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你们说这事儿气不气人?!年还没过完呢,婆婆就火急火燎地从老家杀回来了,说是要帮我带孩子。我寻思着,婆婆来帮忙,我还能轻松点,结果呢?简直是给我添堵来了!
婆婆进门没几天,就整天唉声叹气,看我的眼神也是躲躲闪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七上八下。这婆婆平时多精明一人啊,跟我说话那叫一个滴水不漏,现在这反常的模样,肯定有事儿!而且,这事儿八成还跟我有关!
我这人吧,不喜欢猜来猜去,有事儿就喜欢摊开了说。于是,我直接把婆婆拉到一边,问她到底咋回事。
婆婆支支吾吾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那个……小敏啊,你小姑子……她离婚了,想带着孩子回来住一段时间,你看……行不行?”
我当时就懵了!啥?离婚了?还要带着孩子回来住?住哪儿?我家就这么大点地方,我和老公一间,公婆一间,剩下的就是孩子的儿童房。她这一回来,难不成要睡大街?
最关键的是,这房子还是我爸妈给我的陪嫁!当初公婆买的那套房,因为位置太偏,一直租出去了,租金刚好抵房贷。现在倒好,公婆住着我的陪嫁房,还想把离婚的小姑子也塞进来?这算盘打得,我在娘家都听见了!
我当时就想发飙,可看着婆婆那张写满忐忑和不安的脸,我又硬生生把火气压了下去。毕竟,她也是我老公的妈,我不能让她太难堪。
可这事儿,搁谁身上谁不憋屈?我在心里把这事儿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遍,越想越气。我直接在闺蜜群里开怼:“这都什么事儿啊!我婆婆也太拎不清了吧!自己女儿离婚,不想着怎么安慰,倒先想着往我这儿塞!这房子可是我的陪嫁,她凭什么做主?!”
闺蜜们也是义愤填膺,纷纷替我出主意。
“怼她!让她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
“这事儿绝对不能忍!你一忍,她就蹬鼻子上脸!”
“要我说,你就直接告诉你老公,让他去跟他妈说!”
……
我看着闺蜜们的留言,心里稍微舒服了点。可我知道,这事儿不能硬来,得想个万全之策。
几天后,婆婆又来找我了。这次,她手里多了一张银行卡,脸色比上次还难看。“小敏啊,我知道这事儿让你为难了。可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啊,她在那边受了那么多委屈,我们当父母的,心疼啊!这卡里有五万块钱,就当是……就当是小姑子这段时间的生活费和房租吧……”
婆婆的声音越来越小,头也越垂越低。
说实话,看到婆婆这副模样,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承认,一开始我是有点生气,气公婆的“拎不清”,气他们没把我当回事。可现在,看着婆婆这般低声下气,我的气也消了一大半。
我突然意识到,这或许就是中国式家庭的真实写照吧。一家人,哪有那么多界限分明的“你”和“我”?更多的是相互扶持,相互包容。
我深吸一口气,把银行卡推了回去。“妈,您这是干什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小姑子的事儿,我都知道了。您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我给父母打了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也表达了想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的想法。父母听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还安慰我说:“离婚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让你婆婆太担心。一家人,和和气气最重要。”
有了父母的支持,我心里更有底气了。我对婆婆说:“妈,您别担心。这样吧,我们一家三口搬回我娘家住,把主卧腾出来给小姑子和孩子。儿童房太小,委屈了她们。”
婆婆一听,急得直摆手:“那怎么行!你们一家子搬走了,这算怎么回事?不行不行,还是我们老两口搬回老家住吧!”
我们俩就这么推来推去,谁也不肯让步。
直到小姑子带着孩子回来,看到我这么大度,又看到父母为她如此操心,她再也绷不住了,抱着婆婆嚎啕大哭。她说自己当初瞎了眼,不听父母劝,非要远嫁,现在落得这般田地,都是自作自受,没脸见人。
小姑子的哭诉,让婆婆也泪流满面。母女俩抱头痛哭,看得我心里也酸酸的。
说起这个小姑子,以前也是个骄傲的主儿。仗着自己长得漂亮,心气儿高得很。当初为了嫁给那个凤凰男,不惜和家里闹翻。结果呢?结婚六年,只回来过一次。每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强撑着一副幸福的模样。要不是这次实在过不下去了,估计她还会继续打肿脸充胖子。
得知我要让出主卧,小姑子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自己和孩子住儿童房就行,多年没回来,她只想多陪陪父母。我本想再劝,老公却拉住了我,说:“别争了,就听姐的吧。太客气了,反而让她住着不自在。”
我瞬间就明白了老公的意思。
我不再提让房的事,而是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让一家人过得更舒心上。我变着花样地做饭,照顾每个人的口味。小姑子也像变了个人似的,抢着做家务,带孩子,比我还勤快。找到工作后,她还主动给我儿子买零食、买玩具,每个月还硬要给我2000块钱生活费。
我不要,她还跟我急:“嫂子,你要是不收这钱,我就搬出去住!我不能白吃白住你的!”
这钱,我替她存着,一分没动。我知道,要是不收,她心里肯定不踏实。
三年后,小姑子攒够了首付,打算买房。我把这笔钱取出来,一分不少地还给了她。她死活不肯要,我说:“傻丫头,这本来就是你的钱,我不过是物归原主。拿着吧,以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小姑子抱着我,哭得稀里哗啦:“嫂子,你比我亲姐还亲!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顺你和爸妈!”
这事儿,我后来发到了网上,没想到,评论区直接炸了!
“楼主真是中国好嫂子!这事儿放我身上,我肯定做不到!”
“这婆婆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遇到这么个通情达理的儿媳妇!”
“这小姑子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感恩,以后肯定错不了!”
“说实话,这年头,能做到楼主这样的,真不多了。给楼主点赞!”
……
看着网友们的评论,我心里感慨万千。其实,哪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不过是人心换人心罢了。一家人,和和气气,比什么都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