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不仅仅是钱的事,这届年轻人的养老,居然从20岁就开始了

之桃开心生活 2025-02-18 04:26:38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迈进、社会养老体系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养老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议题,而是关乎每一个年轻人未来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关键命题。

是依靠微薄的养老金勉强度日,还是在晚年依旧能优雅地追求爱好、享受生活?是在衰老与疾病侵袭时陷入无助,还是凭借提前规划得以从容应对?

这一切,都取决于年轻人当下的抉择与行动。

那么,在时代的浪潮中,年轻人究竟该如何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养老生活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呢?

此刻,我们在人口宝塔图上所处的位置,预示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当下形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6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

届时,我们在人口结构中的位置也将发生显著变化,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年龄超过65岁,劳动力与老年人口的供养比降至平均1.88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短暂的老龄化高峰,而是如同置身于老龄化的高原,在整个21世纪都难以看到人口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的趋势。

人口出生率的持续走低也加剧了这一问题。00后相较于90后,人口数量减少了4700多万,而20后比10后更是减少了5000-6500万。

这意味着,我们正迈向一个老龄化程度空前的未来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今天的年轻人,也就是所谓的“后浪”,他们的晚年生活将面临诸多挑战,而养老金问题首当其冲。

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的筹集模式,即由在职人员缴费来供养退休人员。但老龄化的加剧使得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大幅增加,而缴费的劳动力却日益减少。

可以预见,在深度老龄化的2060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各个国家退休年龄

面对这一全球性的老龄化难题,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延迟退休的政策,通过这一举措来实现开源节流,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能将养老金收支危机延后几十年。

那么,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真的足够支撑我们的晚年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019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228亿元,参保离退休人员12310万,经估算,人均每月领取养老金约3300元,且不同省市之间的差额可能高达2000元左右。

在这样的养老金水平下,年老后的我们很难再有超前消费的能力。

目前,多数网贷平台将年龄限制在55周岁以下,即便我们想通过借贷来满足消费需求,也难以实现。

不过,生活还是要有乐趣的,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享受生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国自1991年开始构建三支柱的养老金框架。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二金”中多出来的那一金,第三支柱则是个人养老金,主要指商业养老保险。

因此,国务院大力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旨在将养老压力合理分流到企业和民众身上。

这也提醒我们,养老不能仅依赖国家,个人必须从保险规划和个人储蓄方面提前做好准备,理财规划越早进行越好,资金储备多多益善。

除了经济层面,衰老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等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因摔跤导致死亡的案例甚至超过了因车祸去世的人数。

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肥胖、熬夜、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了慢性病的发病率。

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糖尿病患病率也从2002年的4.2%增长至2012年的9.7%,目前,75.8%的60岁以上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

照此趋势发展,我们年老时的健康状况可能会更加严峻,每天定时服药或许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老化的心脑血管极为脆弱,大便用力过猛都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而据统计,1/4的65岁以上老人会患有慢性便秘,历史上英国国王和俄国女王就曾因类似情况在排便时离世。

身体机能的衰退还会导致自理能力下降,许多老人需要额外的生活看护,养老院便成为部分人的选择。

然而住进养老院并非易事。以北京为例,目前养老机构平均年费43386元,已经高于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038元,这意味着普通居民的全部花销可能仅够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不过,国务院规划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大部分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和社区。

但居家和社区养老也面临成本问题,目前北京针对失能老人的陪护费用多数在每月1万元以上。或许未来科技的发展,如智能护理设备的普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养老压力。

当然,老年生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精神生活同样重要。老年人也有社交、娱乐和情感需求。

国外一项统计表明,68岁的男性中,保持规律性生活的比例约为70%,60岁和70岁的女性这一比例分别为76%和65%。

即便年老,人们依然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2019年,国人在社交媒体上日均耗时139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行动不便的“后浪”们可能会更加依赖线上社交,甚至将广场舞变成云蹦迪。

但虚拟世界终究无法完全替代真实的陪伴。从长远来看,女性的预期寿命普遍长于男性。

根据世卫组织2019年的数据,出生的女孩比男孩预期寿命长4.4岁。在我国,女性独居老人比例为19%,远高于男性的8%。

在未来,孤独可能会成为许多老人生活的常态。老人眼中常含泪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组织萎缩导致泪点移位以及泪液引流不佳,另一方面,漫长的、难以入眠的夜晚,也会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沉浸在思念之中。

养老是一场漫长的人生规划,年轻人只有从现在开始,在经济、健康、社交和精神等多个层面做好准备,才能在未来的老年生活中,坦然面对各种挑战,优雅地度过人生的后半程,拥有一个幸福、安稳、有尊严的晚年。

部分文本素材来源@冷却报告

0 阅读:0
之桃开心生活

之桃开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