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未来可期

睢蕾讲娱乐 2023-05-25 19:08:40

影片《流浪地球》于2019新年首日正式公映,正式进入观众视线。本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科幻作品,描述了一段在未来,2075年,由于太阳系濒临毁灭,地球受其冲击,环境巨变,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全人类做出了一个共同的选择,那就是“流浪地球”,想要将地球从太阳系中带走,在太空中寻求以一个新的家园。

2075年,距今也就50多年。但在电影中,人类所熟知的那个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了灾祸的陌生世界。因为太阳的原因,地球停止了旋转,地表的温度骤然下降,大地上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不得已之下,所有人都躲进了地底深处,准备迎接“流浪地球”的到来。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把人带到了虚幻的未来。地下城,地面发射中心,联合政府……如果观众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或者对某些专业领域的用词不太了解,很容易产生被强行植入概念的不适感。这一幕让人忍不住想到了好莱坞电影里那些以高科技特效为卖点的电影,他们的故事都是直接进入主题,而不是考虑观众的情绪。

末世来临,那些被困在地下城里的人们,会过着怎样的日子?对于充满好奇的观众来说,他们更希望能从电影中的画面中,得到最直接的体验。不过,电影对此的描写明显太短,对“地下城”的描述,也仅仅是一闪而过,仿佛那些充满嘲弄的口头禅,才是“地下城”最鲜明的象征。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就是跟随着那个叛逆少年刘启,和他的妹妹韩朵朵一起逃离了地下城,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在末世前,将会有一段惊险的旅程。在这一段,没有任何的悬念,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让所有人都看到。

刘启与韩朵朵两人的身世背景,也是这部电影中一个很关键的情感分支。吴京在剧中扮演的宇航员刘培强,也就是刘启的父亲。母亲的去世,让他们之间关系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就如刘启和刘培强相隔的空间距离一样,有着亿里之遥,是天与地一般的距离。不过,这对父子的心意却是相同的。在电影中,当地球无法摆脱木星的巨大引力时,流浪地球计划被宣布失败。刘培强的牺牲让他的儿子刘启充满了勇气。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地球,他与同伴拿自己的性命做了赌注。

就像一些新闻媒介所称道的那样,这部电影表现了中国人对亲情、血脉和传承观念的独特理解。生命的延续,给这个民族足够的信心,足够的勇敢去战胜困难。英雄不是一个人,而是足以让每一代人担负起责任的精神。不过值得一说的是,电影的呈现还是略显粗糙一些,在整体故事的大背景下,这一对父子的家庭感情似乎过于明显,让人觉得比较单薄。当然,这也与演员本身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关系。

作为影片,中国的科幻类影片相对来说是比较冷门的领域。刘慈欣以其小说《三体》荣获73届“雨果奖”,使中国科幻文学作品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幻小说的崛起,对科幻影片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被认为是中国科幻片的一个新趋势。

光是《流浪地球》的特效和音质,就足以媲美同类型的国外大片了。但是,对于如何将长篇小说的文字转化为影片中的情节,以及如何将影片中的情节以影片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则显得有些欠缺。地球面临毁灭,流浪地球计划也宣告失败,在这样一个宏伟的故事背景下,电影给主角的剧本是:不甘心被命运遗弃,和全球所有的救援队伍,拼死轰炸木星,为地球赢得一线生机,这大概就是电影的后半部分主要呈现的情节。

当然,创作者的意图其实是想要用姥爷和父亲的死亡,作为刺激刘启的成长的转折点。但显然无论是前面家庭亲情的烘托还是年轻一代的叛逆造成的两代人之间的隔阂,都缺少足够的呈现。这就导致了听众对情绪上的回应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无法达到相应的共鸣水平。

《流浪星球》,这本书很有创意,也很有题材。为了将文字转化成视频,影视创作者必须做出一些选择。因为,电影的时长有限,镜头语言也与文字有很大区别。这就是对影视创作者的一种考验。不过,能敢于在科幻文学类题材中做出这样的尝试,已经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了。《流浪地球》这部影片的成功,对未来的中国科幻片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因此,对于科幻题材的需求,将会反过来促进此类题材的创作水平。因此,人们对《流浪地球2》的期望也是合情合理的。或许,中国的科幻片之春已经近在眼前!

0 阅读:10

睢蕾讲娱乐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