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家米歇尔·塔勒(Michelle Thaller)再次引发科学界震动。她在采访中表示:“我绝对肯定太阳系中存在外星生命,且最可能在金星的大气层中。

金星
这一论断基于四项关键证据:
磷化氢复现:2024年8月,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夏威夷东亚天文台JCMT望远镜,在金星云层中检测到磷化氢浓度是2017年初次发现的140倍,该气体在地球上主要由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
氨的意外现身:同一研究首次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氨,其化学稳定性极低,非生物成因难以解释。
动态暗斑:紫外波段观测显示,金星云层中分布着不断变化的暗色硫化物斑块,形态特征与地球微生物聚落的光吸收特性相似。
极端微生物模型:实验证明,某些地球嗜酸菌可在硫酸液滴中存活,并利用硫、铁进行代谢,为金星云层微生物假说提供理论支撑。
金星,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有着独特的 “个性”。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其大小和结构与地球相似,常被称作 “地球的双胞胎”。然而,这对 “双胞胎” 的环境却大相径庭。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硫酸组成,浓厚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强烈的 “失控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高达 475℃,足以融化铅,大气压约为地球的 90 倍,相当于地球 900 米深海中的压力,这样的环境对生命来说似乎是 “地狱” 般的存在。

金星大气层成分分析示意图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金星云层中存在一些令人惊喜的线索。金星的云层位于距离表面约 50 - 60 公里的高空,这里的环境相对温和。有研究在金星云层顶部检测到浓度高达 20ppb 的磷化氢气体。在地球上,磷化氢通常是由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而在金星的氧化性环境中,磷化氢本应迅速分解,但它却实实在在地被检测到了。而且,通过光谱分析,还捕捉到了氨气的存在痕迹。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氨气普遍产生于有机质分解的终端阶段,二者的协同出现,构成了类似地球生物代谢活动的化学特征图谱。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在金星的云层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地球微生物的生命形式,它们依靠硫、甲烷和铁等物质生存,进行着独特的生命活动。
从光照条件来看,金星虽然表面环境恶劣,但它距离太阳 6700 万英里(约 108017738 公里),获得的太阳能足以穿透厚厚的云层到达一定高度。许多理论认为,在金星云层中的某些区域,有可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真的存在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那么它们将为金星存在生命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不过,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认同金星存在生命这一观点。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天体生物学家多米尼克・帕皮诺教授就认为,要发生与生命有关的化学反应,液态水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金星过去可能有液态水,但如今其表面温度过高,液态水早已不复存在,使得生命难以在金星表面存活。而且,金星在过去几亿年里广泛的火山活动,似乎覆盖了金星的大部分表面,这也破坏了可能存在的化石记录,让我们难以找到金星过去存在生命的直接证据。
那么,如果金星真的存在生命,人类能否开发金星呢?从目前来看,难度极大。改造金星的大气系统是首要难题。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占比 96% 以上,缺乏氢元素,而改变金星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水。有理论提出,太阳系小行星带有无数冰冻的含水小行星,如果能将它们运送到金星,让其撞击金星,或许能给金星带来水。水与撞击产生的热量有可能让二氧化碳与金星地壳物质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固定为碳酸岩。同时投入细菌和大量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但这一过程极其漫长,需要数千年甚至更久,且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精准地将大量小行星引导至金星,以及如何保证投入的细菌和藻类能够在金星环境中存活并发挥作用,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于金星是否存在生命,人类能否开发金星,目前都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各位天文爱好者,你们认为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大吗?如果要开发金星,你觉得还有哪些更好的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金星云层的模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