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曹女士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偶然发现地上有个东西闪闪发光。
她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只黄金手镯,看着克数不少,估计得值 2 万块钱左右。曹女士就寻思,丢东西的人这时候肯定急坏了。 她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可一直没见有人来找。
想着孩子还在身边,而且现场人来人往的,特别嘈杂,也没办法长时间等下去,曹女士就决定把手镯送到附近的警务室。
到了警务室,曹女士跟值班民警详细说了捡到金手镯的时间和地点这些情况。民警对曹女士拾金不昧的行为特别赞赏,认真登记了相关信息,还保证会尽快找到失主。
有网友直接表达了对曹女士拾金不昧行为的认可和赞扬。也有承认难以做到拾金不昧:“手机我可能还会上交,但是黄金得做下心理斗争”, “我不会去偷,也不会去抢,但是让我捡到去上交,真的有点难 ” 等。
他们坦诚地表示面对贵重物品时,自己在道德和私欲之间会有挣扎,也从侧面衬托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曹女士行为有多么难能可贵。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是有错误观念的, “我 100% 会藏起来,就算有监控,帽子叔叔让我拿出来我才拿出来,万一没监控呢”,这一种完全错误的价值观,将个人私利置于道德和法律之上,忽视了拾金不昧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甚至有违法的潜在风险。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学着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曹女士这做法给孩子树立了特别好的榜样,在这样言传身教下,孩子以后肯定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曹女士面对这么值钱的金手镯,想都没想就上交了,这种诚信、正直的价值观,就像一颗种子,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以前也有不少类似的暖心事儿。比如说有小学生捡到两万多块钱的金手镯后,和妈妈马上交给了执勤民警,最后失主送了锦旗表示感谢。
还有两个小学生捡到价值 1 万多的金手镯,在家长陪着的情况下交给了派出所,民警专门到学校给他们办了颁奖仪式。
这些好人好事都体现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也能看出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效果挺好。 父母通过平常生活里的一件件小事,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这比光讲道理有用多了。孩子看到父母面对诱惑能坚守道德底线,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帮忙,慢慢地,他们也会养成一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希望社会上能多一些像曹女士这样的榜样,让拾金不昧这些好品德在更多孩子心里扎下根,让社会氛围更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