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发数据被曝造假,F22和F35骗了全世界,动力远不如歼20

科技舍 2025-02-13 15:43:47

美国的F—22和F—35,一直以来都被塑造成全球最先进的五代战斗机,尤其是在发动机领域。

美军自诩拥有独步天下的技术,F—22的F119和F—35的F135更是被吹捧为“第五代航空动力的巅峰之作”。

然而,近期曝光的一系列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

无论是F—22的高空性能,还是F—35的发动机推力,真实数值都远远低于此前宣传的标准。

甚至连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都公开吐槽F—35,直言其性能难以匹配现代空战需求。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F—22的发动机神话破灭,真实性能远不如宣传

一直以来,F—22被视为隐身战斗机的代表,而F119发动机更是美军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

官方宣传中,F119的推重比接近10,是五代机发动机的“黄金标准”。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意味着F—22的机动性、推力矢量能力和高空性能远不如宣传的那样夸张。

最让人意外的是F—22的飞行高度问题。

多年来,美军一直声称F—22具备20,000米的飞行高度,但驻日美军横田基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实际飞行高度仅为15,000米。

这是一个极大的落差,意味着F—22的高空作战优势被大幅削弱。

相比之下,中国的歼—20,虽然在部分宣传中较为低调,但其飞行高度实际上达到了18,000米。

这一对比,让很多军事专家开始重新审视F—22的真实战斗力。

此外,F119发动机的涵道比和燃油效率也长期被美军夸大。

涵道比过高会影响战机隐身性,而过低又会影响续航和推力表现。

美军长期以来一直声称F119在两者之间达到了完美平衡,但现实中,F—22的航程始终是个短板。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F—22在实际作战任务中往往需要频繁加油,严重限制了其战术灵活性。

F—35的发动机问题更严重,故障频发,性能缩水

如果说F—22的发动机问题让人意外,那么F—35的F135发动机就更是一个“灾难现场”。

来源:李春光

F—35是美军近年来投入最多、出口最广的战斗机,按理说应该是技术最成熟的机型之一,但事实并非如此。

F135发动机最早被宣传为“推重比7.47”的顶级动力系统,下面这张图,就是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等秘书研究院李春光于2月12日发布的泄露数据。

来源: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等秘书,李春光

从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推重仅仅略高于7,比远低于美军最初公布的标准。

这个数据差距,直接影响了F—35的飞行性能,尤其是在空战中的能量机动性。

更致命的是,F—35的发动机寿命极其短暂,故障率远高于五代机应有的标准。

在过去几年中,F—35的发动机故障已经导致多起坠机事故,美军甚至不得不降低F—35的飞行训练强度,以避免更多损失。

更让盟友感到不安的是,美军不仅在数据上造假,还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

早前有报道称,F—35的发动机叶片质量问题频出,部分战机甚至因为涡轮叶片的疲劳裂纹而不得不提前退役。

这种情况让购买F—35的盟国倍感压力,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采购费用,还要面对极高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相比之下,中国的歼—20在发动机技术上的进步让外界刮目相看。

尽管在早期型号中,歼—20曾搭载俄制AL—31发动机,但近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WS—10C已经稳定装备,推重比超过7.5。

而最新的WS—15发动机,更是被认为达到了接近10的推重比,直接对标F—22和F—35,甚至可能已经超越。

美军战机数据造假的影响,盟友信任崩塌

美军长期以来以“全球最强空军”自居,但近些年的表现却让盟友开始动摇信心。

从F—22的飞行高度到F—35的发动机推力,美军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像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尤其是F—35的问题,让不少盟国对美军军工体系的可靠性产生了严重怀疑。

不仅如此,F—35的问题还在持续发酵。

由于发动机故障率实在太高,多个国家开始考虑减少订单,甚至有些盟国在研究替代方案。

例如,韩国开始加快自主研发KF—21,日本也在推进本土五代机计划,欧洲的“暴风”战斗机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相比之下,中国战机的表现却越来越稳健。

