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瓦罐坟”能有多丧心病狂?
家中老人年过60
不管有病没病
都要被儿女送进坟墓等死
残忍的“瓦罐坟”真的存在吗?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今天木鱼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瓦罐坟”确实存在
是古代丧葬习俗的一种
主要流行于宋元时期
尤其是元代初期
出现“瓦罐坟”的地区
集中在西北和西南
有考古人员
曾经在华北平原的黄土层深处
发现了数十座形制奇特的古代墓穴
这些墓穴的外观是圆形竖穴
从外面看起来就像一个倒置的瓦罐
因此被称为瓦罐坟
内壁采用青砖螺旋堆砌
墓穴的直径约八十厘米
深度约两米
恰好能容纳一个成年人蜷缩其中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每个墓穴中都蜷缩着人形骸骨
这些发现揭开了“瓦罐坟”的神秘面纱
瓦罐坟的存在
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
让年老体弱的老人自行饿死
老人不是直接被子女杀害
虽然如此
但却非常的残忍
这不是大不孝吗?
据说子女将家中老人送到瓦罐坟中
开始的时候
每天送一顿饭菜
但每送一顿饭就添加一块砖
直至坟墓口被封死
老人在瓦罐坟中
最终因为断水断粮死亡
山西侯马金代出土的瓦罐坟中
都是死者身前挣扎留下的手指抓痕
瓦罐坟和古代活人陪葬的残忍程度不相上下
这种丧葬习俗为什在元朝初期尤为盛行呢?
瓦罐坟会出现
和古代的生产力和医疗水平有关
元朝初年社会生产力落后
医疗条件差、饥荒、瘟疫、战争和天灾频发
据河北《顺德府志》记载
元朝初期社会非常的动荡
而且还遇到了极端的大旱天气
粮食种下去连本都收不回
当时生存资源极度匮乏
人一群一群的被饿死
普通农户全年的结余
仅够维持三口之家的基本生存
家中但凡多一张嘴
就意味着全家人都要丧命
古代是农耕时代
早期人类在食物短缺时
通常会优先保障青壮年的生存
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
已经没有劳动力
成了家庭最沉重的负担
为了减轻负担
一些家庭选择了残忍的方式处理老人
民间逐渐就出现了
“年逾耳顺者自入瓮穴”的现象
虽然这种行为很不孝
但当儒家孝道观念与生存现实发生冲突时
人们通常会选择先生存下来
这也是极端情况下
一种迫不得已的生存策略
如果家中有余粮
谁愿意抛弃亲生父母
在一些注重孝道的朝代
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瓦罐坟”虽然存在
为何在古代没有成为普遍现象?
自从考古兴起后
也没有发现大规模的瓦罐坟
这是因为古人平均寿命不长
据史料记载
元朝初年的北方地区
人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
能活到六十岁的老人非常罕见
因为不是家家都有六十岁的老人
所以“瓦罐坟”不普遍
“瓦罐坟”习俗的起源
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陋习的出现是因为秦始皇嬴政
秦朝在焚书坑儒之后
已经稳坐皇位的秦始皇
对外界还是很不放心
他的担心在于
那些幸存下来的六国老人太过聪明
他们怀恋起曾经国家的时候
会憎恨秦朝威胁到自己的政权
秦始皇还考虑到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没有了参战的能力
留着也只会为秦朝徒增负担
所以思索之后
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
让“六十还甲”
什么意思呢!
家中年满60的老人
必须挖坑活埋了
谁要是违背命令
那就全家斩
秦始皇出的这条政令
瞬间引起天下人的愤懑
秦朝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人们都十分注重孝道
面对秦始皇无情的做法
人们急了
有人喊着要造反
有人急得赶紧将家中六十岁的老爹老母藏起来
最终“六十还甲”没能成功实施
是因为秦始皇看到了老人的智慧
有一天
交趾国派了个使者来秦朝
使者带来了一只异兽
让秦始皇和大臣们猜测是什么动物
如果秦朝有人认出来
那交趾国日后就向秦朝俯首称臣
并且年年进贡
如果秦始皇猜不出来
那交趾国将来就和秦朝兵戎相见
当使者拿出异兽
满朝文武的大臣
一脸问号
这是什么怪物
没人猜出来
秦始皇便命人画下异兽的画像
粘贴满秦朝境内
集秦朝所有人之力来辨认
要是有人认出来
将重重有赏
这时有个大孝子看到了皇榜
他回家将这事说给了瓦罐坟中的父亲听
并向父亲描述了异兽的长相
父亲听完后
想起了曾在交趾国见过这种异兽

秦始皇下令活埋六十岁老人
后来怎么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交趾国一事
让他看到了老人的智慧
被封在瓦罐坟中的老人
看出交趾国带来的异兽是鼠类
鼠类见到猫都会害怕
哪怕它比猫长得再大都一样
于是第二天
瓦罐坟中的父亲
就让儿子带上一只猫去揭了皇榜
到了皇宫中
交趾国的使者再度拿出了那只异兽
揭榜的人把猫露出来
只见那只异兽吓得四处逃窜
这时交趾国的使者慌张了
如果被秦始皇知道
他带了一只老鼠前来觐见
这种大不敬之事
要是秦始皇怪罪起来
可是要掉脑袋的
随后揭皇榜的人
大声说出了异兽的名字
异兽便是交趾国的交趾鼠
使者听后马上双膝跪地
并声称代表交趾国愿意臣服于秦朝
就这样揭榜人获得了奖励
当秦始皇问他要什么奖励
他却什么也不要
只希望秦始皇能赦免他瓦罐坟中的老父亲
揭榜人还对秦始皇说出了真相
说异兽不是自己猜出来的
而是瓦罐坟中的父亲给了答案
秦始皇听了解释没有生气
反而感慨道
看来人老了智慧更多
老了也不是一无是处
随后他赦免了揭榜人父亲的死罪
还取消了“六十还甲”的条律
一个老人的智慧
改变秦始皇残忍的做法
活到老学到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虽然这句话不适用于每个家庭
但老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瓦罐坟起源于秦朝
又是什么时候消退的呢?
瓦罐坟的消退是在明清时期
和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的引进有很大的关系
在玉米和红薯没引进之前
人们主要以稻谷和小麦作主食
这两种农作物的种植
对天气十分讲究
而且产量也一般
红薯和玉米容易种植
产量还非常的高
大大缓解了百姓的生存压力
使赡养老人变得可行
河南林县方志显示
随着康乾时期人口增长
当地的瓦罐坟习俗
在1700年前后自然消失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
某些地区瓦罐坟最终演变为祈福建筑
山东有些村庄至今保留着空瓦罐坟
用于祭祀寓意是为老人挡灾
都说养儿防老
看了瓦罐坟未必见得
就算现代社会
有的老人儿女成群
最终却无人赡养
社会在极端情况下
都会有所取舍
“瓦罐坟”都不是最变态的
隋朝末年带兵打仗的朱粲
手下有二十万士兵
却没有足够的粮草养军队
当时天下大乱
粮草就那么多
吃完了就没得吃了
为了养活庞大的军队
朱粲让士兵们“吃死人肉”
他自己演示
打消士兵们的顾虑
为了能活下去
众人也不挑了
无论男女老少
只要身上有肉
都割下来食用
朱粲的军队就这么靠着死人肉存活了下来
这也是在极端情况下
做出的残忍行径
“瓦罐坟”和这比起来都逊色了
对于古代的“瓦罐坟”习俗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