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三易生活出于技术层面的好奇心,尝试使用两台不具备 NPU 的「老电脑」运行了一些 AI PC 时代的软件,并撰写了《用「非 AI PC」运行 AI 应用后,我们发现了这些真相》。
结果我们发现,由于 CPU 和 GPU 上的「AI 加速指令集」以及「AI 加速单元」实际上诞生的时间,要远早于 AI PC 这个概念,以至于在刻意使用较老的 PC 硬件时,它们依然能够在不少「AI PC 专用软件」里得到适配,使用 CPU 或 GPU 来实现基于本地大模型的问答、写作、知识归纳和绘图等功能。

但也正因如此,当时我们就已经发现,对于手头的老电脑来说,它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用的酷睿处理器、ARC 独显本身,就得到了来自 Intel 的 OpenVINO AI 加速体系的适配。换句话说,这甚至可以看作是 Intel 在「AI 时代」对于自家上一代、甚至前两三代硬件平台给予的「温情」。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家都知道,如今消费者能够实际买到的轻薄(非游戏)本,它们虽然通常都多了个 NPU 单元,但同时这些产品也往往不再像我们之前使用的那些机型一样,还额外内置了带有 AI 单元的独立显卡。

那问题就来了,对于当下这些主流级别、价格要远比我们当初那两台老电脑低得多的「轻薄核显本」来说,它们又是否能够让用户也享受到本地大模型所带来的便利呢?