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前言】
在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中,中美两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美国长期以来是中国重要的大豆供应方之一。
但是贸易战这把双刃剑,终究还是割伤了自己人,就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余波未平之际,一则消息让全球农产品市场炸开了锅。
4月11日,有媒体引述消息指,中国进口商本周闪电购入至少40船巴西大豆,总量超240万吨,几乎相当于中国月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
这一记精准的“七寸拳”,不仅让巴西农民笑开了花,更让美国豆农的心彻底凉透。
那为什么中国进口商要抓住这次巴西大豆价格回落的机会大量采购?这一行为又会对中美大豆贸易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特朗普的大豆贸易计划】
中美贸易战升级后,巴西大豆一度因需求激增而价格飙升,但随着巴西新季大豆集中上市,价格近期出现回调。
中国买家敏锐抓住这一窗口期,迅速锁定5-7月的交货订单,既规避了未来可能的供应波动,又压低了采购成本。
要知道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在贸易政策上可谓动作频频,其中对华贸易政策中关于大豆贸易的部分,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试图通过对华加征关税这一手段,逼迫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尤其是在农产品和能源领域。
所以特朗普期望中国能够大量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以此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同时促进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计划里,大豆被视为一个关键的筹码。
美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豆产业在美国农业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大豆约 50% 用于出口 ,而中国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海外市场。
特朗普认为,凭借中国对大豆庞大的需求,通过贸易政策的调整,能够迫使中国增加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从而为美国大豆产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在政治和贸易谈判中增加美国的话语权。
例如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谈判中,多次将大豆出口作为重要议题,试图以此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
而特朗普的这一计划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市场的复杂性和贸易关系的相互依存性。
贸易并非单方面的强制行为,而是基于市场供需、价格、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动态平衡。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他没有料到中国不会坐视不管,也没有预见到全球大豆市场的格局会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那中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呢?
【巴西大豆价格起伏】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彻底打乱了全球大豆贸易的原有秩序, 更讽刺的是,这场贸易战的最大赢家并非中国或美国,而是巴西。
2018 年贸易摩擦爆发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这使得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瞬间消失 。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的大豆需求缺口急需填补,巴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替代来源。
从经济学的供需原理来看,当市场对某一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供应短期内无法迅速调整时,价格必然上涨。
中国对巴西大豆需求的激增,让巴西大豆市场供不应求,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贸易摩擦期间,巴西大豆出口量大幅增长,港口溢价不断攀升 。
2018 年,受中国强劲需求的推动,巴西港口大豆溢价达到每袋 2.5 美元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价格上涨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供需失衡,更是贸易政策变动引发的连锁反应。
近期巴西大豆价格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大豆供应整体充足是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大豆产量在经历了一些波动后逐渐恢复,阿根廷大豆收成也有所好转,这使得全球大豆市场的供应压力增大。
巴西本国大豆产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受到一些天气因素影响,但整体供应仍能满足市场需求。
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展开时,农户面临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不得不加快销售新豆。
物流瓶颈也成为影响巴西大豆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船只在港口的平均等待时间长达 32 天,从内陆到港口的主要公路的卡车运输也受到山体滑坡等灾害影响。
这些仓储和物流困境导致大豆供应短期内集中释放,压低了价格。
汇率因素也不容忽视,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巴西大豆以美元计价的价格。
当雷亚尔贬值时,以美元计价的巴西大豆价格相对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价格回落。
所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哀叹:“我们倾注的心血,可能在特朗普的大笔一挥下化为乌有。”
那这次大规模采购巴西大豆,会给中美两国以及全球大豆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呢?
【美国大豆产业受挫】
特朗普的贸易计划实施后,美国大豆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使得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急剧下降,出口量大幅下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 - 2019 谷物年度,美国大豆库存产量达到 1.0672 亿吨,同比增长 9%,创下历史新高 ,这背后是出口受阻导致的库存积压。
美国大豆出口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下跌,5 月 13 日,CBOT 大豆主力连续合约盘中一度跌破 800 美分每蒲式耳 ,而美国大豆的成本在 850 美分左右,这使得美国豆农们陷入了卖不出去还亏本的困境。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 年美国农场净收入同比下滑 13%,至 753 亿美元,预计今年该数字将进一步下滑 8%,至 694 亿美元,较 2013 年创下的历史高点回落 44% 。
美国中西部地区已经有 84 个农场宣布破产,农业集团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也开始产生不满和质疑。
所以中国大量采购巴西大豆这一行为,深刻地改变了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巴西等国在这场贸易变动中成为了受益者。
2024 年 1 - 12 月累计,巴西大豆进口份额增至 71% ,其在全球大豆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巴西大豆出口量的增加,其国内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大豆加工、物流运输等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相比之下,美国在全球大豆市场的份额则不断下降,曾经占据中国大豆进口市场重要地位的美国大豆,如今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大幅缩水。
不仅如此,美国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大豆出口也受到了影响,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逐渐减弱,其长期以来在大豆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
这种贸易格局的变化,也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思考如何在新的贸易环境中找回自身的优势。
但无论如何,特朗普的大豆贸易计划已经失败,美国想要恢复之前的贸易地位,并非易事……
【结语】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一定有输家,这一次特朗普的算盘彻底打歪了,中国不仅没被关税吓退,反而借机优化了供应链;美国农民却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或许正如美国大豆协会的绝望呼吁:“请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否则我们的家族农场将彻底消失。”
这场博弈,到底是谁在“打七寸”,答案已然清晰!
参考资料:
海峡网在2025-04-11关于《消息称中国进口商转向采购巴西大豆》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