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是一个城市的缩影,是有生机的,卖的东西以吃穿为主。早晨天刚刚亮,集市上就陆陆续续开始摆摊了,其实他们的摊位相对比较固定,因为也是早期早就规划好了的,他们也是交了摊位费的,当时我问过集市上一个卖老旧书籍的人,她说每次管理人员也是根据摊位展位的大小收钱,一般都是两三块钱最大也就不会超过五元。
集市上卖菜的,大部分是从外地进的,因为这边离着山东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很近,很少一部分菜农的菜是自家种的,卖的时候也就相对便宜点,这一部分有相当多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有时是一个人在那择菜,有时候是夫妻两个,他们的菜你买的时候需要多少,就拿多少,有时候买了一大把,也就几毛钱。
贩来的加钱就卖,集市的好处是新鲜利薄,时令商品变化及时。去集市闲逛的人都没有去超市那么目地直接,购买的随意性强,没有必买的东西,也就没了火气。这就跟我们赶大集一个样,随看随买随吃,就是图的一个新鲜,图的一个乐,图的就是人间的一种烟火气。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赶夜市,这也是集市的一种,夜市并不是夜里赶的集市,而是从下午三四点到天黑这段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七点半,寒冬季节因为天黑的早还得提前。那次我去赶夜市,街道边每隔几个摊位就有一家卖橘子的,然后也不知道这几家的喇叭是不是同一个人给录的,你从东头走到西头,你就会听到他们的喇叭吆喝声!有时候这个说完了,正好你往前走,又赶上吆喝的最后一句话!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最后一句话而且还拉着长音:杠——甜——蓝!到最后他们到底吆喝的啥!不知道。就听见三个字:杠甜蓝!
集市最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在生活中,老百姓不光能赶早市,这是因为早市上的菜是最新鲜的,但是很多年轻人又起不了大早,他们往往热衷于去超市,但是夜市的热闹却能弥补他们的选择,这个是不需要起早的,下班了就可以去夜市买点蔬菜、熟食,买点油条、馒头、油饼啥的,吃饱了就行,有时候很多的城市建设者更是热衷去夜市买点熟食、然后再买点啤酒,聊聊闲篇,到点睡觉,这一天的疲劳就消失差不多了。
在一个就是赶大集了,这个你得碰,你得记得日子,不然你容易错过,其实集市上卖东西的也是赶着的,今天固定在这,明天在那,后天又去了别地。再然后又回到开始的地方,周而复始总的来说集市是五天一次,比如我们这是逢三逢八,赶集的日子就是: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别处的大集就是逢四逢九了,再一个地也许是二七、一六了,所以赶什么集碰什么日子,赶大集不像逛早市、夜市,大集卖的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全,早市、夜市是见不到卖衣服的,见不到卖手串、文玩、古董、古书籍的甚至是花鸟虫鱼、农家工具、家庭五金、锅碗瓢盆什么的。这些都是赶大集的时候能见到的,甚至有的说家具、床什么的也能在大集上见到,所以一个大集能满足周边各个人群的需要。
我的思维印象里还是农耕民族的思维,喜欢走在充满了人情味的农村集市里,摩肩接踵,驻足讨价,与生人和半熟人打着招呼,有时买上的是儿时的记忆,有时买上的是当下的美食,有时买下的是时令瓜果,有时买下的是当下的时尚。
也许这就是所谓说的 接地气,自由、活泼的美好生活。
最喜欢的是过年前的大集,那才是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