽成条件吓退商家。

一位离职员工透露:公司同时推进五六个项目,但连标准化流程都没有,全凭老板一句话。

拿到融资后,文和友不再深耕产品,转而沉迷于“数据游戏”——用排队人数制造爆红假象,用网红打卡掩盖菜品平庸。

当消费者发现,88元一份的辣椒炒肉和街边排档毫无区别时,情怀立刻变成了“智商税”。

情怀救不了餐饮

今天的文和友,像极了曾经的网红餐厅“黄太吉”——靠营销一夜爆红,因根基不稳迅速崩塌。

它的失败,给所有追逐“迪士尼梦”的餐饮人敲响警钟:文化可以包装,但胃骗不了人。

在长沙,文和友依然是人头攒动的打卡圣地,但走出这里,它的魔法似乎失灵了。

如果能够换一个思路稳扎稳打,或许文宾和文和友都会迎来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你们说呢?

参考资料:

0 阅读:1
熊猫体娱

熊猫体娱

戴思远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