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提出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是:如何妥善安排毛主席的身后事宜?如何维护领袖遗体的不朽与尊严?是否应邀请外国代表团共赴吊唁?
这些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83岁。华国锋迅速召集中央政治局成员,共同商讨如何应对这一国家大事。
彼时,国家刚经历一场空前的政治动荡,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要关头。同时,毛主席离世无疑给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人们急需一个明确的方向来稳定情绪。
在一次紧急聚首的会议上,华国锋抛出三项亟待慎重解决的重大议题:首要的是如何妥善安排伟大领袖的身后事宜;其次是面对科技医疗限制,如何维护领袖遗体的不朽与尊严;最后,是否应开放国门,邀请国际友人共赴北京,以表哀思与尊重。
针对首项议题,会议迅速凝聚共识,决定以举国同悲之心,为毛主席举办一场空前绝后的庄严葬礼,以此缅怀其丰功伟绩,传递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为此,中央特别成立治丧委员会,以确保葬礼筹备工作的周密与高效,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无瑕。
针对遗体保护这一棘手问题,鉴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保持遗体不朽成为一项艰巨任务。为此,中央果断决策,迅速组建遗体保护专项小组,集结全国医学与科技的顶尖力量,誓要攻克难关,让毛主席的遗容得以永恒定格,尊严永存。
至于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参与吊唁活动,会议经过深入讨论与权衡利弊后认为,此举是对国际友人的尊重,更是展现中国政治自信与外交开放姿态的绝佳舞台。
因此,决定向部分友好国家发出诚挚邀请,共同哀思与缅怀。
同时,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国家的尊严不受损害,对邀请函的发放与接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精心的筹备。
在紧急会议定调后,一系列周密细致的行动铺陈开来,尤以毛主席纪念堂的筹建与遗体保护工作最为引人注目。
这是一项承载着深远意义的浩大工程,背后是选址的精挑细选、设计的匠心独运与施工的精心组织。
为此,中央特设“中央保护毛主席遗体领导小组”办公室,即“九办”,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自挂帅,统揽全局,确保纪念堂建设的顺利进行。
选址过程堪称严谨至极,经过多方考察与深入论证,最终将这片神圣之地定格在天安门广场的南端。
设计方面,谷牧指出:纪念堂必须彻底摒弃剥削阶级陵墓建筑的陈规陋习,追求的是一种既庄重肃穆又不失雄伟开阔的新风貌。
经过无数次的精心雕琢,一座融合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精髓的建筑方案应运而生,它有着正方形布局、八开间格局、重檐屋顶的巍峨、两层红花岗石台基的稳固、以及环绕其周的汉白玉栏杆的雅致。
令人动容的是,广大民众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短短半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自发汇聚于工地,以义务劳动的形式参与建设,纪念堂于在1977年8月20日巍然矗立并投入使用。
同年9月9日,纪念堂的大门正式向公众敞开,这一天是毛主席逝世周年的庄重纪念。此后,每年的9月9日及12月26日,众多民众自发聚集于此,以表达对领袖的怀念。
当时,毛主席遗体的保护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以徐静为首的医学精英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革新,研发出一套创新的遗体保护方案,成功将毛主席的遗体完好如初地保存数十年。
在随后的吊唁与瞻仰活动中,自9月11日至17日,人民大会堂内人流如织,超过30万民众自发前来,既有京城百姓,也有远道而来的异乡游子乃至海外游子。
有人身着华服,以最高礼仪致敬,也有人手捧鲜花,默默传递着心中的哀悼之情。
在华国锋的领导下,这场紧急会议及其后续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更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