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股民的自赎:从百万浮亏,到顿悟猥琐流,就在一个失眠的凌晨

迪哥说 2025-03-12 11:02:33

"滴——"

随着交易软件弹出卖出的提示,我瘫坐在电脑前,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百万亏损就这样一瞬间了结了。

那是2022年深秋的深夜,金风科技的K线像把利刃刺破账户曲线,也刺破了我作为职业股民的最后尊严。

从账户巅峰时期的百万盈利到此刻的浮亏百万,不过短短3个月时间。窗外寒风呼啸,我盯着屏幕上的分时图,突然意识到:在A股这个修罗场里,所有自以为是的"意大利炮选手",终将被市场教做人。

一、重仓时代的血色浪漫:从趋势猎手到满仓赌徒。

思绪回到2016年。2016年的熔断行情,是每个老股民的集体创伤记忆。但彼时的我手握传统趋势交易“三板斧”:

MACD金叉擒牛术、均线粘合突破战法、量价背离逃顶术,在这种中小创的浪潮中如鱼得水。每天在2只主升浪个股间做半仓滚动,账户曲线走出45度角的完美斜率。

直到"漂亮50"行情启动,这个精心构筑的交易世界开始崩塌。

看着中国平安、贵州茅台这些"大象"接连起舞,我却固执地守着创业板的小票。当上证50指数全年暴涨25%时,我的账户却在-15%的泥潭中挣扎。

那个冬天,我终于读懂了彼得·林奇的警告:"不要爱上你的股票"。

2017年春节,望着满屏的"二八分化"行情,我做出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决定——转型超短交易。

二、分仓时代的认知炼狱:从四平八稳到满仓梭哈。

"分仓是散户最后的护城河。"

初入超短领域时,我把这句话刻在显示器旁。4个账户均分仓位,严格执行3%止损铁律,用机构化的思维管理风险。前3个月,账户在±5%的窄幅波动中匍匐前进,直到遇见金风科技这只"黑天鹅"。

2022年10月,风电板块集体异动。当金风科技在早盘突然放量突破平台时,多年趋势交易养成的肌肉记忆让我本能地满仓杀入。但这次,市场又给了我致命一击。

午后风云突变,股价从+8%直线跳水至-7%,单日振幅高达15%。更可怕的是,深陷"锚定效应"的我选择死扛。为了挽回损失,我像赌场里输红眼的赌徒,借钱杀入。

从5成仓,加到8成仓,最后演变成满仓梭哈。账户在"满仓-爆亏-更激进"的恶性循环中加速坠落,半年时间净值回撤达67%。这段经历让我明白:

机械分仓不过是自欺欺人,真正的风控在于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把控。

三、猥琐流觉醒:从高空走钢丝到手板掘金术。

当账户跌破20万心理关口时,我开始了最残酷的自我剖析。

这些惨痛教训指向同一个病灶——性格与模式错配。作为天生风险厌恶者,却强行修炼高空接力的"九阳神功",无异于自废武功。

顿悟发生在某个失眠的凌晨。

翻看交割单时,我突然发现:所有稳定盈利都来自首板交易。那些在7个点提前预判、精心筛选的首板标的,胜率竟高达68%。

这个发现如同暗夜中的火炬,照亮了“猥琐流”的进化之路——放弃所有高空作业,专注首板模式的极致打磨。

我的新的交易框架逐渐清晰:早盘竞价阶段通过量比异动锁定候选池,结合板块强度排序剔除跟风品种,只在确定性最强的3个标的出手。

当市场出现极端行情时,启动"强制冷静机制":关闭交易软件,转投可转债市场套利。这套"攻守兼备"的猥琐流战法,让我的账户在2023年结构性行情中悄然爬出深坑。

四、悟道时刻:交易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如今回望来时路,方才懂得利弗莫尔那句"华尔街没有新鲜事"的深意。

从趋势交易到超短博弈,从分仓试错到猥琐流定型,本质都是认知的迭代升级。当理解了"盈亏同源"的深层逻辑,就会明白:所谓稳定盈利,不过是把某种市场规律的认知优势,通过可复制的手法持续变现。

0 阅读:6
迪哥说

迪哥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