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在位最短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时辰,结局无比壮烈

古今论事 2025-04-21 18:02:55

公元234年,金国的蔡州城已经被蒙古和南宋的大军团团围住。城外,攻城的喊杀声络绎不绝。然而,此时城中的一处大殿内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金哀宗将皇位传给心腹大将完颜承麟。

传位大典还没结束,就传来蒙古大军攻入城中的消息。完颜承麟这位“新君”指挥军队出去迎敌,而金哀宗则站在原地仰天长叹:“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天要亡我?”

其实金哀宗什么都没有做错,做错的是他前面的几任皇帝。

金国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金国此时的局面,要从金章宗说起。金章宗作为金国的第六位皇帝,金国国力在他的手中达到了巅峰。但是吧,金章宗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他十分喜欢夸耀自己的武力,因此他常常无缘无故地对周边用兵。尤其是那些叛服不定的游牧部落,是金章宗的主要目标。比如蒙古,就在金国的大军面前损失惨重,双方的恩怨也是此时结下的。

这也为后来蒙古崛起,攻打金国埋下了伏笔。

后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拥有了不俗的实力,但是依然选择臣服金国,年年纳贡,就是因为他知道金章宗不好招惹。

但是金章宗去世后,成吉思汗就开始不安分了。

原来,成吉思汗曾经多次亲自前往金国觐见皇帝,他趁机收集有关金国朝廷的消息。对于继位的完颜永济,他十分了解。

此人资质平庸,胸无大志。听说此人坐上了金国皇位,成吉思汗明白时机已到,于是起兵。

当然,成吉思汗做事还是很谨慎的。他一开始先是攻打金国的小弟西夏,西夏向金国求援。然而完颜永济却无视了西夏的使者。最后西夏没办法,只能投降了蒙古,成了蒙古的藩属。

成吉思汗此举,不仅剪除了金国的羽翼,同时还试探了金国朝廷的反应。如他所料,完颜永济十分平庸,而金国的大臣们也都忙着争权夺利,根本没有在意蒙古的举动。还以为他只是小打小闹,窥视西夏那点土地。

于是,下一步,成吉思汗正式开始出兵伐金。

由于他实力有限,于是四处寻找盟友。一些对金国不满的部落纷纷倒戈,尤其是契丹贵族,因为金国灭辽的仇恨,他们出力最多。

成吉思汗很重视契丹人,将他们视作最忠实可靠的战力,给予了契丹人很高的待遇。使他们成为仅次于蒙古人的第二大部族。

反观金国这边,由于完颜永济重用胡沙虎这样的奸佞,导致金军连连失利,一败再败。

完颜永济派人质问胡沙虎,胡沙虎害怕被治罪,干脆起兵谋反,废掉了完颜永济,拥立金章宗的兄弟为帝,便是金宣宗。

如果说金章宗的能力是100分,完颜永济的能力是10分,那金宣宗的能力就直接是-80分。

他在位期间,除了诛杀权臣胡沙虎之外,就没做过一件靠谱的事情。

身为皇帝,他不选择以身作则,力抗蒙古大军,反而选择迁都逃跑,以至于朝堂不振。他好不容易与蒙古议和,又激怒蒙古,使得蒙古大军再次来袭。

而他最大的败笔就是,在与蒙古战事不利的情况下,竟然想要将从蒙古那边损失掉的,从西夏和南宋补回来,于是出兵西夏、南宋。

按照金宣宗的想法:我堂堂大金,打不赢蒙古人也就算了,还对付不了西夏和南宋?

很显然,他是忘了当年金国被南宋打得多惨,差点被灭了。至于西夏,长期面对强敌环伺的环境,因此也有很强的战斗力。

于是,不仅金国攻打南宋的军队铩羽而归,就连与西夏交战也战事不利。金宣宗好处没得到一点,反而三面树敌,使金国陷入了绝境。

而此举也直接促使南宋与蒙古结盟,一起出兵伐金。

至此,金国的局面已经属于无药可救了。而金哀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励精图治的金哀宗,未能逆天改命

平心而论,金哀宗在一众末代皇帝里,能力算是拔尖的了。即使是明朝的崇祯皇帝和他一比,也差了一大截。

金哀宗继位后,立刻对金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用人不看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干,他就提拔重用。他启用的文臣武将,大多出身低微,甚至有些人是因为犯事下狱的罪囚。