歼—20、歼—16D等先进机型逐步列装,并且性能不断优化升级。

特别是在发动机技术上,中国在短短二十年内从“能用”到“领先”,速度之快让外界惊叹。

如今,WS—15发动机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未来的歼—20改进版可能会在发动机性能上完全超越F—22。

更讽刺的是,美军军工复合体的这一套“虚报战绩”的手法,不仅没有拖慢中国的研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军工的进步。

如今,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已经进入全球领先行列,而美军的F—22、F—35,却正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

美军战机神话崩塌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中国发动机全球最强,就是美军工骗出来的

美军军工体系在武器研发方面的虚假宣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从冷战时期到今天,他们一直在使用夸大的技术数据误导对手,甚至连盟友都被骗得团团转。

上世纪80年代,美军曾推出“星球大战计划”,宣称要用卫星激光武器拦截苏联的洲际导弹,塑造了一种“美军将彻底掌控太空”的假象。

苏联信以为真,开始大规模投入资源研发应对方案,结果没等技术突破,经济已经被拖垮了。

后来才知道,“星球大战”项目本身被证实只是一个战略欺诈。

今天,美军仍然在沿用类似的策略,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是中国。

F—22、F—35的性能宣传,充满了类似的“数据陷阱”。

这些虚假数据不仅让盟友上当,还试图让中国的科研走弯路。

现实总是会揭穿谎言,随着美军战斗机问题层出不穷,大量的事实证据,让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美军的真实战力。

更讽刺的是,美军最初夸大五代机的数据,是为了塑造技术优势,结果却给自己挖了个坑。

中国科研人员最初以美军数据为目标进行研发,没想到美军自己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反而让中国误打误撞,提前实现了技术超越。

曾经误信F—22升力系数2.07,中国竟然做到了2.2

当初,美国宣传F—22的升力系数是2.07,按照常规气动布局,这个数据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但中国工程师信以为真,认为自己技术不够,于是从发动机、气动布局等多个方向下功夫。

最终研制出了全球最强的“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真实升力系数达到了2.2,硬生生超越了F—22。

美军一直以F—22的F119发动机和F—35的F135发动机为骄傲,认为这两款发动机是五代机动力的巅峰。

然而,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WS—10C发动机已稳定装备歼—20,推重比超过7.5,超过了F135的真实数据。

推重比接近10,已经达到美军最初吹嘘的F119标准,并且很快将装备到歼—20上。

当然了,我们除了在传统航空发动机上追赶甚至超越美军,还在高超音速领域实现突破,东风—17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相比之下,美军的F135发动机故障频发,甚至因维护成本太高而让美军自己都嫌弃。

现在连美国空军内部都在讨论,是不是该放弃F—35的大规模采购,转而研发下一代战机。

歼—20搭载WS—15:真正的五代机巅峰

如果说美军虚报数据的五代机神话正在崩塌,那么中国的歼—20,正是这个新时代的开启者。

歼—20原本被认为只是F—22的“挑战者”,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随着WS—15的成熟,歼—20已经具备全面超越F—22的实力。

更强的推重比、更高的升力系数、先进的航电系统,让歼—20在未来空战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歼—20未来的升级方向,将不仅限于现有五代机的性能标准,而是可能朝着“空天一体化”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未来的歼—20改进版,可能具备更高的飞行高度、更强的隐身性能,甚至可以执行部分临近空间任务。

而这,恰恰是美军曾经吹嘘的“六代机”目标。

如今的现实是,美军的F—22、F—35还在勉强维持现状,而中国的歼—20,已经在走向下一个技术时代。

结语

今天的局面,已经和十几年前完全不同。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已经全面成熟,歼—20的性能不断进化,而美军的F—22和F—35,却深陷技术停滞和维护成本过高的困境。

美军曾经吹出来的神话,如今正在一片片破灭,而中国战机的崛起,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旋律。

未来,中国是否会主导下一代战机时代?

从今天的趋势来看,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了。

0 阅读:36
科技舍

科技舍

民生不只是油盐,还有我们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