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行业下行和此前财务造假面临赔偿的双重压力下,宏达新材(002211)2024年财报面临被审计机构“非标”的局面,公司股票或将在年报披露后被“戴帽”。消息一出,公司股价21日应声“一字”跌停。
财报即将被“非标”
21日,宏达新材披露公告称,公司在与审计机构利安达所沟通年报审计工作进展时,审计师认为公司2024年财报将被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审计意见。如公司2024年财报被“非标”,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将在年报披露当日停牌一天,复牌之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根据深交所披露的预约信息,宏达新材将于4月24日披露2024年年报。
宏达新材主要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温硅橡胶,包括生胶、混炼胶、液体胶等。业绩预告显示,继2023年业绩陷入亏损后,2024年,宏达新材亏损幅度再次扩大,预计亏损3000万元至45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至2700万元,亏损幅度较2023年有所收窄。
公司表示,由于硅橡胶行业供需格局未明显改善,虽然公司努力经营,实现扣非净利润同比减亏,但仍处于亏损状态。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对投资者诉讼案件相关负债进行计提也对业绩造成了重大影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收到164份投资者诉讼起诉材料,涉诉金额1918.62万元。
股价21日“一字”跌停
2022年7月,因涉嫌信披违规,宏达新材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3年4月,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实际控制人,2019年至2020年年报虚增收入、利润,2020年年报未计提商誉减值、虚增利润等多项信披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责令宏达新材改正,给予警告,并处300万元罚款;对实控人隋田力给予警告,并处10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杨鑫给予警告,并处200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乐美彧给予警告,并处50万元罚款。
处罚落地后,众多因公司虚假陈述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宏达新材进行赔偿。截至3月1日,公司累计收到182份起诉材料,涉诉金额1987.04万元。
公司近些年来的违规并不止前述财务造假。2024年6月13日,公司公告称,经镇江市中院审结,江苏伟伦因犯虚开发票罪,被判处罚金三十万元,犯单位行贿罪,被判处罚金一百五十万元,数罪并罚共被执行罚金一百八十万元。
21日,在披露了财报将被“非标”,股票或被“戴帽”的公告后,宏达新材应声跌停,收盘报收3.06元/股。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跌停板上的封单超过5000万元。
违规余波未消减
公司此前财务造假引发的诉讼赔偿仍在增加,对业绩的重大影响何时能消除?行业下行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持续亏损,是否考虑通过重组等措施改善业绩?公司股价已跌至3元/股左右,是否将采取措施稳定股价?带着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记者21日多次致电宏达新材,但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上海市信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敬国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伟伦的犯罪行为发生在2024年6月,距今未满三年。因此,如果宏达新材在2027年6月之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且该重组涉及控制权变更并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所述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那么可能会因实控人的处罚而不满足要求。”
此外,赵敬国表示:“江苏伟伦的刑事处罚虽未直接禁止重组,但其遭到的处罚属于刑事处罚,且涉及虚开发票罪和单位行贿罪,这些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重组的推进。如果重组方案能够有效消除实控人犯罪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且不影响对相关行为人追究责任,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减轻对重组的负面影响。不过,若重组方案能够有效消除不良后果且不影响责任追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影响。”记者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