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奥密克戎,怎么会形成“白肺”?

金选医课 2022-12-29 09:37:18

近期,很多媒体都报道了“白肺”,也就是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或者CT出现了“白肺”的现象。

不是说奥密克戎只感染上呼吸道和气管,不侵犯肺部吗?于是乎,有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原始毒株,即阿尔法株和德尔塔株与现在的奥密克戎混合感染。

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何为“白肺”?

所谓的“白肺”,其实不是一个专业的医学名词,医学典籍里没有这个词的描述。

“白肺”描述的其实是一个现象。拍X光胸片或者胸部CT的时候,一般正常肺部充满气体,而气体可以透过射线,因而在片上呈现黑色。但如果肺部的密度增加,充满液体或实体,光线透不过去,就显现出白色的影子。

如果病变的面积很大,占据了肺大部分,达到70%~80%的时候,就是所谓的“白肺”。最常见的病因是肺炎,肺泡里面充满了液体,当然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导致,如弥漫性的肺纤维化。

由于肺里面充满了液体或纤维化,氧气和二氧化碳无法进行交换,患者就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这个时候就需要吸氧。“白肺”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愈后越差。

所以,判断肺炎严重程度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血氧饱和度”,如果血氧跌破90%,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救治,千万不要让患者在家里吸氧,家用制氧机是扛不住的。相反,如果血氧不大跌,一直在95%以上的话,说明肺部没有病变。

造成现在“白肺”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表示,监测数据显示,现阶段武汉市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然是BA.5.2,没有发现其他型别毒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也表示,现在出现的所谓的“白肺”,与武汉当时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

既然是奥密克戎,为何还会出现“白肺”呢?

其实发生“白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温度湿度。例如北京冬天寒冷度比较大,而且比较干燥,而广州相对来说温度要高一点,湿度也相对大一点。研究发现,干燥的地方,呼吸道疾病、肺炎之类的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目前新冠在北京比较严重,气候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另一个原因,就是可能合并了其他微生物的感染。临床上,新冠并非最常见导致肺炎的原因,而是肺炎链球菌。2021年7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新冠之后没有死亡的人里面,只有极少部分并发了细菌感染,但是因新冠死亡的人里面,却有一半并发了细菌感染。这充分说明,感染新冠之后,由于肺部环境改变,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

也就是说,如果说感染后发烧5天内好了,大概率不会发生肺炎。但如果发烧断断续续超过5天,特别在第6天后重新发烧,或者痰液变成黄色或者绿色的话,并发细菌性肺炎的概率会很高,也就有机会出现“白肺”现象。

事实上,目前出现的“白肺”,主要都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非常低。另外,有的在网络上展示的并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一个很严重的程度,因此不必过分恐慌,只要治疗及时,相当一部分患者还是可以好转的。

一针预防“白肺”

除了服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预防重症,或在痰液变黄、变绿后被动使用抗生素,还有其他预防方法吗?

其实,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因为当时肺炎是流感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并发细菌性肺炎造成的死亡高达20%-36%。

而肺炎疫苗可以预防这类的感染死亡达到50%-80%。上海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静安区接种过肺炎种疫苗的老人中,肺炎发病的保护率高达87%。欧美国家也很推广这种疫苗,65岁以上老人打这个疫苗的百分比接近70%。

因此,65岁以上老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和体质较差的老人,都建议到社区咨询接种23价肺炎疫苗,以预防“白肺”。

此外,我们也一定要重视新冠加强疫苗的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

同时,无论你是否“阳过”,疫情期间都要做好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科学合理用药、及时就医等问题,理性应对新冠疫情。

0 阅读:1079
金选医课

金选医课

致力于缩小你和医生之间的信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