这些人对于金哀宗的器重十分感激,因此对其忠心耿耿。一时间金国变得吏治清明,名将辈出。

金哀宗利用成吉思汗西征的空隙,想方设法恢复金国的国力。同时他遣使南宋和西夏,希望与对方和解。

西夏国力不如金国,自然求之不得。至于南宋,自然是不愿的。但是此时蒙古主力大多跟随成吉思汗西征去了,南宋面对金国,打赢没问题,灭掉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只得暂且答应了金国的请求。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等蒙古的大军返回,南宋会再次与蒙古一同出兵。

在此期间,金国甚至在与蒙古军队的交战中取得了一连串胜绩。尤其是大昌原之战,金国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甚至仅用400骑兵就击败了8000蒙古军队,一时间金军士气大涨。

然而随着蒙古主力的回来,金国再怎么挣扎也没有意义了。

托雷率领四万大军借道南宋,从南边攻金。金哀宗急调30万大军前去抵御。蒙古军队唯一的缺陷就是人少,因此金哀宗企图用人海战术消灭掉这股蒙古主力。这样的话,金国还能有一线生机。

可惜他也不想想,蒙古人干嘛要绕个圈子去攻打金国?就在金国主力被托雷给吸引住的时候,金哀宗得到消息:窝阔台率领另一股蒙古主力从北边打过来了。

面对蒙古大军的两面夹击,金军一下子进退失据,顾此失彼。最终,30万大军尽灭,所有将领战死沙场。

不得不说,金哀宗看人的本事不差,这些将领竟然无一人怯战逃跑。只可惜天意不站在金国这边。

面对蒙古大军的步步紧逼,金哀宗只得一退再退,最终退到了蔡州。而南宋也适时出兵,并支援了蒙古大军大量粮草辎重。金哀宗明白,金国已经无力回天了。

而此时他身边的大将也只剩下完颜承麟了。

一日皇帝,完颜承麟

这完颜承麟乃是金国宗室远支,到了他这代,身上的皇族血脉已经十分稀薄了。幸亏金哀宗不弃,提拔重用他。使得他可以驰骋疆场,一展抱负。因此他对于金哀宗忠心耿耿。

金哀宗一路败退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偷跑或者干脆投降蒙古大军了。唯独完颜承麟不离不弃,一路护卫金哀宗。

当到达蔡州的时候,金哀宗已经退无可退。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传位给完颜承麟。

金哀宗这么做有两个原因:其一,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其二,他明白自己是没活路了,但是完颜承麟还有一线生机。万一完颜承麟成功突围,那么金国的社稷还能延续。毕竟完颜承麟虽然血脉淡了些,但是好歹也是宗室,身上也算是有皇族的血脉。此时此刻,唯有他有这个资格。

于是,就在蒙古大军攻城的同时,城里开始举行传位大典。只可惜,典礼还没结束,蒙古大军已经攻入城中。

完颜承麟立刻率军应战,而金哀宗则来到幽兰轩,自缢而亡。而完颜承麟与金国一干大臣全都力战而亡。

蒙古与南宋将金哀宗的骸骨平分,然后拉回去祭祀太庙了。至于完颜承麟这位“新君”,则被双方直接无视了。

一方面,双方都不承认完颜承麟的身份。另一方面,他们也佩服完颜承麟的铮铮铁骨,便没有为难他。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担心蒙古和南宋的清理,完颜一族族人纷纷选择隐姓埋名。唯有甘肃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的村民一直以完颜为姓,

原来,当年完颜承麟战死沙场。一些金国士兵便将其悄悄埋葬于此,并由完颜族人为其守陵。由于地方过于偏僻,蒙古和南宋都找不到这里,这些人便继续使用完颜为姓氏,持续至今。

其实无论是金哀宗还是完颜承麟,都没做错什么。可惜金国前面那些皇帝做错了太多,与蒙古还有南宋结下了化不开的深仇大恨。他们只是被自己的先祖给坑了。有些事情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哀宗苦苦挣扎,依然无法改变金国被灭命运的根本原因。

0 阅读:27
古今论事

古今论事

伍书逸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