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情况实在太严重了,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治好!”
2019年,深圳大学总医院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他的上半身向下折叠紧紧地贴到了腿部。就连骨科专家看了都连连摇头,表示没有把握救治。
可由于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尝试着进行医生口中这个没有把握的手术。
最终,他的骨头被敲断4次,体内被植入了22颗钢钉。
那么,李华后来恢复正常了吗?如今又怎样了?
“妈,你别管我了,我不想再成为你的拖累了!”
自从李华患病以来,母亲就日夜照顾他,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都需要她的帮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整整28年,李华看着母亲从青丝熬成了白发,几度寻医无果后,他甚至想要放弃。
可母亲又哪里舍得他呢,再说了她始终觉得儿子的病还是有办法救治的,毕竟儿子并不是从出生就这样。
李华出生在湖南永州,小时候的他长得十分俊俏,身边的人都忍不住的夸赞他。
可就在他18岁那年,他突然一直不停的开始“腿疼”。
原以为是缺钙,但坚持吃了一段时间的钙片后,却发现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走路都开始不稳了。
母亲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带他去了村里的诊所检查。
最终医生判断,他应当是有点关节炎,随后给他开了一点消炎止痛的药物,就让他们回去了。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华发现自己的腿部疼痛并没有缓解,甚至腰部都开始用不上力了。
由于没有力量支撑,他的背慢慢的弯了下去,没过多久,他的整个上半身就跟地面平行了,整个身子形成了一个90度。
这期间,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可是他们那个小地方上的大夫,始终找不到真正的病因也无法对症治疗,只能建议他们去更大的医院看看。
但是李华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实在有限,母子俩辗转去了不少医院,最终的结果都是“治不了”,母子俩只好一边筹钱一边继续找机会治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华的病情逐渐恶化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他的身体弯曲程度不断加重,上半身被迫完全折叠到了腿部位置,脸和大腿的距离间只有2公分。
从前那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如今走路都变得困难了起来,只要稍微用点力,浑身骨头都钻心的痛。
由于长时间的压迫,他的内脏器官也很大程度的受损,吃饭、喝水都成了煎熬。
母亲看着儿子如此,那是痛在心头,为了照顾儿子,她不得不放弃了工作全身心的照顾儿子,事无巨细。
全家的经济来源都由李华父亲一人承担,可不幸的是,由于过度劳累,他的父亲也撒手人寰了。
这下母亲身上的负担更重了,但她从来没想过放弃儿子。
由于李华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进行任何活动,母亲每天不辞辛劳的给儿子洗脸穿衣喂饭,还会时不时的带儿子出门散心。
这期间他们也一直在寻医问药,后来得知李华的病属于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不死的癌症”,一旦患病患病后没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躯体不断弯曲折叠。
可是就算是知道了李华的病情,由于他的情况过于严重,很多医生也不敢接收这样一个病人。
直到2019年,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李华的妈妈偶然得知深圳一家医院的陶惠人医生,在治疗骨科脊柱性问题上非常专业。
于是她立即带着儿子辗转找到了陶医生寻求帮助。
陶医生看到李华的第一眼也是吃惊不已,从医30多年来,他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严重的病例。
李华的病情非常复杂,他的身体有三个地方紧紧贴在一起:下巴和胸口、胸骨和耻骨、嘴巴和大腿。这使得他的身高不到90厘米,手术的难度非常大。
光是给他进行扫描检查,陶医生就费了很大的功夫,检查发现:
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李华的脊椎部位的骨头已经非常脆弱,而且李华折叠起来的部位紧紧的贴合在一起,皮肤长时间接触都出现了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随后陶医生联合了其他科室的医生一起讨论梨花的病情,并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手术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将李华的面部和腿部之间的距离打开,让他能够趴在手术台上;
然后是截断胸腰椎,让他能够直起身板;
接着是换上人工髋关节,让他能够正常走路;
最后是截断第七颈椎骨,让他能够抬头。
这些手术需要在两个月内完成,可这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
一旦李华在手术中出现呼吸困难的状况,手术就有失败的风险,更别说敲断骨头这些操作了更是危险重重。
面对医生的顾虑,李华却表现的相当冷静,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所以他愿意一试,能够活下来就非常幸运了。
为了预防手术时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李华开始吹气球来锻炼肺活量。
2019年8月15日,李华的身体各项指标都达到了手术水平,这天一早就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开始前,麻醉科主任孙焱芫需要在李华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李华一声不吭,配合医生完成了这一步骤。
手术正式开始后,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操作,最终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手术,将李华的面部和大腿之间的距离扩展了30多厘米。
为了防止李华在手术中头部位置不稳,医生们给他打了一个头环,用钉子固定头部。
在颈椎截骨手术中,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操作,最终成功地将李华的头部抬起,让他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第三次手术中,医生们发现李华的腿部出现了血栓,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陶医生迅速给李华的腿上绑上了弹力袜,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9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之后,李华的身体逐渐恢复。一个月后,他在医生的帮助下站了起来;
三个月后,他已经可以独自站立和锻炼。
陶惠人医生和整个团队都为李华的康复感到欣慰。
2020年6月,李华终于出院了,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操作,再也不需要妈妈的照顾。
为了表示感谢,他亲手写了一副字送给医护人员。
后来,李华和妈妈在老家开了一家小卖部,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每次没事的时候,李华都会坐在门外,用口琴吹奏《世界只有妈妈好》,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李华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希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