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军队文职是现役军人,怎么现在的军队文职都成聘用人员了?

太空记吖 2025-03-28 16:13:55

以前的军队文职都是现役军人,为啥现在军队文职人员非但不是现役身份,还都成了聘用人员?军队文职人员是什么性质的岗位?和文职干部有何不同?其应聘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军队文职干部

近几年,很多部队里服役年限较长的军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如今在部队服役的文职人员,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是现役军人身份了,这是为什么呢?

稍了解过部队基本构成的朋友都知道,曾经的部队里有很多从事文职工作的干部,它们会被任命专职一些具有专业技术性质或者保障办事领域的职务。

这些文职干部虽也长年在部队工作,但其不会被授予常规的解放军军衔,譬如将官、校官、尉官等等,而是使用专门的文职军衔,但他们也属于现役军人,同时也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军队中的文职干部制度从1988年起就开始实行,也就是解放军刚刚恢复军衔制的时候,因为部队急需大量各个领域、专业性质强劲的行政群体来协助发展,因此一大批当时的专业技术军官脱下了常规的军服,成为了文职干部,开始从事管理、技术和保障相关的工作。

但这些文职干部虽脱下了军装,不使用常规军衔,却仍然保留了军籍,还是现役军人,也享有一切现役军人相关的权益,譬如军人在社会领域的各种优先权,以及薪资和津贴。

军队文职人员

上边儿说的是文职干部,它和如今的军队文职人员其实性质完全不同!早在2005年时,中央军委就颁布并开始施行了一个条例,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自此解放军部队包括武警部队,逐渐开始实施“文职人员”的制度。

具体实行方式,就是将一部分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保障岗单拎出来,不再让部队里的现役军人转为文职干部再担任,而是直接放到社会面进行招聘,由非现役的社会人士进行部队文职人员考试,通过后受聘上岗,就任此职。

也就是说部队中的文职工作,逐渐从以前让文职干部担任,改为社会面考试、外聘的方式,类似于在军队里设置的事业编,而这些通过聘用上岗的文职人员,也并非现役军人。

当然,这个制度刚刚实行的时候还不是主流,相当于试运行,所以很多当时的军人并不了解,没有实感,直到2018军改,我军《文职人员》条例才大范围开始实行,且进行了多番优化。

因此近几年的部队,外聘的文职人员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部队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保障岗的主流,因此才让许多军人觉得部队文职人员从以前的现役转变为了非现役,实则是个误区,因为曾经的文职干部和今天的文职人员完全不同,且现如今部队中还是保留部分现役身份的文职干部的。

为何要改革

那话说回来,为什么要突然做这样的改革,将部队里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保障岗都渐渐交给外聘的文职人员来担任呢?在部队里的职务,难道不该交给部队自个儿的军人担任,才更符合如今推行的“军是军,民是民”原则么?

恰恰相反,所谓“军是军,民是民”,指的就是现役军事武装和政府公职人员要完全区分,军队主战,公职主政,而部队里的各种专业技术岗和管理保障岗本就与“主战”的原则关联不深,由负责主战的“军人”大批大批转入文职岗,不可避免会涉及人才浪费的问题。

因此聘用社会人员,且将军队文职岗设置为事业编制而非现役,是个既不违背“军政分离”原则,又能吸纳更多社会性人才进入部队,给部队发展带来新鲜血液的从优选择。

你想啊,部队里的军人就那么多,和社会面的人才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而大社会环境中,各种专业领域的人才四面开花,这种情况下部队使用外聘机制,而非在现役队伍里艰难选择,是很明智的做法。

当然,面向社会招聘的部队公职人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相关条件仍旧非常苛刻,不允许有任何社会污点,且还要各种资历过关,拥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及证书。

那么问题来了,屏幕前的你能通过么?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9
太空记吖

太空记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