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关前,姜维大战赵云,让人眼睛一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bfe569a79f6fc4bb6f1ce1a7fe84d9.jpg)
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这位少年将军的出现,像极了赵云在界桥横空出世。
赵云回寨后也夸姜维的枪法"与他人大不相同。"
如果你以为这是枪王的交接之战,那就大错特错了。
姜伯约接下来的表现是令人失望的。
面对张翼和王平的夹攻,姜维"力尽抵敌不住。"
张郃耀武扬威也不见姜维出战;魏延不听指挥,姜维也未挺身而出。
小将邓忠也与姜维战了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面对邓艾,无论武艺还是谋略,姜维也难占上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bd86f8967032b1b7d8147f5019e90a.jpg)
仅以武艺而论,邓艾父子任何一人,姜维都难言必胜。但蜀国后期有一员小将,一出手便将邓忠打败。他才是三国演义后期的顶尖高手。
此人便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
一,诸葛尚战退邓忠、师纂
邓艾偷渡阴平,连取江油和涪城,兵锋直逼重镇绵竹。
当朝驸马、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挺身而出,率兵七万来守卫绵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bce24698c6cbbe62553d7eb5a1ead8.jpg)
孤军深入的邓艾令其子邓忠与大将师纂领兵一万"星夜径去绵竹,以拒蜀兵。"
为防姜维援军来到,必须速战速决的邓艾责令二人:"若纵他先据了险要,决斩汝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0ea6b77d8ec94d33b3a87ba3001353.jpg)
首次交锋,双方各布成阵。蜀军八阵中簇拥出端坐四轮车上的孔明木刻遗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f81afe41faf77250a6a716020883ef.jpg)
邓忠、师纂二人以为孔明尚健在,吓得魂不附体。魏军大败二十余里。
退无可退的邓艾大怒,责令二人再次出击"再不取胜,必当斩首!"
面对气势汹汹的魏国大军,诸葛瞻之子诸葛尚挺身而出为先锋打头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ed18d5ec3a344e425c4ba23df92070.jpg)
双方第二次交锋。
次日,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诸葛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往来杀有数十番,魏兵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师纂、邓忠中伤而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483aeb17fc3e8a9deab41ec99ea2d0.jpg)
邓忠和师纂,是邓艾征蜀的两大先锋。能够和邓忠并肩作战,说明师纂有不俗的武力。
两人时常搭档一起出阵,曾杀败过王含与蒋斌,可见师纂的实力,应该与邓忠相差无几的!
邓忠智勇双全,其武力在三国后期是一流的存在。他曾与姜维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
二,邓忠大战姜维
长城镇之战,姜维率军杀到,忽然背后喊声大震,只见魏国援军鼓噪摇旗,浩浩荡荡杀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cad56c3b93d0738e1dc1b515992669.jpg)
姜维临危不乱,命令后队为前队,自立于门旗下候之。
只见魏阵中一小将,全装惯带,挺枪纵马而出,约年二十余岁,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厉声大叫曰:“认得邓将军否!”维自思曰:“此必是邓艾矣。”挺枪纵马来迎。二人抖擞精神,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那小将军枪法无半点放闲。维心中自思:“不用此计,安得胜乎?”便拨马望左边山路中而走。那小将骤马追来,维挂住了钢枪,暗取雕弓羽箭射之。那小将眼乖,早已见了,弓弦响处,把身望前一倒,放过羽箭。维回头看时,小将已到,挺枪来刺;维一闪,那枪从肋傍边过,被维挟住。那小将弃枪,望本阵而走。
这是《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中的情节。
姜维兵发长城镇,魏国守将司马望兵少将寡,傅佥连败王真、李鹏,姜维兵临城下,长城镇危在旦夕。
邓艾得到消息,率军前来救援。先锋邓忠首先遇到姜维,双方一场大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858b675e9671fe82ac45e40364b6d4.jpg)
邓忠与姜维大战三四十回合,枪法并无"半点放闲"。姜维被迫诈败用暗箭,结果仍奈何不了邓忠。可见,二人正是棋逢敌手。
最终,邓忠弃枪而走,姜维并非胜在武艺上,而是胜在其极其擅长的逆境弄险。
而绵竹之战,被邓艾责令非胜不可的邓忠和师纂二人,竟被诸葛尚单枪匹马杀退。
由此可见,诸葛尚的武艺远明显高于邓忠、姜维等人。
按常理,危如累卵的蜀国,有这样一位少年英雄,就算不会立即转危为安,也定会让邓艾吃尽苦头。
事实上并非如此!
三,声声叹息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自幼聪敏,智商有父母遗传,肯定低不了。
诸葛亮日理万机,操劳国事,培养儿子的重担还得靠夫人黄氏承担。
黄氏是三国大才黄承彦之女。她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
黄氏相貌虽丑,但才华名闻远近。诸葛亮在南阳时,慕其才学,求为妻室。
并且,诸葛亮的学问,大多得自夫人的指教。
这样一位贤惠之人,如果长期教导其子,也许诸葛瞻的才华会不低于其父。
但诸葛亮在五丈原突然病逝,黄氏不久也追随丈夫而去。
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
这里"寻",是"追寻"之意。黄夫人在丈夫死后不久也去世了。
黄夫人的死也是突发的。诸葛瞻没有学全的本领,只能靠自己去领悟了。
但显然,诸葛瞻很多学问都没有领悟。与邓艾相比,诸葛瞻的谋略相差太远。
邓忠、师纂二次兵败,邓艾损失了一万多人马。
邓艾调天水、陇西的人马前来支援,魏军实力大增。
邓艾将人马埋伏妥当后,便到城下搦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2148a1f3adc964f8cf5565bd44ddf6.jpg)
瞻大怒,即引兵出,径杀入魏阵中。邓艾败走,瞻随后掩杀将来。忽然两下伏兵杀出。蜀军大败,退入绵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9f42ed20203f787f334b775b8c3c5e.jpg)
魏军将绵竹围个水泄不通。
诸葛瞻便向东吴求救。吴主命丁奉为元帅,兵分三路来支援。
可是,诸葛瞻竟等不及救兵,亲自披挂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b104bfacb36090901ca9812445d862.jpg)
诸葛瞻见救兵不至,谓众将曰:“久守非良图。”遂留子尚与尚书张遵守城,瞻自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邓艾见兵出,便撤兵退。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面兵合,把瞻困在垓心。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艾令众军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其子诸葛尚在城上,见父死于军中,勃然大怒,遂披挂上马。张遵谏曰:“小将军勿得轻出。”尚叹曰:“吾父子祖孙,荷国厚恩,今父既死于敌,我何用生为!”遂策马杀出,死于阵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2b892611a488373dbf3e2eeffb4312.jpg)
这时,诸葛瞻手下就有七万多人马,虽然不及邓艾兵多将广,但也足够守住绵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d64cb54037c0038da118fc524bb2da.jpg)
况且,后方成都稳固,利于持久战。到时候东吴的援军会到,剑阁的姜维也不会袖手旁观。
他偏偏沉不住气要出战,并且是亲自上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2eef4fbdad7a99c6731fce8bcda55a.jpg)
想当初,诸葛亮博望坡,新野胜曹军时,手中又有多少人马!
诸葛瞻没有展现高深的谋略,全凭一腔热血硬拼,最终连累儿子诸葛尚也战死沙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2623565f38d9aa8299eb444bc59e46.jpg)
诸葛瞻的忠义是让人敬佩,但其谋略确实有辱诸葛之名!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