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把爹丢猪圈多年不理,养父拆迁得176万,养女:你永远是我爸

秘闻娱超 2025-01-29 14:26:39

“你是我爸,那你的钱就必须给我!”

三十年前,成都一老汉,从垃圾堆里捡回一3个月大女婴。

悉心照料将其养大成人年后,养女却将他丢进猪圈不管不顾。

可在得知老汉拿了176万拆迁款后,养女却将老汉告上法庭,说要继承老汉的全部财产。

“意外之财”

在繁华的成都市区,独自带着女儿生活的小黄,过着并不富裕却也平静的日子。

然而一则来自老家邻居的闲聊,小黄得知,自己远在乡下的养父老黄,竟然因拆迁获得了176万元的巨额补偿!

于是她第一时间拨通了老黄的电话,渴望分享这份喜悦,也希望能为老黄改善一下生活。

可老黄不仅矢口否认拆迁款的事实,甚至不愿再承认小黄是他的女儿。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小黄措手不及,也让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她无法理解,曾经相依为命的父女情,为何会变得如此淡漠?

心急如焚的小黄,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赶回了老家,然而等待她的,却是父亲更加坚决的拒绝。

老黄表示,这么多年来,小黄很少回家探望,他早已心灰意冷,不愿再与她有任何瓜葛,更别提分享拆迁款了。

面对老黄的冷漠,小黄感到委屈和不解。在她看来,自己并非不孝,只是生活的压力让她分身乏术。

离婚后,她独自抚养女儿,还要兼顾繁忙的工作,确实难以经常回家探望。

难道仅仅因为这样,多年的养育之恩就可以一笔勾销吗?

协商无果之下,小黄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老黄告上法庭,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份拆迁款。

这个决定,让她成为了全村的笑柄,也让老黄更加认定她是为了钱财而来,更加坚定了不分给她一分钱的决心。

而这场官司,将原本就紧张的父女关系推向了更加不可收拾的境地。

被遗忘的父爱

如今的老黄独自一人生活在破败不堪的老屋里,这间屋子原本是哥哥家的猪圈,经过简单的改造,成为了他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

屋内没有水电,四面漏风,唯一能称得上家具的,只有一张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床铺,以及几床捡来的破旧被褥。

与小黄在城市里的光鲜亮丽相比,老黄的生活显得格外凄凉。

68岁的他从未结婚,也没有亲生子女。小黄是他3个月大时从垃圾桶旁捡回来的弃婴。

他和老母亲含辛茹苦地将小黄抚养长大,供她读书,直至大学毕业。

他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女儿身上,期盼着老有所依,共享天伦之乐。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老黄的大哥在接受采访时,对小黄充满了指责。他认为小黄不孝,多年不曾回家探望,如今突然出现,只是为了争夺拆迁款。

在大哥看来,老黄的晚景凄凉,都是拜小黄所赐。而老黄本人,也对小黄充满了怨恨。

然而面对这些话,小黄却非常委屈。

被误解的孝心

她坦言母亲去世时,她确实因为工作原因未能第一时间赶回,但她已经在两天后赶回了老家奔丧。

身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她肩负着照顾几十个孩子的责任,不可能丢下孩子们不管,立刻赶回去。

况且老黄当时不停地打电话催促,让她更加心烦意乱,最终才选择了不接电话。

为了照顾老黄,小黄还曾经在城里租了一套房子,希望他能到城里一起生活。然而老黄却住不惯城市的生活,没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

对于老黄住在改造猪圈的这件事,小黄也感到无奈。

老黄从小就非常害怕他的大哥,因为大哥曾经将他打成残疾。因此即便大哥愿意让他住在家里,老黄也宁愿住在旁边的猪圈里。

更让小黄感到不解的是,老黄竟然打算将所有的拆迁款都分给大哥一家,这让她更加怀疑,老黄是否受到了大哥一家的挑唆。

毕竟拆迁合同清楚的列出了小黄、她的女儿以及前夫的名字,这意味着他们也对房屋建设有贡献,有权获得部分拆迁款。

而老黄本人并不识字,根本无法独自办理复杂的拆迁手续,这更加深了小黄的怀疑。

此外小黄还发现,老黄的账户里原本已经到账的45万元拆迁款,如今只剩下了一块钱。这笔巨款的去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老黄一会儿说钱是用来治病了,一会儿又说是用来还债了,说法前后矛盾,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小黄怀疑,这笔钱很可能被老黄的大哥一家挪用了,起初大哥并不承认,可到了法庭上一切就不一样了。

亲情最终战胜了金钱

先是老黄的大哥面对各种证据言辞闪躲,说不出个所以然。

之后小黄的前夫刘涛也出面作证,表示小黄过去对老黄非常照顾,经常回家探望,并给老黄买各种礼物。只是后来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探望的次数才逐渐减少。

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终于有机会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段复杂的关系。法官的调解,让老黄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错怪了小黄。

他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被大哥一家所蒙蔽,而忽略了女儿的真心。

休庭后,小黄主动找到老黄,深情地对他说:“你永远是我的爸爸。”她表示,自己并不在乎钱的多少,只希望老黄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番真挚的表白,终于触动了老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他开始意识到,女儿对他的爱,从未改变。

最终老黄同意分给小黄和外孙女共50万元,前夫刘涛也获得了15万元。

至于剩下的钱,老黄表示会妥善保管,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养老。这场历时数月的家庭纠纷,终于在亲情的感召下,画上了一个句号。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算少见,不过相比起老黄而言,下面这位老人显然更幸运一些。

真情换真心

在北京顺义区临河村,刘爱军夫妇用12年的真心照料,温暖了孤寡老人阮维的晚年。

阮维自幼失去父母,晚年孤苦伶仃,日常生活十分艰难。

2011年,刘爱军发现老人的处境后,主动邀请他到家中吃饭,并长期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从起居到医疗,刘爱军夫妇事无巨细地为老人操劳,甚至搬入老人家中生活,彻底承担起赡养责任。

为了明确权责,双方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在村委会的见证下,阮维将5套回迁房指定给刘爱军一家。

协议签订后,刘爱军更加尽心尽力,维修房屋、购置设备,照料老人直至他93岁去世。

然而老人去世后,阮维的亲属突然要求分割遗产,并质疑协议的合法性,声称老人签协议时神志不清。

案件提交法院后,法官深入调查,走访村民和村委会,发现刘爱军一家对老人的长期付出真实可信,而亲属们却多年不曾探望。

最终法院认定协议有效,判决房产归属刘爱军。这一裁决不仅保护了善行者的合法权益,也凸显了遗赠扶养协议对孤寡老人的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

百姓故事《被隐瞒的拆迁款》

中国法院网官方《男子遵守遗赠扶养协议照顾孤寡老人十余年,北京顺义法院判决:继承老人5套房》

0 阅读:10
秘闻娱超

秘闻娱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